「医患故事」老人清晨遛弯突发疾病,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取栓为患者打开生命通道

「医患故事」老人清晨遛弯突发疾病,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取栓为患者打开生命通道

4月16日早6:00赵奶奶在家楼下遛弯时,突然出现一过性意识不清,幸好被邻居发现,搀扶坐在路边,联系家属。患者症状持续约数分钟后神志恢复,但家属发现赵奶奶左侧肢体不能活动了,立即拨打120,医生迅速赶到,将患者送至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沈阳脑科医院)。医院迅速启动绿色通道,从挂号、问病史、到陪同患者做头CT,整个过程快捷有序。

结果显示:赵奶奶头CT无出血,符合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特点,立即给予患者启动静脉溶栓治疗。溶栓过程紧张有序地进行,在用药过程为了缓解老人及家属的焦虑情绪,董春瑶副主任医师全程陪同、安抚患者及家属。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赵奶奶没有不舒服的感觉,正在大家都舒一口气的时候,赵奶奶突然再次出现意识不清、双侧瞳孔变小、反射迟钝的症状,董春瑶副主任医师立即判断患者可能是大血管闭塞,快速联系磁共振室,安排患者立即完善头、颈部血管等相关检查,并和患者家属交代病情,“目前患者考虑急性大血管闭塞,取栓治疗是目前对患者获益最好的治疗方式。”

「医患故事」老人清晨遛弯突发疾病,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取栓为患者打开生命通道

赵奶奶的血管磁共振结果正如之前的预料,确实是后循环大血管的闭塞,梗死部位在脑干、小脑,只是程度比预想的还要严重。赵奶奶的生命危在旦夕,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血管内治疗,赵奶奶生还的概率几乎为零。董春瑶副主任医师立即请示病房周进主任,介入科陈军主任,两位主任在接到电话后立即来到磁共振室,迅速评估患者状态及血管条件,详细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后,立即把患者送入导管室进行血管内治疗。

经过紧张的3个小时,赵奶奶终于被推出了导管室,陈军主任随后走出,略带疲惫但很欣慰的向家属介绍,赵奶奶的血管条件非常差,基底动脉重度狭窄并且迂曲严重,但经过介入团队的共同努力,闭塞的血管目前有效开通了。听到这个消息,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回到病房后,麻醉药效过后,赵奶奶的神志恢复了,可以和家人对话了,家属激动地对陈军主任、对介入团队表示万分的感谢。

「医患故事」老人清晨遛弯突发疾病,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取栓为患者打开生命通道

赵奶奶的成功救治,是静脉溶栓联合动脉取栓桥接治疗的完美结合。

所谓桥接治疗,就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在6小时内首选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经过影像评估后发现患者病变血管为大血管病变,在溶栓的基础上利用机械方法使血管再通,如血管成形术、支架取栓术。桥接治疗的要求相对较高,包括患者症状影像评估、介入手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术后高质量的护理等。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沈阳脑科医院)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卒中中心和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是沈阳市治疗脑血管病的特色专业医院。市一院为了实现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全方位救治,目前开展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治疗。医院通过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皇家墨尔本医院的强强联合,率先成为东北首家安装MIStar软件的医院,可以实现急诊患者到院后,一站式的多模式CT检查,明确坏死核心区大小,通过及时、有效的影像学评估,采取最合适的诊疗措施。

此外,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团队拥有硕士研究生6人,均为高级职称,有着丰富的手术经验,目前在陈军主任的带领下,开展动脉取栓、急诊支架等血管内治疗,最终实现及时开通闭塞血管,减少患者脑细胞死亡,减少致残和死亡率,为广大脑血管病患者保驾护航。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医患故事」老人清晨遛弯突发疾病,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取栓为患者打开生命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