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太多,孩子不想寫怎麼辦?

家長有沒有發現作業一多孩子就會暴躁、生氣,不願意寫。

作業太多,孩子不想寫怎麼辦?

如果這個時候,我們命令他或是要求他,亦或是講道理都是沒效果的。或者說雖然孩子去寫了,但也是百般不願意,於是第二天就把今天的過程再重播一遍。

如果不信的話,家長可以試一試。

那麼該如何做呢?

不如引導孩子把他不滿的情緒表達出來。

很多家長會擔心,孩子說自己不想寫,作業多,很辛苦,這樣不會讓孩子更厭惡寫作業嗎?

其實當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反而會平靜下來。這個時候,我們再告訴孩子,雖然寫作業不開心,但是說出來以後,你有沒有覺得好受一點呢?

作業太多,孩子不想寫怎麼辦?

為什麼會這樣呢?

(以下是原理部分,請家長耐心讀下去)

我們可以把大腦想象成一層兩層小樓。下層大腦包括腦幹和邊緣區域,位於較低的部分。這些較低的區域更為原始,主要負責基本功能、與生俱來的衝動(比如打鬥和躲避)和強烈的情緒(比如憤怒)

上層大腦,由大腦皮層及各個部分構成,尤其是額頭後面那個部分,包括所謂的中部前額皮層。跟下層大腦相比,上層大腦進化程度更高。

家長們可以把上層大腦看成一個明亮的位於二樓的書房或圖書館。視野更加清晰。所以上層大腦可以控制著高級分析思維功能。

當孩子面對大量的作業內容,處於了強烈的負面情緒中。孩子們的下層腦開始欺壓上層腦,他們感覺到很累,對於學習沒有辦法拒絕又很煩燥,孤立無援。

這個時候,我們即便講再多的道理,孩子的上層大腦都是接收不到的。只有讓孩子的情緒平復下來,孩子的上層大腦才能開始接管。孩子才能聽得進去家長講的道理。

作業太多,孩子不想寫怎麼辦?

給大家舉個例子:

期末考試前,班上孩子們剛剛寫完了一大張語文卷子,寫的手都累了,課間都沒有休息。馬上就又要開始我的數學課了。

我發現了孩子們的暴躁情緒,於是鼓勵大家說出自己想法。

孩子們爭先恐後的告訴我:

張老師,我們剛剛考完了語文試卷,還有作文呢,寫得手真的很累呀,真的好多呀……一邊說一邊垂頭喪氣地靠在了椅子上。

這時候,我打開一首海邊漫步的輕音樂說:孩子們請選擇一個最舒適的坐姿,輕輕的閉上你們的眼睛,讓我們去隨著音樂去海邊靜靜的呆一會兒吧,請大家一邊聽音樂一邊深呼吸。

當我們改變了身體狀態,比如通過運動或者放鬆的時候就改變了情緒狀態,如保持微笑1分鐘,這樣可以讓你感覺到更快樂,因為急促深淺的呼吸往往伴隨著焦慮。

如果你做一個緩慢的深呼吸,就會感覺平靜了許多,我們感覺到很多情緒實際上是從身體開始的,甚至在我們意識到自己開始緊張之前,我們翻騰的胃和緊繃的肩膀,早已把焦慮的身體信號發送給了大腦了。

能量流和信息流從身體傳入腦幹進入掌管情緒的大腦邊緣系統,然後進入大腦皮層改變。改變我們的身體狀態和情感狀態,甚至改變我們的思想。

大約3分鐘音樂結束,孩子們的情緒平靜基本平靜下來了,我對他們說:請大家輕輕的睜開眼睛,從海邊回到教室裡,並對自己說此刻我回到了教室,我要用心的聽張老師講課,認真的做試題,我可以聽到鉛筆在試卷上沙沙的答題聲。

此刻孩子們看起來平靜多了,上層腦幫下層腦冷靜下來,並且做好了接受繼續學數學的準備。

同時,我把模擬試卷做題形式做出了改變以小組比賽形式答題,在黑板上即時寫出最新得分情況。

孩子們的情緒由剛開始的煩躁、低落到平靜,隨後進入快樂答題比賽中。雖然調節情緒用了將近10分鐘,但後30分鐘效率極高。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通過改變身體狀態,學會了察覺上下層腦,鍛鍊上層腦,學會自我控制。

作業太多,孩子不想寫怎麼辦?

心智階梯整合上下腦

控制本能的下層大腦在孩子出生時就十分發達,而擁有高級分析思維的上層腦要到成年後才能完全發育成熟。

因此,當孩子情緒失控時,喚起他們的上層大腦鼓勵孩子控制自己的身體和情緒,考慮別人的感受,就能幫助他們做出正確的決定。

(大腦的完全發育要到孩子25歲,很多時候孩子會情緒失控。家長要跟孩子著急之前,要先提醒自己。“不要跟孩子一般見識,大概就是這個原理”)

每次孩子出現情緒的爆發,家長都有效幫助整合,孩子會逐漸學會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就為孩子鍛煉出自控力打好了基礎。

後記:沒過多久,一位媽媽跟我說,當她的孩子遇到情緒波動的時候,學會了用深呼吸調整自己的情緒,很快進入了學習狀態。

想了解更多的親子陪伴、親子溝通、親子教育內容,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datongdaba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