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洗牌,奶粉企业面临诸多问题

疫情加速洗牌,奶粉企业面临诸多问题

疫情加速洗牌,奶粉企业面临诸多问题

突然袭来的疫情让一众奶粉企业措手不及,原本就不好做了的奶粉生意变得难上加难。业内一致认为,疫情将加速奶粉行业的洗牌进程。

对于奶粉企业来说,一些平时不显的问题,疫情期间被无限放大,甚至将成为企业前行的“绊脚石”。

01

生意下滑,客户流失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比2017年1723万的出生人口下降了200万,2019年出生人口为1465万,出生人口已经连续3年下滑。

因为人口出生率下降,使得2019年实际奶粉市场销量下滑,此前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曾预测,预计销售量下滑11%,销售额下降8%,其中2019年初婴配一段奶粉销量下滑,随后二段销量开始下滑,有企业甚至为增加新客消费不得不推出一段婴配粉免费赠送。

今年开年,疫情爆发,受此影响,为了抑制人口流动,封城、封村封路、交通管制等情况在全国多地上演,部分地区出现消费者由于出行不便及店铺关门的情况,婴幼儿配方奶粉供应受到影响。

特别是在疫情较严重的湖北地区及下沉市场,封城、封村让消费者采购变困难的同时,经销商进货、配送同样变得困难。一些城市除了各种民生保障的车辆,其他的一律禁止上路。

但是对于大品牌来说,这些情况在短时间内就得到解决,因为大品牌相对来说各种资源也相对丰富,经验较多,在疫情期间,快速获得了相关的通行证,能够保证特殊时期的送货、供应问题。

而一些中小品牌由于没有拿到通行证,供应显得有些吃力。特别是有些中小品牌当初为了争夺市场,绕过了经销商直接和门店合作,这就存在运输距离较远的情况。

正常时期,厂家和门店都能够获利,但特殊时期,这种供应形式非常脆弱。消费者买不到产品就会转向其他品牌,而这些品牌通常品牌力不强,客户忠诚度也不高,一旦转奶,品牌面临的可能就是永久性的客户流失。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任何品牌都至关重要的新客开发,疫情期间也难以进行,直至今日,由于仍处于“后疫情时期”,仍缺乏和顾客沟通的机会,这对于部分奶粉品牌来说,可以说打击是毁灭性的。

02

暴露供应短板

虽然现在国外疫情还处于爆发状态,但是像达能、惠氏这些外资品牌的生产、供应也没有问题。

其实,不论国内还是国外,疫情时期,大品牌普遍受影响较小。这是因为大品牌通常具有强大的品牌力,并且供应困难的情况较小,就算丢掉一点市场,影响也不大,多做一些促销,搞几轮活动客户可能就回来了。

此前,宋亮接受《母婴时代》采访时表示,此次疫情暴露最大的问题,是线下母婴在专业配送体系存在重大不足,特别是针对消费者的专业终端配送服务体系薄弱。

疫情暂停部分物流配送,特别是上门送货被中断,但如果建立好专业终端配送体系,实现配送到家和社区自提相结合等措施,那将受到很小影响。疫情后,社区店发展迅速,根本上是由于社区店高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配送到家服务能力。

疫情期间,不少品牌的经销商、线下门店想尽办法送货,有些骑着电动车、三轮车,甚至步行也要把奶粉送到。因此,线下终端配送能力强、品牌塑造能力强的奶粉企业在疫情之下肯定发展会更好。

宋亮认为,这次疫情对洗牌起到了助推作用,在特殊时期,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和为其服务的渠道配送能力将决定市场份额,中小企业相对能力薄弱,市场在加快退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疫情中,虽然大部分受生产技术、销售影响有限,但部分原辅料进口依赖度较高的隐患却再次显现。

据了解,目前,国内奶粉中的主要原料乳清、乳糖等都比较依赖进口,欧美国家正是这些原料的主要产出国。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进口乳清45.3万吨,主要来自欧盟(45.3%)和美国(35.7%)。

此前曾有媒体询问了解多家国产奶粉的原辅料储备情况,企业均表示,已经临时增加了原辅料的储备,有的企业储备可供半年之用。但这对于部分品牌来说,仍是一个短板。

03

市场趋势生变

随着人口红利、政策红利的终结,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的新周期,奶粉企业普遍面临业绩增长的压力,但对于大品牌来说,日子还没有那么难过。

就业绩来看,大品牌增速平稳,在新的行业竞争格局下,中小品牌在渠道和市场上的投入捉襟见肘,而面对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大品牌优势显著,此消彼长之下,行业迎来了新的洗牌期。

再加上疫情的影响,今年行业分化和洗牌必将加剧,但业内认为,整体来看,大品牌将成为受益者。

我国奶粉行业总体竞争趋于激烈,头部企业优势明显,多数中小企业呈现出利润低,甚至生存趋于艰难的状态。近年来,国内奶粉行业集中度总体呈上升态势。据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奶粉行业前三、前五、前十份额分别为36.9%、49.6%、75.4%。

此外,行业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后疫情时期,很多国产品牌在加快线上的布局。其实近几年,电商渠道已经在奶粉的销售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尤其是对进口品牌来说。在疫情期间,线下渠道受到较大冲击,线上销售则迎来大幅增长,因此线上增长的趋势被看作是企业拓展线上渠道的战略机遇。

疫情加速了母婴行业线上发展的速度,但对于电商的开拓,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擅长的。线上的发展也并不是在电商平台上开设一个官方旗舰店就可以,而是要精心规划、有实力和专业的前期储备、适合线上的动销方案等。

线上化发展的趋势再抓不住,那些既没有品牌建设能力,也没有渠道深耕能力的中小品牌未来将面临更大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