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每天快遞量已超2億件,基本恢復到疫情前正常水平

疫情下“網購+快遞”成為老百姓標配,如何推動電商和快遞物流的協同發展?在4月2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介紹,為打通電商配送的難點堵點,國家郵政局將重點推進智能快件箱、快遞末端公共服務平臺以及倉遞一體化這三個新業態的發展,適應電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需要。

國家郵政局:每天快遞量已超2億件,基本恢復到疫情前正常水平

圖片來源:中國網

“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的發展是‘風助火勢、火助風威’,兩者的發展是互相促進、緊密聯繫的。”邊作棟說。目前快遞業所支撐的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已經佔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5,說明快遞與電商的協同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

據他介紹,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過程中,快遞更是充當了滿足百姓生活必需品網購需求和支撐電商復工復產的重要角色。現在每天快遞量已經超過2億件,已經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但是我們也看到,電商與快遞物流的協同發展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服務農村電商發展、快遞包裝治理、數據互聯互通等問題。

下一步,國家郵政局著眼於當前復工復產以及電商與快遞協同發展的需要,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第一,要面向“三個市場”,就是農村市場、製造業市場、國際市場,推進快遞進村、快遞進場和快遞出海的“兩進一出”工程。

第二,要發展三個新業態,為打通電商配送的難點堵點,重點推進智能快件箱、快遞末端公共服務平臺以及倉遞一體化這三個新業態的發展,通俗的講就是“三個遞”,即箱遞、站遞和倉遞,來適應電商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需要。

第三,要完善三個機制。這也是針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期間出現的一些難點和堵點問題。要完善末端管理機制,解決好快遞員進小區和封閉小區智能快件箱建設的問題;完善數據互聯共享機制,滿足電商正逐漸出現的庫存前置、智能分倉等新模式的需要;完善農村保障機制,加強政府對農村快遞服務的保障,推動快遞的下鄉和進村能夠落到實處。

南都記者 吳單 發自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