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35元餐標能吃點嘛?

文/紅酒栗子

4月12日,座標北京。

北京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

北京的大街,這幾天明顯恢復了生機。公交車上的乘客都能達到50%以上了,餐廳的堂食也在陸續開放,連動物園的動物們都復工了。小區裡也逐漸有了往昔熙熙攘攘景象,曬太陽的老人、嬉鬧的孩童、散步的人群、還有來往的車流,和院裡的桃花、櫻花、海棠、丁香各相爭豔,都讓人產生錯覺。

生機裡不包括柴米油鹽醬醋茶

昨天晚上,老公說週日要值班,得提前跟合作餐廳訂餐,作為一隻準吃貨好奇的問:“你們中午都吃什麼?”他回:“發給你,正好不知道吃什麼,幫我選一下。”我撇撇嘴:“這有什麼好難的,想吃什麼選什麼唄!”“一人35元標準。”聽他這麼說,我回想起春節前和同事們訂餐的情景,一般都在30元左右,便說:“那差不多,吃不了大魚大肉,也能吃個有肉的炒菜。”打開他發過來的菜單,兩大頁,一眼望去,35元以下的菜難找,一份最普通的宮爆雞丁32元,3元卻買不了米飯。看了幾眼,便失去了耐心,說:“確實選不出來,你自己看著辦吧。”就在剛才,他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特地發了張午餐照片過來 ,看著好辛酸……

後疫情時代,35元餐標能吃點嘛?

餐廳的菜單

後疫情時代,35元餐標能吃點嘛?

李哥的午餐

食堂裡怕是很難恢復堂食往日的生機

前幾日,在網上看到北京海底撈恢復堂食了,可漲價的消息也傳的沸沸揚揚,據說平均漲6%,“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這是網上的原話。晚上跟老公絮叨,他對這些事一向默不關心,只說:“誰願意吃誰吃唄。”聽他說這話似乎沒毛病,吃不起海底撈,咱就吃自家的底撈還不行麼?

飆再高的價也阻擋不了源頭的生機

一日,去超市選購食材,平時進超市講究速度,不在密閉空間耽擱時間,一般都是拿了就走。回來整理歸置物品時,發現一塊北豆腐,價格竟然是10元,這是家裡的必備菜,所以記得清楚,之前一直是5元,有點被騙的感覺。心理暗自盤算,該不是打錯價簽了吧?可是讓人心涼的是,看到一個冷凍肘子101元,年前即使在餐廳點一個肘子也才49元。不禁嘆氣,如果菜市場都在漲價,無論價格飆多高,都還是得吃呀!

後疫情時代,35元餐標能吃點嘛?

節前節後價格大比拼

疫情是讓很多企業損失慘重,國家也在出臺各項政策,盡力輔助企業走出低谷,但是價格大幅上漲,未必是減少損失的最好方法,畢竟很多企業不是一條龍,肯定有上游和下游,只要一個企業動,勢必牽動更多企業,感覺就成了互相傷害的戲碼,最終還是得老百姓來埋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