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工程引進BIM技術,造價工程師會失業嗎?

近兩年,BIM技術的發展如火如荼,不論是創造了“中國速度”的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還是上海中心大廈、烏魯木齊高鐵站等,都採用了BIM等信息化技術。住建部日前更是宣佈2020年要推動BIM圖審,

這也意味著今後立項的項目,BIM應用的佔比將大幅度提高。

大量工程引進BIM技術,造價工程師會失業嗎?

上海中心大廈

對於工程造價諮詢行業,BIM技術的廣泛應用將是一次顛覆性的革命,它將徹底改變工程造價行業的行為模式,給行業帶來一輪洗牌。這也帶給我們一個疑慮,除了傳統項目被取代之外,造價諮詢人員會被取代嗎?

BIM的優勢在哪裡?

BIM被國內外眾多設計師們認為是繼CAD技術後建築行業的第二次革命性技術。

它利用數字技術,通過軟件建模,對建設工程項目的設計、建造和運營全過程進行管理和優化,可以容納從設計到施工乃至建成使用和最終拆除的全過程信息,具有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五大特點

大量工程引進BIM技術,造價工程師會失業嗎?

在工程造價領域,BIM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可以極大地簡化造價過程中量價的計算。其優點主要有:

一、加快工期,大幅度降低融資成本。

BIM技術可在施工前減少各專業衝突,減少設計方案錯誤,在資源計劃、技術工作和協同管理等方面縮短工期。

二、有效控制造價和投資。

基於BIM的造價管理,可精確計算工程量,可快速解決缺項漏項的問題。利用BIM軟件對工程進行可視化管理,施工方案模擬等,可節約資源,減少返工和廢棄工程,可節約更多的成本。

三、提升項目協同能力

BIM平臺可集成最新、最準確、最完整的工程數據庫,各參與方可在同一個平臺進行協作管理,交流互動,實時解決問題,尤其是基於互聯網的BIM平臺更是將協同效率提升了一個檔次。基於各個材料依次核對工程量的傳統工作方式將逐漸淡出舞臺。

四、積累項目數據。

目前對於項目的數據積累還很少,或者說有很多的缺陷,很難實現數據再利用,這在無形中會增加成本。而BIM的應用可以更好地集成數據,發揮其最大價值化。此次火神山的模型就是基於已有的數據設計的。

BIM會取代造價師嗎?

大量工程引進BIM技術,造價工程師會失業嗎?

既然BIM如此先進,那會取代造價師的工作嗎?這就需要剖析BIM技術在造價師工作中扮演的角色。

基於BIM模型,造價師可以直接讀取工程量,免去了繁瑣的算量工作,看似將造價師的工作取代了。

但在BIM出現之前,國內已經有一些發展得相當成熟的三維算量軟件,如魯班算量和廣聯達算量等,後者幾乎是行業標準。

大量工程引進BIM技術,造價工程師會失業嗎?

也就是說,算量本就不是造價師工作的價值所在。恰恰相反,計算、核對這種機械重複性的工作一直在大量佔用造價工程師的時間和精力,讓造價工程師們更多地扮演了造價員的角色。

BIM相較於傳統的算量軟件,更大的價值在於,其模型是全生命週期通用的,所有的項目參與方都會依賴這個模型並且能與這個模型進行互動。

大量工程引進BIM技術,造價工程師會失業嗎?

在甩去算量這一工作內容後,造價工程師終於可以把精力放到限額設計的造價控制、全過程造價管理這些技術含量更高的業務,可以對項目有著更深、更直觀的接觸,最終形成個人職業生涯的良性循環。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造價工程師將面對更為美好的職業前景。

做好準備

BIM對於推動造價管理的升級有極大的作用。也因此,BIM將是每個造價師必須瞭解、掌握、精通的工具,從未來趨勢來看,基本上所有的工程項目都會使用BIM技術進行造價成本管控。基於BIM所引領的技術變革、管理變革,也勢必會創造出新的商業機會、商業模式和新的工作崗位。

無論是對施工企業與施工管理人員,這都將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對BIM的應用程度會直接決定施工企業的層次,同時擁有造價能力和BIM能力將是優秀造價人才的標準。而是否會被行業淘汰,並非取決於BIM的普及程度,而是取決於我們如何運用它省下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