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患肿瘤,如何做医疗决策?

1、患者到医院,目的主要是两个:诊断、治疗。在诊断环节,基本上各三甲医院技术、流程都差别不大,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极少出现误诊的情况。患者纠结的,绝大部分都是在治疗方面。很多的慢性病,医疗决策按照医院的程序化标准走,即使做错了也不会带来很大的风险,而肿瘤患者如果决策做错,后果差异是非常大的。

这也是强调要谨慎对待医疗决策的原因,医疗决策做的对,至少有50%的可能性康复,而如果医疗决策做错,则会带来100%的失败。

2、那么,肿瘤患者该如何做医疗决策呢?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原则,但不管是哪个角度,治疗的总原则可以归纳为三句话“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

我们说一个解决方案“治标不治本”,是说它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但不代表“治标”不重要,尤其是情况很紧急时,治标是非常重要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缓则治本”,如果病情没那么紧急、凶险,就要想办法彻底治愈。“治标”之后,为病情争取时间,结合“治本”对病情进行根本性解决。所以,治标和治本不是完全孤立的、是彼此服务的。

3、根据治疗的结果,所有的治疗方法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有害无益,二是有害有益,三是有益无害。这个评价标准,并不是简单的针对某一种治疗方法进行评价,而要结合患者当时的病情、治疗手段可能引起的后果来判断的,是非常个性化、具体的。

首先,是有害无益例如,一个人罹患脑部肿瘤,而且是长在脑干上,医生评估进行手术治疗,患者高达90%的可能性无法下手术台,而且会有很大的后遗症,那么,此时手术的方案对于患者来说,就是有害无益。又如,一个人罹患乳腺癌,已经做了手术切除,医生建议“为了预防复发,进行放疗”,此时的放疗,就属于有害无益的手段。因为如果手术切除从原则上已将病灶都解决了,只是为了预防,就如同一个健康人为了预防肿瘤,进行放疗一样,副作用极大。既然健康人不会出于“预防”去接受这样的治疗,为何术后康复患者要接受这个治疗去“预防”呢?

二是有害有益如果一个人的肿瘤长大,已经造成水肿、对周边组织产生压迫,此时进行放射线照射治疗,放射线无疑会对人体会带来伤害,但治疗也是能对肿瘤组织产生作用的,所以这是有益有害的方案,需要患者权衡利弊来进行选择。

三是有益无害经过治疗之后,只会给身体带来好处,不会带来任何坏处。例如,通过自然疗法对身体的内环境进行改善;加强营养补充增强免疫力等等。

4、那么,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要选哪个呢?

一定要首选有益无害的方案。有益无害的方案,最差的结果是没有效果,但是不会给患者带来新的伤害。

其次是有害有益的方案,作为替补方案或备选方案。

而有害无益的方案,则无论如何也不要选择,否则只会加速患者的死亡。

不少的患者和家属,采取有害无益的方案,原因是觉得总要做点什么治疗,否则就是放弃患者了,出于心理安慰,不管治疗有无效果,都要做人文关怀。虽然这个时候要理性做选择非常难,要让患者等死很残酷,但此时选择此类方案,则是找死。所以需要患者和家属足够的理性面对,否则是人财两空、且加速患者的死亡。

具体一个患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治疗方案,是需要做很详细的评估的,平时可以多做知识学习储备。真正要做医疗决策时,任何外人(包括医生)都是无法帮忙做决定的,只能提供参考意见,具体还是由患者和家属、对医疗市场可提供的所有医疗服务进行收集、了解、判断。

【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 敬请关注】


不幸患肿瘤,如何做医疗决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