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留老爺山


屯留美景之老爺山


屯留老爺山

文/張繼軍 《生活晨報》創始人,首任社長兼總編輯


屯留老爺山,是屯留縣委、縣政府為了恢復老爺山古人文景觀和發展旅遊事業,於2002年啟動重建工程,由山西潞安郭莊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投重資、傾力開發建設的“古色、綠色、紅色”三色於一體的旅遊風景區。老爺山又稱三嵕山,是上黨戰役的主戰場,也是神話后羿射日的發源地。舊時因山上廟宇眾多,又因當地居民對所有神靈一概稱之為“老爺”,故俗稱為“老爺山”。“三嵕山”之稱出於古語(“嵕”字是古人專指三座以上山峰聚集一處的山,如陝西醴泉縣就有九嵕山),古人把數峰並峙的山稱為嵕。因老爺山有東峰麟山、西峰靈山、南峰徐陵山,三峰鼎足而立,故而又有“三嵕山”之稱。老爺山位於上黨盆地西北,最高處海拔1266米,為太嶽山脈中段,距上黨首府長治市60公里,距屯留縣城25公里,屬屯留縣上蓮經濟開發區所轄。景區總面積為12平方公里,其正北和西北分別與襄垣縣、沁縣接壤,自古就有“老爺山雄雞一啼聞三縣”的說法。以老爺山為半徑,150公里範圍內,東有長治老頂山森林公園比肩峙立,西與沁源靈空山、洪洞大槐樹、臨汾堯都逶迤相連,南指太行山大峽谷、陽城相府,北望祁縣喬家大院、平遙古城,旅遊市場的區位優勢非常突出。在歷史上,老爺山曾經是原始森林地區,由於戰爭和其他原因,老爺山的林木曾遭嚴重破壞。自上世紀60年代初,屯留縣在老爺山設林場,從事植樹育林,並且每年都有全縣機關、學校、企業在此進行植樹活動,特別是2005年以來,潞安郭莊煤業組成專業隊伍,投資進行綠化造林工程,森林覆蓋率現已達98%,2009年春開工“上黨戰役紀念館”工程,加緊進行“紅色旅遊”項目建設。截至目前,潞安郭莊煤業已累計投入建設資金1.2億元,景區的各項設施逐步完善。看今天的老爺山,陰山盡松柏,溝坡滿桃杏,遍地碧綠,百鳥聲喧,是一個生態環境優美,氣候條件適宜的好地方。由於老爺山是古時名山,歷代多有文人騷客來這裡縱情山水,吟詠辭賦,造就了著名的“老爺山八景”,它們分別是:寶塔凌雲,松林舞鶴,石壁晴嵐,東林曉鍾,西崖晚照,古院槐蔭,靈泉水鏡,山樓煙雨。在這些儒雅喻謂的引導下,遊人的腳步不僅是踏在只有山林殿宇的地方,而是在遊覽閃耀詩情畫意的人文勝境。關於老爺山的筆墨很多,倒是河南林州人王慶昌的筆墨獨具特色。據瞭解,王慶昌是2004年前後在屯留縣做建築工程的一個包工頭,冬季休工期間,便對老爺山的來龍去脈進行考察,於是創作出《老爺山遊記》一文(附後)。王慶昌的準確年齡、文化程度,我們不得而知,用一個網友的話來說,從此文的文學水平來看,其廣引古今名家名言,足以說明他在建築之餘所下的苦工,非廣讀歷代名著而莫為。


屯留老爺山

老爺山遊記



作者/王慶昌

註解/夏民安

【正文】

老爺山,古謂之三嵕山⑴。蓋其三峰聳然立於諸山之巔。嵯峨⑵崢嶸,貌若貔貅⑶,以故名焉。自古為一方佛禪聖地。近之世,其名更遠播四方,遐邇鹹知⑷者,為上黨戰役之主戰場也。吾慕其名久矣。歲次甲申⑸,仲冬丙子⑹,犯⑺隆冬冽風,步積雪堅冰,登山覽勝,兼祀⑻拋骨於斯⑼之亡靈。嵕山之勝,東擁太行一脈,千里蜿蜒迴護⑽,西依太嶽群山,萬峰蹲踞屏藩⑾。谷水⑿披襟於後,絳河縈帶於前。統攝上黨盆地,控扼三晉東南。四周圍匝⒀百里,膏腴⒁豐沃。粟谷之產,家盈戶溢。更可羨者,地表之下,煤鐵蘊藏,取之不竭。登斯山也,縱目遠眺,潞安大地渺渺乎坦蕩無垠,後灣水庫浩浩乎水天相連。天高地迥⒂,覺宇宙之無窮,情隨景遷,嘆吾生之須臾。俯瞰腳下,恍若凌空飛昇,心境目眩⒃。嵕山宮上出重霄,下臨無地,廊腰縵回,簷牙高啄⒄,雕樑畫棟⒅,氣象森嚴;金蟬寺勢將騰空,危居雲漢⒆,香菸繚繞,鐘磬⒇悠遠,氤籠氳罩(21),直薄廣寒(22)。更上禪塔,幾疑玉宇瓊樓(23),高處不勝寒。馮虛御風(24),飄然遺世(25),似羽化而登仙(26)。回首四顧,群峰舞蹈,諸嶺馳驅(27),松柏幽僻(28),峰迴徑旋,谷窈林冥(29),別有洞天。身臨其境,流連徘徊,願託體同山阿(30)。禪塔周身,彈痕猶現。遙想六十年前,逐倭寇硝煙未散,國共雙方,兄弟鬩(31)牆,萁豆相煎(32)。乃於斯地,殊死相搏。當是時也,劉鄧據上黨,則可進窺中原,經略冀、魯、豫區;蔣閻取上黨,則可置對手無割據棲身之地。雙方將士,令重膽寒,威尊命賤。血肉之軀,寄身槍彈。彈片穿骨,碧血四濺。屍骨塞溝谷,斷肢漫山。斯時霏霏淫雨(33),連旬愈月,日色無光,天亦垂淚。亡魂結兮天沉沉,鬼神聚兮雲幕幕。其鄉人言:曩(34)時至今,若氣燥風乾,走磷飛螢,往來穿梭,遠近明滅。或逢陰雨,常聞鬼哭,淒厲長嘶,此起彼伏。傷心哉,慘目哉,無過於此!低首哀思,蒼蒼蒸民(35),驅入行伍,未習武事(36),遽(37)投疆場,(生死難料)(38)。誰無父母,將託終身,誰無兄弟,情同手足,誰無夫婦,如賓如友,誰無兒女,嗷嗷待哺。在也何恩,殺之何咎(39)?其存其沒,家莫能知。驟聞凶耗,哭望天涯。無分晝夜,淚不能幹。剜心裂肺,痛徹臟腑。骸骨難尋,魂魄何依?不得超度。吾欲求上黨戰役之載述,了無片紙隻字(40)。問諸有司(41)之執事(42),則曰:似聞其說。再詢因果淵源,唯一臉茫然,赧頹(43)無以對答。悲夫!不意(44)當道者(45)數典忘祖(46)一至於此(47),可嘆更可譴也。其巔金蟬佛寺,香火頗勝,禮佛敬香者,絡繹於途。竊以為:芸芸香客,勿僅祈佛求財,以逐一己之私念,當稍存點滴慈悲心懷,焚香燃箔,悼亡祭奠。孤魂野鬼,溝壑泉下,得以食饗(48),方不虛此行,功德有緣。林州王某,打工餘暇,遊三嵕山,乘便攜清酌庶羞(49),敬祭亡靈,安息泉下,悽愴(50)懷悲,嗚咽難語,哀鎖心扉,情不可抑,臨風隕(51)涕,淚溼襟衫。僅書此文,所以抒懷述言。

【註釋】

(1)嵕(zōng)山:嵕,數峰並峙的山,因老爺山三峰並立故稱三嵕山。如九嵕山在今陝西禮泉縣境內

(2)峨(cuó’é):形容山勢高峻。

(3)貔貅(pí xiū):古書上說的一種兇猛的野獸。

(4)遐邇鹹知:遠近都知道。遐邇:遠近。鹹:都、全。

(5)甲申:公元2004 年。

(6)丙子:十一月。

(7)犯:冒犯,引申為冒著、迎著。

(8)祀:祭祀。

(9)斯:這裡。

(10)護:山脈回彎好似護翼。

(11)屏藩:屏障、藩籬。

(12)谷水:即谷河,發源於我縣甕城山東南側,經吾元流入襄垣縣後灣水庫,在老爺山之北。襄垣《志》雲:縣西十里有雍子水,又西五里有下谷水,下流俱入濁漳水。

(13)匝(zā):周,繞一圈,環繞,滿。

(14)膏腴(yú):肥沃。

(15)迥(jiǒng):遠。

(16)眩(xuàn): 眼睛昏花看不清楚。

(17)廊腰縵回,簷牙高啄:走廊像曲折的綢帶,屋簷高挑象鳥嘴一樣在半空飛啄。廊腰:宮殿之間的走廊。縵:一種無花紋的帛,用在這裡是名詞做狀語,像綢帶一樣。回:蜿蜒曲折。語出《阿房宮賦》。

(18)雕樑畫棟:指有彩繪裝飾的十分華麗的房屋。

(19)雲漢:銀河、高空。

(20)鐘磬(qìng):鍾和磬,古代禮樂器。此處指鍾、磬之聲。

(21)氤籠氳罩:即氤氳籠罩。氤氳(yīnyūn)的意思是煙氣、煙雲瀰漫的樣子;氣或光混合動盪的樣子。

(22)直薄廣寒:幾乎靠近月亮。薄(bó):迫近、靠近。如:日薄西山。廣寒:即廣寒宮,代指月亮。《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萬丈廣寒難得到,嫦娥今夜落誰家?”

(23)玉宇瓊樓:神話中仙人居住的宮殿;形容覆雪的樓宇。如宋�6�1蘇軾《念奴嬌�6�1憑高眺遠》詞:“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

(24)馮虛御風:意思是無所憑藉,能駕風飛翔。馮讀píng,意為憑藉,依靠。出自蘇軾《前赤壁賦》: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25)遺世:遺就是遺棄、捨棄的意思,遺世就是離開現實的人間世界的意思。《漢書�6�1李夫人傳》:“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26)羽化:舊時迷信的人說仙人能飛昇變化,把成仙稱為羽化。

(27)馳驅:騎馬快跑。擬人化,彷彿群山像駿馬一樣奔跑。

(28)幽僻:幽靜偏僻。

(29)谷窈林冥:比喻山谷幽靜。

(30)託體同山阿:這是陶淵明所作的《輓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表達了詩人對生死的看法。意思是說人死後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把屍體託付給大自然,化作大山腳下的一杯土,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誰也無可奈何這樣的命運。

(31)鬩(xì):爭吵。鬩牆(引申為內部不和)。

(32)萁豆相煎:比喻骨肉自相殘殺。出自三國魏�6�1曹植《七步詩》:“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3)霏霏淫雨:陰雨連綿霧濛濛。霏霏:雨雪較盛、紛亂濃密。源自《詩�6�1小雅�6�1采薇》:“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如宋�6�1范仲淹《岳陽樓記》:“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34)曩(nǎng):以前。

(35)蒼蒼蒸民:蒼蒼:茂盛,眾多的樣子。蒸民:眾民、百姓。全句意思是眾多百姓。語出《詩經》。

(36)未習武事:沒有經過專門武裝訓練。

(37)遽(jù):急,倉猝。

(38)(生死難料):括號內四字系註解者所加。根據前後文意思,這裡缺少一句。

(39)在也何恩,殺之何咎:意思是他們活著受過什麼恩惠?又犯了什麼罪過而遭殺害?語出唐.李華《弔古戰場文》。

(40)了無片紙隻字:沒有片言隻語的記載。這裡有作者的侷限,有關部門存有大量有關上黨戰役的文獻。

(41)有司:各有專司,指主管領導。

(42)執事:主管其事,指主管人員。

(43)赧頹(nǎn tuí):因慚愧而難為情的樣子。赧,因慚愧而臉紅。

(44)不意:想不到。

(45)當道者:管理者。

(46)數典忘祖:談論歷來的制度、事蹟時,把自己祖先的職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對於本國曆史的無知。後來就用數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

(47)一至於此:竟到了這種地步。

(48)食饗(xiǎng):祭祀。

(49)清酌庶羞:清醇美酒,多樣佳餚。指祭奠用品。羞即饈。

(50)愴(chuàng):悲傷。

(51)隕(yǔn):從高處掉下,墜落。


屯留老爺山


屯留老爺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