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上班了嗎?電力指數告訴你

轉眼就將來到2月下旬,雖說復工復產已有序開展,由於疫情,不少人都是“家裡蹲”,實行線上辦公。

而在朋友圈裡打招呼的問候語也從春節期間的“你還有口罩嗎?”換成了“你們回去上班了嗎?”

易電君注意到,國網在疫情期間,部分省市公佈了“企業復工電力指數”,用電力數據直觀企業復工的狀況。

企業復工電力指數是通過採集當前每天企業生產的用電量數據與企業歷史上正常生產時的用電量相比較並用大數據進行分析形成的指數,既能客觀準確地反映哪些企業復工,又能反映復工企業恢復了多少產能。


浙江

下圖是2月12日浙江全省10大行業復工電力指數同期對比圖,雖說2月10日是復工的首日,但從電力指數上看,能做到復工的企業並不多。

都上班了嗎?電力指數告訴你


都上班了嗎?電力指數告訴你

簡單理解,正常狀態下的指數設置成100,那麼企業復工電力指數為38.62,則意味著現階段浙江企業復工復產水平已經恢復到了正常狀態的將近四成。


上海

上海則以單日用電量超過去年12月日均用電量的30%作為企業復工的判斷依據,測算得出企業是否復工,即復工率指數。

2月15日,上海通過對比3.2萬多家大工業和一般工商業企業的當日用電數據與去年12月日均用電量,發現了上海企業的復工率指數達到60.68%。

其中規模以上產業復工率為60.13%,第三產業復工率達到66.20%,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住宿及餐飲行業復產率為52.3%,相對較低。


部分省份

2月15日,四川全省共監測企業113128戶,復工76253戶,復工率為67.4%,復產率為56.22%。

製造業大省江蘇,截至17日工業企業綜合復工率已經達到45%,重點行業中冶金、石化、電子、醫藥、光伏等行業復工復產情況優於平均水平。


電力大數據的“看家本領”能精準反映現實、預測未來走勢,成了制定政策或是制定交易策略的重要參考。

不論是發電側還是售電公司,收入的根源還是企業用戶復工復產用電。

易電君也希望掌握著第一手電力數據的電網能對市場主體們合法使用電力數據提供有力支持,在接下來的各種電力交易中,及時掌握用電精準數據,將是最重要的“必修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