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張岸元:A股市場趨勢性突破需等待經濟確定性企穩

中信建投證券2020年春季投資策略會於4月21日開啟線上直播,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表示,疫情期間,疫情或將加速全球化進程,國際貨幣金融格局更加固化。國內政策體現更多定力,財政政策主要關注特別國債;A股市場目前缺乏明確方向,等待經濟確定性企穩及新一輪政策落地後,將會有趨勢性突破。

疫情或加速全球化進程

張岸元指出,疫情衝擊不改變地緣政治格局,更不會改變全球化的進程,還會使得國際貨幣金融格局更加固化。

首先,張岸元表示,疫情期間,可以看到某些領域全球化加速而非倒退。信息領域,各國信息交流更加頻繁,數據共享更加順暢,彼此關切更加切實。資本流動方面,大量資金在各市場間切換避險,金融市場聯動上升到新的高度。貿易方面,抗疫物資的貿易大幅提升。

另外,疫情帶來的人員流動凍結、非必需品貿易大幅下降、糧食出口禁令等,更可能是一次暫停、一次休克。

其次,張岸元指出,口罩不能迅速生產,但貨幣可以瞬間創造。此前醞釀已久的新貨幣理論,在此次疫情應對中發揮了重大逆週期調節作用,否則全社會信用鏈條斷裂的後果不堪設想。

貨幣數量論適用於經濟正常增長時期。如果赤字和貨幣供給被用於填補當期產出缺口,未必就必然導致下一步商品和資產價格飛漲,未必就會導致美元和美債崩潰。

對於美國金融市場是否面臨新一輪動盪風險,張岸元認為,目前流動性緊縮有部分緩解,美聯儲和財政部正盡其所能,避免社會信用鏈條斷裂。理論上講,只要美聯儲願意買,金融危機致命階段可以迴避。

不過,張岸元也提到,股債市場企穩反彈不會一帆風順,仍會出現新一輪較大波動。尤其是鑑於近期油價可能空前絕後的市場表現,對股票市場更不能掉以輕心。

同時,如何判斷時間點,張岸元給出兩個建議:

1、考慮屢試不爽的季節性因素。華爾街有句老話:Sell in May and go away。張岸元認為,今年也不會例外,尤其考慮到美國迫不及待復工後可能出現的疫情反彈,更是如此。

2、出現類似A股的預期轉變過程。此前美股八天四熔斷,類似於A股2月3日的暴跌。此後美股的上漲,也與二月份A股上漲類似。投資者心理是:“我已經知道疫情很嚴重、經濟衝擊很嚴重,下一步不會更差”。

但未來一段時間,真要是投資者看到疫情期間首批重要經濟數據公佈,情況又會不一樣。“知道經濟差,但沒想到這麼差”——仍然會衝擊市場信心——這一點與3月16日,我國合併公佈一、二月份經濟數據後的情況類似。

國內政策體現更多定力

財政政策上,張岸元表示,主要關注特別國債。抗疫財政支出巨大,與此同時,財政收入銳減。除股票印花稅、個稅外,各稅收項均出現嚴重的減收局面。由於稅收遞延等因素,未來稅收收入下降將超過當期。

之所以需要提高赤字率、擴大專項債規模、創新特別國債“三箭齊發”有內在決策邏輯。

赤字率方面,中央財政預算內赤字率多年來守3%,估計這次有突破,但也不會太多。專項債方面,其使用目前依然受到領域限制,如,土儲、棚改等,都不容許使用。特別國債方面,預計抗疫特別國債的發行至少要有三萬億規模。在使用上,為避免直接“赤字貨幣化”的不良觀感,可能需要有資產相對應。

貨幣政策上,張岸元表示,貨幣政策保持寬鬆態勢十分必要。準備金和利率都有下調必要,但對側重點應有不同考慮。降準解決不了流動性淤積於銀行體系,甚至流向資本市場催生泡沫的風險。降低利率更為迫切,其最有效方式是降低基準利率。

地產政策上,張岸元提到,應在房住不炒的同時實事求是。房地產領域仍應守住堅持多年的房住不炒底線,否則多年調控成果毀於一旦。但對於疫情導致的行業運行困難、出現的新需求熱點,仍應拿出有針對性方案。

此外,張岸元還指出,針對特定群體的現金髮放值得期待。

從三月份開始,可看到可選消費環比大幅上升。但這遠遠不夠。市場要的是增量。消費增長的源泉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而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一靠經濟增長、財富創造——今年這顯然指望不上。二靠財政政策變化,調整收入分配。通過財政政策擴大消費,不僅取決於各級財政狀況和實施意願,同時也取決於實施技巧。

A股市場缺乏明確方向

對於金融市場,張岸元表示,A股市場目前缺乏明確方向,等待經濟確定性企穩及新一輪政策落地後,將會有趨勢性突破。

金融市場如同實體經濟的鏡像,危機期間,各國金融市場之間的聯動,上升到此前不曾達到的水平。危機期間,各國金融市場之間的聯動,上升到此前不曾達到的水平。這種情況下,市場很難有確定的方向——指出方向也是勉為其難。也許上半年,市場變化就如此而已。真正趨勢性突破,有待於下半年全球經濟的確定性企穩,有待於新一輪政策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債券市場方面,張岸元表示,市場沒有就利率下行達成共識。最主要理由一是中國中長期名義增速還是可能快速回到7%左右;二是從市場交易結構看,收益率2.5%以下,交易很難進行。

從2017年11月23日到現在,歷時880天,十年國債收益率從3.9851%下降至2.5791,累計下行141BP。從經濟基本面看,此番下行趨勢顯然不僅沒結束,而且會走得更遠。對此,張岸元認為,甚至會看到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下到2%以內。

大宗商品方面,張岸元表示,商品價格持續低迷。疫情之下,供給和需求曲線同時後撤,相比之下,需求曲線後撤幅度更大,這也就決定了價格走勢。

張岸元指出,石油生產具有連續性,停產之後復產,成本較高。HIS MARKIT預測,三個月之內,全球將無處存放石油,全球商業儲備、戰略儲備全部脹庫。布油和WTI兩個期貨市場容量僅千億美元量級,其中,5月交割的佔比非常有限,這種情況下,出現負油價,道理上能說通。

不過,張岸元提到,農業生產是各產業中,受疫情衝擊最小的。張岸元舉例表示,中國一季度一產僅萎縮約3%(正常年景增長也就2%的水平)。與此同時,需求有所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