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戶家庭獲評“傳承好家風最美家庭”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劉暢通訊員戴如寅劉立君)

近日,記者從市關工委獲悉,德州市有13戶“五老”志願者家庭被授予“山東省五老志願者傳承好家風最美家庭”榮譽稱號。

為了展示活動成果,總結家庭教育實踐經驗,推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創新發展,市關工委決定對獲評“山東省五老志願者傳承好家風最美家庭”榮譽稱號的部分典型事蹟進行公示,以供大家學習,為模範喝彩。

楊連印

慶雲縣“五老”志願者

2006年自教育崗位退休後,楊連印與家人一起利用自家的四合院創辦了家庭課外公益輔導站。為了創辦這個輔導站,他投資30萬元,一干就是十幾年。

楊連印能夠十多年維持“關愛小院”的運行,與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分不開的。楊連印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就得到了老伴兒和兩個女兒的大力支持,積極幫他出謀劃策,購置設施。後來孩子越來越多,全家人更是一起上陣,楊連印擔任語文、數學、才藝輔導,老伴擔任乒乓球教練,兩個女兒作為英語博士在高校任教,就利用寒暑假的假期回來擔任英語老師。13年來,楊連印一家免費輔導學生2000餘人,幫助60多名輟學兒童和貧困兒童重返校園。他還在學校和家裡創辦了“心理諮詢室”和“楊爺爺信箱”,空餘時間就和老伴兒一起讀讀家長和孩子們的來信,每年有上千名學生和家長得到他的心理輔導。

近年來,楊連印帶著老伴並動員女兒走進校園,深入社會,組織更多的人參與關注少年兒童工作。他們深入校園“搞三講”,即對學生講、家長講、老師講,舉辦大型講座百餘場,幾乎全縣小學教師和大部分家長都聽過他的講座,受益人達幾十萬。在開展“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中,楊連印作專題講座幾十次,還作為“老少共話中國夢”優秀案例推選到省。楊連印和他的家庭秉承“人強則家強,家強則國強,少年強則中國強”的理念,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心血汗水在教育這片沃土上不息地耕耘,鑄造著自己的中國夢。

多年來,楊連印先後榮獲“全國百名傳承好家風的好媽好爸”、山東省最美五老志願者、德州市道德模範、德州市優秀共產黨員、德州市十佳五老志願者等60多項國家、省、市榮譽稱號,其家庭也先後被評為“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全國最美家庭”、“全國書香之家”、“德州市關愛之家”等12項家庭榮譽。

杜延春

齊河縣關愛藝術團副團長

受益於家庭教育,杜延春從小就養成了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積極向上的生活理念,在他的家庭裡,也深深地體現了這一點。杜延春的家訓有16個字:不爭不亂,心安自在,人好心好,世代相好。雖然只有短短的16個字,但已然融進了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心裡,體現在家庭成員身體力行和言傳身教上,成為骨子裡生生不息的一部分。他曾很嚴肅地告誡兒子,一定要懂規矩,懂得尊重。在孩子的教育上,杜延春的觀點是:學習固然重要,但健全的人格更重要。他不僅嚴格要求家人,更嚴格要求自己,孩子們在他的言傳身教中得到了春風化雨般的教育,他用真誠、善良和孝心換來了家庭的溫馨和諧、幸福美滿。“做好自己,影響別人”這是杜延春時常掛在嘴邊的話,2011年,他申請加入了縣關工委關愛藝術團,並擔任關愛藝術團副團長。杜延春每年都會配合關工委的工作要求,自編、自導一些積極向上、愛國愛黨、傳播正能量的節目,組織“送文化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活動。作為“關注法制教育宣講團”的一員。他先後寫下了2萬餘字的備課教案,並聯合法院舉辦了法律知識競賽,通過比賽,增強了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和學法、知法、守法的自覺性。同時,積極做好後進青少年的教育轉化工作,做好失足青少年的幫教挽救工作。

他積極投身於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工作中,與轄區內的青少年談理想、談學習、交知心朋友,在青少年心中樹立了崇高的威望,有很多同學都親切地喊他“杜爺爺”,喜歡跟他一起探討人生意義,交談思想。在這個過程中,他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鼓勵青少年學科技、用科技,創造美好的生活。

張洪坤

武城縣“五老”志願者

張洪坤的家庭是一個革命家庭,他的父親、叔叔均為軍人出身,父親是1946年入伍,1948年在維縣戰役中腿部受傷,成為殘廢軍人。母親是一位普通家庭婦女,勤勞善良。出生自革命家庭的張洪坤,深受父輩的影響,在11年的軍旅生涯中,逐步形成了處事誠懇、不怕困難、勇挑重擔、敢於擔當的品格和作風。

洪坤夫婦的黨齡均超過四十年,他們經常對子女尤其是孫子和外甥女進行良好的家風教育,講述革命故事,讓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在言傳身教中,使他們樹立了良好的家風和職業道德規範,知道怎麼做事,如何做人,這也使得整個家庭風清氣正。

2016年1月退休後,張洪坤被縣關工委聘為“五老”志願者。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與家人的支持是分不開的。2018年,在深化“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中,張洪坤接受武城縣關工委的邀請,著手編輯《紅色之魂》。他認為,這是對青少年進行黨史、國史教育和家風家教教育的良好教材,是發揮個人優勢的良好契機。為做好這項工作,他兢兢業業,加班加點,家裡的事情顧不上,老伴承擔起全部家務,並多次鼓勵他要高質量做好這項工作,為教育好下一代盡份力。在老伴的支持下,張洪坤提前完成了編輯工作,受到好評。

張子富

陵城區關愛藝術團團長

張子富在家庭教育中,常常教育兒子在工作中要不說錯話、不做錯事,積極幹好本職工作,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我們雖然年紀大了,但關心下一代工作不能放鬆,應該盡職盡責努力做好,我決心發揮好自身餘熱,為培養教育好下一代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無私奉獻的樂觀主義精神敬獻自己的愛心。”他說。

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2012年退休後,張子富以五老幹部和社會優秀人員為主組建了陵城區關愛藝術團,以演唱藝術為媒介,通過演身邊的人、唱身邊的事,為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積極開展宣傳活動。多年來,以送文化下鄉活動,不斷到鄉村、社區、敬老院以及學校進行演出,真正把關愛工作搬上了舞臺,把關愛之聲傳送到人們的心目中。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