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現實“毒打”的產物:禪意與生活衝突,帶來廢名小說風格的轉變

被現實“毒打”的產物:禪意與生活衝突,帶來廢名小說風格的轉變

廢名先生

提起廢名,相信熟悉中國文學史的朋友們一定有所瞭解,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中頗值得注意的一位作家。這位作家的作品中滲透著深刻的詩意與禪宗文化意韻,這種宗教氣氛是那樣的濃烈,同時與作品整體的審美氛圍形成完美的融合,使得讀者在閱讀廢名的作品時,感到清新的禪禪宗意味以及無法言表的審美情懷。

一、熱衷禪宗文化的文學才子

1、浮躁社會里的悠遠淡然

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廢名的作品很長時間被人們遺忘在角落,沒有人去提起他,一直到時代發展到現在,人們卻越來越對廢名的作品產生了強烈的關注。在浮躁繁華、躁動的現代生活中,廢名小說中那種田園式的生活風格,以及悠遠淡然的生活情趣,似乎已經成為了人們內心深處渴望的精神家園。正是這種人們內心深處對於禪意生活方式的嚮往,使得有關這位作家的研究在當代重新火熱了起來。

2、禪宗文化思想派以及行動派

廢名先生是現代文學史中唯一一位將自己的宗教理想身體力行的一個個文學家。雖然說除了廢名以外,還有很多一流的大作家都有著深厚的宗教觀念以及心靈歸屬。比如說冰心就是一位基督教徒,而許地山也是一位深厚的宗教主義者。

被現實“毒打”的產物:禪意與生活衝突,帶來廢名小說風格的轉變

禪宗詩意

但是,這些作家毫無例外的只是持有這樣一種思想以及觀念:他們並沒有在作品以及日常生活方式中完全灌入以及實行了宗教理念,而廢名先生就是這樣禪宗化的一個人。在他的小說中,人們能夠感受到很深重的宗教氣氛,而廢名先生的生活,也可以說是一個完全的佛教信徒,他完全按照一個佛教徒的生活方式來生活著。

二、廢名小說禪宗色彩的原因分析

1、總體社會環境的薰陶

那麼廢名先生為什麼會在自己的人生中滲透著如此深厚的宗教色彩,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從大的社會背景上來說,在廢名先生創作的黃金時期,社會比較動亂、軍閥混戰。在那個時期,廢名先生產生了一種避世的心理,希望遠離這些令人感到痛苦的戰爭以及塵世紛擾。

廢名的老師是一個宗教家,而他

本人與周作人也有頻繁交往,而周作人學生也是宗教信徒。同時在文學方面,廢名閱讀了大量的外國作品,比如說莎士比亞、塞萬提斯等人的著作,這些世界文豪都是有著深厚的宗教觀念,因此從這些方面來說,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了廢名對於禪宗文化的深刻認同感。

2、個人性格因素對禪宗的執念

當然這種認同感也與廢名先生本人的性格有著莫大的聯繫。廢名是一個性格溫厚而略顯沉悶的人。比較喜歡獨處的廢名,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一心希望成為一名文學家。作家的夢想在廢名的幼年時期就悄悄的建立起來了。在廢名的心中,堅持文學藝術寫作與禪宗是他的兩大思想。而二者又可以歸一為同一個東西,那就是廢名心中的執念。

被現實“毒打”的產物:禪意與生活衝突,帶來廢名小說風格的轉變

佛教

三、廢名小說創造分期與禪宗文化思想的轉變

1、前期文學創作——夢境與禪境

廢名的創作分期可以簡單的劃分為前期以及後期。

在廢名小說創作的前期與後期,其創作風格呈現出很大的裂變,他表現出對於理想以及夢幻意境生活的一種追求。這種生活方式中滲透著強烈的禪意,以及對於親近自然、唯美夢幻的一種強烈嚮往。這種理想化的作品創作理念,滲透著詩意以及夢幻之感,使人讀上去彷彿置於仙境一般。這是廢名詩歌中的典型特徵。

而首要的代表作那就是廢名的長篇小說《橋》。這部小說是廢名先生創作於上世紀30年代的小說,此時的廢名也不過剛剛20出頭。在這部小說中給人們描繪了一個古色古香世外桃源。其生活方式是田園牧歌式的,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非常淳樸、天真、善良的人。故事中發生的愛情也絲毫沒有煙火的氣息,總是滲透著濃濃的禪意以及唯美之感,令人讀上去,彷彿感到了淡淡的文字清香。

廢名的這種美學意境,與他早期對於禪宗思想的理解有著很大的關係。在創作這部長篇小說的時候,廢名對於禪宗文化的理解,其注本基本上是來自於《維摩詰經》這本書。此時的廢名對於《維摩詰經》是異常鍾愛的。在這本書中強調的就是對於心靈的淨化,以及除去世俗功利心的一種人生境界。廢名的思想追求,使得他的作品滲透著深刻的禪宗思想理念、

被現實“毒打”的產物:禪意與生活衝突,帶來廢名小說風格的轉變

維摩詰經講紀

有人說廢名的橋彷彿一個淡淡的夢一樣讓人流連、讓人徘徊,但是又好像只是一個夢境。讓每個人都無法到達。正是由於這種獨特的閱讀體驗,使得廢名早期的這部作品廣受人們的喜愛。而《橋》這部長篇小說作品也代表著廢名禪宗思想的典型特徵,成為後人研究廢名思想以及小說的重要注本。

2、後期文學創作——參與現實的力作

不過,在廢名的後期作品中,卻出現了另外一種不同的寫作風格,這種寫作風格,可以說是與廢名早期的思想追求是相反的。此時的廢名開始將自己的創作視角轉向現實生活。在此之前,他一味去營造內心深處的夢幻詩境。此時的廢名作品中更加滲透了煙火氣息。他的後期作品中直接對社會、政治以及社會生活予以評論以及干預的地方也頗多。

這種特殊的現象,表明廢名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不過這種思想轉變其實在廢名的早期已經表現出來。而廢名的文學創作風格發生巨大轉變的

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對於禪宗文化的觀念,有了新的體悟與認識。正如像我們上文所說的那樣,廢名早期,對禪宗文化的理解,主要的研究來源是《維摩詰經》,而此時廢名對於禪宗文化的理解更進入了一層。他開始瞭解更加深奧的佛教經典。

此時他認為一個真正的禪宗信仰者,應該不僅僅封鎖在那種乾淨、純潔、沒有任何汙染的理想境界。一個身處在世俗汙濁中的人,也可以保持內心中的那份純粹,而且可以儘可能的干預現實,幫助更多的人脫離苦難。這種大乘佛教的精神構成廢名在後期佛教理解思想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這使得他的小說風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使得他的小說帶上了更多的現實感、人間煙火氣息。

夢幻以及現實這兩者似乎是相互對立的小說寫作風格,但是在廢名的作品中,我們卻看到一種奇特的相互融合,這是以不同的時期相互交匯的一種奇特的審美現象,體現了廢名對於世界的特殊理解,以及它對於禪宗文化的深厚體會。

被現實“毒打”的產物:禪意與生活衝突,帶來廢名小說風格的轉變

禪意圖

3、廢名前後期作品的比較與分析

從文學藝術評價的角度來說,早期廢名的作品更勝一籌。但是這種詩人創造的夢境或者說禪境只是一種美麗的夢,它是無法實現的理想生活。也許這種理想生活從文學的角度上來說,是奠定了廢名小說審美價值高度的一個重要層面。

但是從廢名小說的總體價值上來說,奠定廢名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重要地位的,則是他後期的小說作品。這些作品雖然沒有前期作品那樣滲透著深刻的美學性以及夢幻性。但是卻更加參與了現實,襯托著濃烈的思想性。

在這些作品中,時常對現實世界提出自己的觀點,並且對一些實際的社會立場批判。廢名先生後期的代表作就是《莫須有先生傳》。這部作品是廢名理想人生的真實寫照。在這部作品中,運用了很多樸實無華的寫作手法,去構建一個人人都認識、人人都參與的現實世界。

在這部樸實無華的小說作品中,我們看到了廢名先生對於現實處境的一種深刻思考。對於他人、對於世界、對於自己的種種思索,都完全體現在其中,相對於前期小說風格中的那種虛無以及無法言說的藝術美,後期的作品,使人看到了廢名的思想性。這種思想性奠定了廢名先生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高度。

被現實“毒打”的產物:禪意與生活衝突,帶來廢名小說風格的轉變

廢名與知唐

四、總結

正是由於廢名先生對於世界大我的強烈關注以及思考,在現代文學家中他才能夠躋身於一流大師的行列。成為一個突破了個體小我的大作家。關於廢名的研究,近年來已經越來越多,人們對這位滲透著愛與理想、詩意與禪意的小說家投入了極高的關注。廢名的作品,彷彿是一個謎一樣,讓人們對於失落的時代產生強烈的追憶,對於小說作品中那些滲透著愛與美的理想世界,展現出深度的渴望。

廢名的一生都熱愛文學,一生都在追求與研究禪宗文化,他的作品滲透著無法言傳的禪宗意味。這使得廢名成為現代文學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當我們打開廢名的作品,相信一定會為其中如夢似幻的審美意蘊所打動,一定會為其中濃濃的禪意而沉醉其中。

參考文獻:

1、《橋》

2、《莫須有先生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