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积沙墓:号称“中国第一凶墓”,80名盗墓贼横死其中

引言

盗墓之风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社会普通百姓生活水平低下,一遇到天灾人祸更是食不果腹,迫于生存无奈,许多人开始盗掘古代墓葬,以此为生。

纵观中国历史,古人事死如事生,历朝历代大多都有厚葬之风,许多王公贵族将生前巨额财富埋葬于陵墓中,希望死后也能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墓葬中璀璨夺目的各种珍宝是盗墓行业壮大的温床,春秋晚期以来,盗墓之风更加猖獗,已然到达“十墓九空”的地步。东汉末年,曹操为筹措军饷就曾公然指派军队进行盗墓,甚至专门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官职进行系统化的盗墓。

襄阳积沙墓:号称“中国第一凶墓”,80名盗墓贼横死其中

▲摸金校尉剧照

当然,在盗墓之风盛行的情况下,许多达官贵族为使自己的墓葬不为盗墓贼发现,做出过许多“努力”。一些王公贵族在墓葬修建完成后,将修建墓葬的工匠、杂役悉数杀尽,以杜绝消息的传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为防范盗墓贼的侵扰,在墓葬中注入大量有毒水银,一旦有人贸然打开,就会身死道消,比如秦始皇陵中就曾注入过成吨水银,致使该陵墓直到现在都无人敢开。

襄阳积沙墓:号称“中国第一凶墓”,80名盗墓贼横死其中

▲盗墓贼打出的盗洞

然而水银十分昂贵,对于当时平常的王公贵族们来讲,即使有钱也获取不了如此数量众多的水银。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就想到在墓葬中设置机关和毒气,一旦墓室大门被打开,这些隐藏在暗处的毒箭等就会被激发,射向这些进入墓室的人,使他们殒命其中。可是这样的防盗手段并不长久,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机关会老化,毒气也会消散,那有没有更好的一种办法保证陵墓不被盗取呢?聪明的古人想到设立疑冢的办法,这是最为平常却效果极佳的防盗手段。所谓疑冢,就是为迷惑世人而虚设的墓葬。

襄阳积沙墓:号称“中国第一凶墓”,80名盗墓贼横死其中

▲秦始皇陵

东汉末年,由于盗墓现象极为严重,许多世家大族开始选择设置疑冢的方式来迷惑盗墓贼。据说,在上古时期就有不封不树的墓葬方式,盗墓贼根本无法利用任何手法找到没有蛛丝马迹的真墓,即使发现了也都是假墓。历史上很多大人物都曾设置疑冢,比如:曹操在逝世前为防止墓葬被盗,设立了七十二处疑冢,有的甚至还在水中。成吉思汗逝世后也在各地设置多达百余座疑冢,蒙古大军甚至昼夜不停歇的踩踏墓葬挖出的新土,使之与常土无异。

襄阳积沙墓:号称“中国第一凶墓”,80名盗墓贼横死其中

▲曹操家族墓

其实这些防盗手段并不是让盗墓贼头疼的,让他们最为彷徨的是一种在细沙中夹杂着乱石,一旦打开就可以吞噬人的积沙墓,这样的墓葬堪称“中国第一凶墓”,在湖南省襄阳市就曾发现过这样的墓葬。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一群工人正在马路上施工,不觉间竟然在马路下方发掘出数量众多的巨石,工人们仔细地观察这些巨石,发现上面还零零碎碎的刻着一些汉字,他们意识到自己可能挖到了古代的某个墓葬,立即将此事报告给当地文物部门。

襄阳积沙墓:号称“中国第一凶墓”,80名盗墓贼横死其中

▲考古现场

文物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马上封锁现场,并再向下挖掘。挖得越来越深,众人发现这座墓葬的盗洞竟然多达专家们赶往现场之后,通过勘探调查确定了此处正埋藏着一座陵墓,于是立马封锁了现场200多处。大量盗洞的出现使工作人员心里一沉,可能这个年代久远的墓葬已经被盗墓贼盗掘一空,本着专业的工作态度,工作人员沉淀心情,继续向下挖掘,试图调查出墓主人的身份。

襄阳积沙墓:号称“中国第一凶墓”,80名盗墓贼横死其中

▲积沙墓挖掘近照

​等到墓葬完整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只见墓中足足有80名盗墓贼横死其中,每个人身着服饰不同,可见他们并非是同一个朝代的盗墓贼。为何有如此众多的盗墓贼死在这里?文物专家们带着疑惑展开研究发现,原来该座墓葬在入棺之后,为防止尸体腐化和盗墓贼的光顾,墓主人家属用经过烘烤的细沙填在棺椁上方,一旦盗墓贼挖了盗洞进入,就会被这些流沙直接活埋。

结语

盗墓是一种为社会所耻的行为,为一己私利盗掘古墓,贩卖文物是无视国家法律的。这些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代墓葬需要在相关工作人员的考古下,才能为我们到来古墓真正的价值。传承历史,面对未来,只有这样的发掘形式才是为民谋福,为社会贡献的。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陵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