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欺負、被親戚家孩子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寶寶被幼兒園同學欺負,家長應該怎麼做?”“寶寶被別人打了,家長該不該讓孩子打回去?”“親戚家孩子老是打我家孩子,家長該怎麼辦才能不傷和氣?”最近逛頭條,看到很多網友都在討論這樣的話題。

自家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欺負、被親戚家孩子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自家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欺負、被親戚家孩子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欺負,這種情況處理起來家長可以拿理來說話,不畏手畏腳;

第二、孩子被親戚家孩子欺負,這種情況處理起來就有所顧及,這不僅要顧及到理,還要顧及到情了。

下面我們先來分析第一類,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欺負:

自家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欺負、被親戚家孩子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自家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欺負、被親戚家孩子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網友的回答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

1、教育孩子“不怕事也不惹事”類,別人打你,你可以打回來,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

2、教育孩子離打人的孩子遠一點,儘量躲著他;

3、及時安撫孩子的情緒,查看受傷情況;

4、找老師找家長了解原因,並將兩個孩子喊在一起,大家一起分析這件事情前因後果,誰對誰錯;

以上方法是容納了大家的觀點,小瑞媽也非常贊同,能這樣做的,我相信都是比較有素質的家長,有那麼一些家長,他們看不得自家孩子受一點委屈,吃一點虧,遇到這種情況,他們還可能上手幫忙。

自家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欺負、被親戚家孩子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兩孩子打架,家長幫忙

自家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欺負、被親戚家孩子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兩孩子打架,家長幫忙

這樣的案例在網上一搜,還真是不少,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家長們這樣失去理智,暴力對待別人家孩子呢?護犢子、自私、我們家鄉管這種叫“沒得名堂”自己家孩子是寶,別人家孩子就是草?

這樣的行為肯定是不對的,傷人傷己,傷人:傷害了別人家孩子,傷己:對自己家孩子的心理產生影響。下面我們來看看對自家孩子的傷害,這有可能會讓孩子的性格產生兩種極端:

1、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可能這次能佔得了便宜,那麼孩子心裡就會認為,對於被打,就應該簡單粗暴的打回去,拳頭才是硬道理,他會認為這是解決被打行為的最好方法,而且會變得肆無忌憚,反正自己打不贏還有父母幫忙呢,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以後可能會出現反轉,成為施暴者,用拳頭霸凌弱小;

自家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欺負、被親戚家孩子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自家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欺負、被親戚家孩子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2、孩子看見了家長的暴怒,他們心裡會害怕,晚上做夢說不定都會夢到父母打人時的狠戾樣子,從而變得性格膽小,沉默寡言,甚至是怕父母,排斥父母的親近。

其實,孩子們一起就是一個小型社會,他們有他們的規則和處理方式,就好像人間有人間的規則,要是人與人之間出現了矛盾,哪個神仙插一腳幫忙,那另一個人豈不是被虐的很慘?毫無還手之力?像網友們所歸納的四點處理方式,大家可以借鑑一下。

自家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欺負、被親戚家孩子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自家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欺負、被親戚家孩子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第二類,孩子被親戚家孩子欺負:

這種情況還真是不少,礙於面子,家長一般都是表面說著無所謂,心裡卻忍不住腹誹兩句,這種情況很正常,誰家的孩子不是寶呀?但小瑞媽以為:不同的情況還是要用不同的處理方式,要不,孩子習慣了忍讓,慢慢地那不就變得懦弱了嗎?那麼看到孩子被打了,不同教育觀念的家長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1、把兩孩子拉開,然後詢問是為什麼要打架?站在中立的角度給孩子們分析誰對誰錯,錯在哪裡,想辦法平衡引發孩子們打架的緣由。

自家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欺負、被親戚家孩子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自家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欺負、被親戚家孩子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這種處理方式是很好的,既能讓孩子們冷靜下來,也不會影響親戚關係。

2、有些家長明明在旁邊,卻選擇視而不見,這種情況一般是她家孩子比自家孩子大,打贏了,想著你也會顧及親戚關係,不計較,這種時候,寶媽看著自家孩子被打,親戚又不作為,心裡肯定是不好受的,自己都捨不得打孩子呢,現在被欺負,哭的這麼傷心,可心疼了。那遇見這種情況,寶媽該怎麼處理呢?下面來舉個例子:

晶晶今年四歲,國慶節放假,晶晶媽帶著晶晶回外婆家,外婆跟大舅他們住在一起,大舅家也有一個5歲的姐姐依依,兩孩子一見面,因為年齡大小差不多,很快就玩到了一起,依依帶著晶晶去了自己的遊戲天地,把玩具都分享出來跟妹妹一起玩,晶晶媽剛開始還跟在孩子們身後看著她們,看她們玩的這麼好,也就沒什麼擔心的,去跟外婆聊天了,不一會兒,聽到晶晶的哭聲,哭的是撕心裂肺呀,晶晶媽忙跑過去看,看見晶晶手背上有一條長長的指甲印子,上面隱隱有些血絲滲出來,依依手裡拿著話筒,站在旁邊不吭聲,一臉的得意,無所謂的樣子,而大舅媽就在旁邊,嘴裡還在說:“你小聲一點,誰讓你要搶姐姐的話筒的,被打了吧?“看見晶晶媽過去,又說:”哎呀,沒事沒事,晶晶別哭了,姐姐又不是故意的,你說你是不是活該嘛,姐姐唱的好好的,你去搶人家話筒幹嘛?“晶晶媽想著,最近沒發現自家孩子有搶東西的行為呀, 就蹲下身子問晶晶:”晶晶,你告訴媽媽,發生了什麼事?你怎麼哭了?“不等晶晶回答,大舅媽就在旁邊陰陽怪氣地說:“孩子們搶東西,搶不贏就抓了一下,打架嘛,正常的,不管他們,讓他們自己解決,破了一點點皮,過會就結疤了,反正也沒打出啥毛病,晶晶你就別哭了,這孩子也太小氣了,動不動就哭。“

自家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欺負、被親戚家孩子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自家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欺負、被親戚家孩子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晶晶媽媽看了一眼大舅媽,順手就把晶晶抱出門,給傷口消毒後,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安撫孩子,等孩子平靜下來,問孩子怎麼了,晶晶才說:”是因為我們說好了一人唱一首歌的,姐姐唱完了,輪到我唱了,我剛唱了兩句,她就要我還給他,我不給,她就來搶,還拿手來抓我的手,媽媽,依依姐是故意抓我的,好疼,所以我就哭了。“媽媽問”那當時大舅媽在場嗎?她有沒有讓你們不要搶?“晶晶回答:”大舅媽在門口看著呢,她看著我們搶,沒有理我們,依依姐打我,她還說我活該,媽媽,我不喜歡她。“好吧,晶晶媽,知道了,感情是趁著自己不在現場,還言語擠兌自家孩子來著?算了,知道自家嫂子是什麼性格的人,也想著難得回家一次,也懶得說了,免得弄得大家不愉快,就自己安慰孩子:”嗯,晶晶很乖,這件事情是依依姐不對,因為你們本來是有規定的,一人一次,而你還沒有完成,她就來搶,這確實不對,打人就更不對了,晶晶是不是覺得好委屈?自己被姐姐打了,大舅媽還說你?“晶晶看著媽媽,點點頭,”嗯,媽媽也覺得委屈我們晶晶了,來抱抱。“媽媽把晶晶抱在懷裡,柔聲對晶晶說:“晶晶,你想一下,玩具話筒是姐姐的,對吧?姐姐不想分享給你玩了,那麼我們可以玩其他的嘛,對不對?姐姐動手打你了,那你可以過來找媽媽呀,怎麼站在哪裡讓姐姐打呢?媽媽不是教了寶寶,別人打你就跑,找家長嗎?媽媽看著晶晶受傷了,媽媽也不開心了。“說完晶晶媽就握著晶晶的手,給她呼呼手上的傷。晶晶情緒慢慢變好了,沒一會兒,兩孩子又玩到一起去了。不過這次,晶晶媽的視線是一直沒有離開過她們的。

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中,依依媽明顯過於自私了,這樣的做法直接導致了依依根本不把傷害晶晶當回事兒,打贏了搶贏了,傷了別人,還一臉的得意,這樣的依依已經初現自私的端倪了。

晶晶媽的處理方式就比較可行了,她既跟晶晶分析了事情的對錯,也照顧了晶晶的情緒,還避免了跟自家嫂子的口角,更值得借鑑的是:晶晶媽沒有在晶晶面前說依依姐壞話,也沒有讓晶晶不跟依依姐玩。

自家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欺負、被親戚家孩子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自家孩子被別人家孩子欺負、被親戚家孩子欺負時,家長該怎麼辦?

其實孩子與孩子之間的相處非常的單純,他們開心就一起玩,不開心就吵一吵,打一架,孩子們之間是不記仇的,而記仇的只是我們家長,有時候家長介入了,可能兩家長吵得面紅耳赤,人兩孩子早冰釋前嫌又玩一塊兒去了。

家長們在準備斥責別人家孩子之前,不防這樣想一想:孩子有時候磕著碰著,傷的也比這個嚴重嘛,只要矛盾是可控的情況,我們家長就應該秉著不指責、不幫忙的態度來對待這件事情。

各位家長還有什麼好的處理方式呢?評論區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