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博:为官近70年历仕四朝,终年92岁, 他是如何做到的?

他是北宋名相文彦博。文彦博(1006-1097年),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为官近70年,出将入相50余载,历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年92岁,追封太师,谥忠烈,被史学家称为宋朝第一名相。

文彦博出身官宦世家,祖上相当风光,数辈都受封荫。曾祖父文崇远“虽幄中之助居多,而绵上之盖薄方”,五代时期与石敬瑭有“丰沛之旧”,石敬瑭当上了后晋高祖后,文崇远被授为代州崞县令,后稍迁至并州太谷县令,被封燕国公。祖父文锐被封为周国公,其父文洎(音jì)“以儒学进,历十三官,名闻达不可掩。”文彦博自幼聪敏好学,一次无意中的灌水浮球,更让他成了神童的代名词。

为人耿直,做人不失原则。入仕以后,从知县做起到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即宰相)只花了二十年的时间。让文彦博声名鹊起的是他“审理刘平案”。刘平案发生在北宋与西夏第一次战争期间。当时刘平身为边关大将,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然而监军黄德和却临阵脱逃,引发全军溃败。刘平虽杀敌无数,但最后还是身负重伤,力尽被擒。朝廷以为刘平战死沙场,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这次战争以北宋失败而告终。

文彦博:为官近70年历仕四朝,终年92岁, 他是如何做到的?

为了逃脱罪责,监军黄德和以重金收买刘平的部属,毁谤刘平投降胡人,致使刘平一族二百多人蒙冤入狱。文彦博当时担任监察御史,奉诏查勘此案。经过仔细调查,他终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对案件进行了审理。

然而,黄德和党羽遍布朝廷。为了推翻判决,他居然说动朝廷指派其他御史来代替文彦博。文彦博当时虽然官阶甚低,但是他面对压力,凛然不惧,对前来接任的御史说:“朝廷是担心我无法做出公正判决,所以才派你来代替。现在我已经做出判决,如果有任何差误,我愿意承担一切过失,同你没有任何关系。”结果,黄德和及被收买的刘平部属全部被处死。

头脑精明,处事沉着。北宋时期,西部边境发生军事行动时,经常发生将官临阵先退、畏敌不进的情况。文彦博上奏朝廷:“此事于太平年间尚属无妨,若遇战乱年代,何所济之?平时将权不专、兵法不峻耳。”宋仁宗采纳了他的意见。

文彦博任宰相时,北宋与辽国达成了和平协议,数十年间都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然而军队数量却年年有增无减。文彦博认为,在和平时期国家没有必要保持庞大的军队,军队过多会给财政带来沉重负担,造成国家财力衰竭。因此,他找到枢密使庞籍,一起讨论淘汰冗兵减省冗费的事情。朝中大臣多认为此法不容易行得通。因为朝廷过去害怕在灾荒年间发生灾民暴动,便在灾区大规模征兵,以减其势;若减省冗兵,恐怕所减之人聚为盗贼,危害社会安定。

基于此,宋仁宗迟疑不决,文彦博果断地说,“分公私困竭,冗兵是其原因之一,若汰兵有事发生,臣请为国而死!”最终朝廷采纳了文彦博的意见,裁汰冗兵达八万之多,国家财力得到大大舒缓,裁军后也没有发生任何变故。

文彦博:为官近70年历仕四朝,终年92岁, 他是如何做到的?

为官有道,化险为夷。对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文彦博能预见其未来发展,从而早做准备,因此,每当碰到一些突发性事件,他每次都能化险为夷,防患于未然。

出任成都知府期间,有一次他夜晚宴请宾客直到深夜。当时正是隆冬大雪,那些跟从的士卒被冻坏了,不由得大发怨言,甚至把亭子都拆了烧来取暖。一名军校把这个紧急情况禀告给文彦博,当时在席的宾客都吓得两股颤颤,担心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说到这里,有必要交待一下历史背景,因为四川一带在北宋前期一直不太稳定,赵匡胤的军队进入四川时,与当地人也有摩擦,后来曾发生过震动全国的王小波、李顺起义,所以宾客们担心士兵造反)。

文彦博却镇定自若,平静地说:“天气实在很冷,把亭子拆了烧火取暖也怪不得他们。”他神色自如,依旧和客人继续饮酒。本来这群士兵想要激怒文彦博,没想到文彦博竟然这样处置,满腔怒火顿时消减了大半,也就无法再寻衅滋事。

等到事态平息后的第二天,文彦博才慢慢查出第一个动手拆亭子的人,把他打了一顿板子后,驱逐出去了事。一场迫在眉睫可能发生的风波就这样被平息了。

临危不惊,行事果断。北宋至和二年,文彦博和富弼同时受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三年正月的一天,宋仁宗在朝堂上突然病倒,当即被送往大内医治。文彦博叫来皇帝的随侍太监史志聪,询问皇帝的病情如何,史回答说:“禁密不敢漏言。”文彦博大怒,叱责他说:“尔曹出入禁闼,不令宰相知天子起居,欲何为邪?自今疾势增损必以告,不尔,当行军法。”

随后,文彦博又与刘沆、富弼(同为宰执大臣)商议,建议三人就住在禁宫之中,以便随时了解皇帝病情、处理突发情况(当时仁宗无子,亦未预立储君,一旦暴薨,后果难以预料),史志聪又出言反对,说这种情况没有先例。文彦博一句话将他顶了回去:“此岂论故事时邪?”当天晚上开封知府(京畿最高行政长官)王素深夜时分请求入宫,声称要告发一件谋反的阴谋,文彦博下令不许打开宫门,任何事情等到第二天再说。

第二天查问情况,原来是一名守卫宫禁的士卒告发说都虞侯(皇宫宿卫部队高级长官)想要叛乱,文彦博叫来都虞侯的上级都指挥使许怀德,向他了解都虞侯这个人,许怀德担保说都虞侯绝对不会谋反。彦博曰:“然则卒有怨,诬之耳。当亟诛之以靖众。” 一定是那个士卒平时对都虞侯不满,所以借机诬告。现在是非常时刻,应该尽快处理,以免动摇军心。文彦博请来刘沆,共同在判词上署名,当即下令将那名士卒诛杀。

后来刘沆向仁宗密告,说文彦博在皇帝生病期间擅自斩杀告反者,阻止对谋反大案的追查。文彦博拿出那张有刘沆本人签名的判词,“帝意乃解”。

为人有方,谦逊宽厚。文彦博身居高位多年,但他为人谦退、宽厚,从不以势骄人,在是非面前却不计个人得失,敢于秉公直言。熙宁二年(1069年),陈升之居相位,神宗赵顼以文彦博朝廷重臣,资格老,功劳大,下诏曰:“彦博,朝廷宗臣,令升之位彦博下,以称迂贤之意。”文彦博对此优待坚辞不就,他说:“国朝枢密使,无位宰相上者,独曹利用尝在王曾、张知白上。臣忝知礼义,不敢效利用所为,以紊朝著。”固辞乃止。神宗下旨加封文彦博两镇节度使,文“辞不拜”。

文彦博:为官近70年历仕四朝,终年92岁, 他是如何做到的?

在宋仁宗生病期间,文彦博曾经和富弼一起建议请求早立储君,仁宗答应了他们的意见,此事因故推延。宋英宗即位后,曾下诏叫文彦博入宫朝见,并对他说:“朕之立,卿之力也。”文彦博听后诚惶诚恐地说:“陛下入继大统,乃先帝圣意,皇太后协赞之力,臣何力之有?兼陛下登储纂极之时,臣方在外,皆韩琦等承圣志受顾命,臣无与焉。”英宗说:“备闻始议,卿于朕有恩。”文彦博仍然逊避不敢当。

元丰三年(1080年)文彦博任太尉(最高武职),并再次兼领河南府。宋神宗又说到宋英宗被立储之事,文彦博仍称那是仁宗“知子之明,慈圣(仁宗曹皇后)拥佑之力”,而自己没有功劳。宋神宗感慨道:“虽云天命,亦系人谋,卿深厚不伐善,阴德如丙吉(西汉大臣,曾建议立汉宣帝),真定策社稷臣也。”

清正廉洁,安度晚年。文彦博晚年辞官后定居洛阳,作为四朝元老,多年辅弼,“虽穷贵极富,而平居接物谦下,尊德乐善,如恐不及”。与道学大家邵雍、程颢、程颐兄弟往来“如布衣之交”;又与富弼、司马光等聚集在洛年高者共十三人仿白居易“九老会”故事,置酒赋诗相乐,平时诗词唱和,互相酬答,“序齿不序官”(按年龄而不是按官职高低来排定座次)。为堂,绘像其中,谓之“洛阳耆英会”,好事者莫不慕之。

据史料记载,文彦博78岁那年,得知中散大夫程晌、朝议大夫司马旦、司封郎中席汝言都与自己同龄,还专门举办了同甲会并赋诗:“四人三百十二岁,况是同生丙午年。招得梁园为赋客,合成商岭采芝仙。清谭亹(wěi)亹风生席,素发飘飘雪满肩。此会从来诚未有,洛中应作画图传。”

关于“洛阳耆英会”,司马光在《洛阳耆英会序》中说:“昔白乐天在洛与高年者八人游,时人慕之,为九老图传於世。宋兴,洛中诸公继而为之者凡再矣。皆图形普明僧舍。普明,乐天之故第也。元丰中,文潞公留守西都,韩国富公纳政在里第;自餘士大夫以老自逸於洛者,於时为多。潞公谓韩公曰:‘凡所谓慕於乐天者,以其志趣高逸也,奚必数与地之袭焉。’一旦悉集士大夫老而贤者於韩公之第,置酒相乐,宾主凡十有一人,既而图形妙觉僧舍,时人谓之‘洛阳耆英会’。”

文彦博墓。 文彦博的墓位于洛阳市伊川县城关镇罗村西北,有墓冢,冢前有碑,立于1994年。我去拜祭的时候,正值7、8月份,墓碑被一丛丛构树和杂草遮得严严实实,要费力地将树枝扯开,将杂草踩倒,才能看到上面的字。据村民说,原来的墓冢很大,由于后人取土以致于墓冢仅存目前这么一点点。相传文彦博的父母及儿子都葬于此。

文彦博是北宋中期政坛上一位重臣,他性格豁达,谦和卑逊,敬重德行。史称:“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至和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

【声 明】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或协商版权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