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蟲葫蘆的“質樸實用”與“奢華繁縟”

閒暇時,我喜歡逛逛花鳥魚蟲市場,週末的時候,十里河、鴻雁等幾個京城最熱鬧的地方,總是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交易熱烈。在市場上經常可以看到紫檀,花梨材質的鳥籠子,造型玲瓏,雕刻繁複,而且價格非常昂貴。

鳴蟲葫蘆的“質樸實用”與“奢華繁縟”

這些鳥具,看上去精美,華麗,如果作為工藝品,用來展示欣賞還真是不錯的,但是它不能用於養鳥,因為這些材質不符合基本的實用要求,首先是這些材料不宜水浸,但是養鳥離不開水,鳥飲食,洗澡用水,清理鳥籠衛生用水,時間稍長,這些材質就會變形。

老年間也有用這些材料製作的籠子,但無論它多漂亮,多昂貴,也會被玩家們認定是“外行圖的熱鬧”,不入流兒。

鳴蟲葫蘆的“質樸實用”與“奢華繁縟”

還有鳴蟲葫蘆上口框和蒙芯兒處的裝飾,玳瑁、象牙也好,硬木、柴木也好,都要針對鳴蟲的類別,適合用什麼就用什麼。

比如蟈蟈葫蘆,不管是“官模子”還是“三河劉”,就是用瓢蓋兒(皮瓤較比厚的葫蘆做成的帶小孔的蓋子)。老年間也常有富家子弟,為了顯示財富,給“蟈蟈葫蘆”戴個“油葫蘆葫蘆”的玳瑁高蒙芯兒,甚至還有花重金,用玉石、翡翠,給“油葫蘆葫蘆”製作蒙芯兒的,這些反而被行家不屑一顧,被笑稱為“轟秧子”。

所謂玩得講究,玩得在行,可不一定是多花錢就好,要“因材施料”,在方便實用的基礎上,再追求藝術的美感。

好比鳥籠子,竹子是其最佳材質。新砍伐的竹子,風吹,雨淋,日曬,寒暑數載,待其物理性質穩定之後,方可用於製作材料。做出來的籠子,可以使用上百年,耐溫差、不變形、易擦洗,而且,越擦拭越光亮華麗,包漿自然均勻,穩重大氣。

鳴蟲葫蘆的“質樸實用”與“奢華繁縟”

蟈蟈葫蘆用瓢蓋兒,最利於發音,利於揣懷。黑白蟲兒(油葫蘆、蛐蛐)葫蘆,用象牙、玳瑁、椰子殼兒也是利於出音兒,下探兒。

越是研究這些玩意兒,越發體會其中的絕妙,這是經歷了很多年,很多人的經驗智慧積累出來的。玩兒的是精彩,是心境,是淡定從容,而不是錢。(文章摘自謝玉海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