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讀《鬼吹燈》的那種感覺,以後再也沒有過

大約2005年,我第一次在起點中文網讀網絡小說《鬼吹燈》。《鬼吹燈》作者的名字就很特別,“本物天下霸唱”,其實我現在都不知道這個名字有什麼內涵。

當時我租了一個小小的房間。房間三室一廳一衛,除了我,一個房間住了一對姐妹,曾經送給我很好吃的黃桃,似乎除此之外我們並無交流。另一個房間似乎是個年輕的女會計。三間房客都很少出房間,彼此之間還不如和每個月來收房租的二房東說的話多。

那一年我發現了《鬼吹燈》。


第一次讀《鬼吹燈》的那種感覺,以後再也沒有過

我從2001年開始讀網絡小說,最開始讀黃易的《尋秦記》《大唐雙龍傳》,接著到《法比亞大陸》《天魔神譚》之類。也許我的回憶存在誤差——似乎2001年到2005年四年間,網絡小說的精品數量比後來十五年加起來還要多。我感到最初寫網絡小說的那些作家,他們確實有豐沛的想象力和講故事的熱情。或者說,當時的網絡文學界還是一片白地,哪怕搭個窩棚也顯得尤其好看。現在經過多年發展,套路化嚴重,那種創意井噴的面貌再難出現了。

《鬼吹燈》是我第一次讀的靈異類小說(儘管網站介紹它是懸疑類)。直到現在我都對靈異類作品敬而遠之,因為影響睡眠質量。如果是電影或電視劇還好,那我能不斷催眠自己“那是道具,那是假的”,但小說需要在自己頭腦中建立絕對想象,這種想象往往比影視作品更逼真——陰風呼嘯,愁雲慘霧,影視劇佈景那可真是難上加難,但在腦海之中瞬間就完成了,還能激得自己打個寒顫。


第一次讀《鬼吹燈》的那種感覺,以後再也沒有過

無意之中讀了《鬼吹燈》,一口氣追下來。在起點中文網上連載的《鬼吹燈》篇幅不長,比起如今動輒四五百萬字的網絡小說,《鬼吹燈》精悍得喜人,不到百萬字的篇幅,幾天就能讀完。語言活靈活現,情節刺激又生動。當時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明明讀著讀著覺得“太可怕了,不能讀了!”關掉網頁以後又想,後面會是怎樣的故事呢,啊真好奇,再繼續看看吧!一邊看一邊抖抖索索,這書怎麼這麼陰森呢……

這本書只適合在有室友的時候讀。室友不在的時候,沒有他們活動時發出的窸窸窣窣聲音,房間中一片寂靜,只有我能提供“人味”,整套房子中彷彿都瀰漫著淡淡的陰氣。空間延伸了,就連時間彷彿都延伸了,坐在桌前的我身邊總覺得空空落落,身後總像有一雙凝望我的眼睛……當室友們開門回來之後,我才能長舒一口氣,擺脫那種壓抑的感覺。

《鬼吹燈》為我提供了一種“怕到驚慌”的心理。讀完幾天之後,我的狀態都有些欠正常,睡覺要蒙著頭睡,最好不要關燈。一閉上眼,就好像看見了小說中那些光怪陸離奇形怪相……


第一次讀《鬼吹燈》的那種感覺,以後再也沒有過

那個大漠之中奇異消失的國度,那個在“由眼而生由眼而亡”的精絕古城,即使沒有《鬼吹燈》,也存在於許多西域歷史愛好者心中。《鬼吹燈》所描寫的古城和歷史上存在過的古城當然是不同的,但《鬼吹燈》提供了一個瑰麗的想象空間,這個空間在很大程度上只屬於中國人——黑驢蹄子、摸金校尉,西北的大漠和古國,這些都能算是“中國元素”。以前只看過國外以盜墓為主題的作品,《鬼吹燈》則形成(甚至可以說是開創)了中國現代小說中的盜墓主題。中國大約是世界上古墓最密集的地方,國人也有獵奇的心態,這一類主打詭異神秘的主題擁有充裕的素材和廣大的讀者群。

是《鬼吹燈》把精絕古城烙印在我的心中。如果沒有《鬼吹燈》,很多年後我來到新疆博物館觀看《中日尼雅考古30週年》展覽時,也許還不會那麼激動。去年冬天,當我站在博物館溫暖的展廳裡,我看到周圍全是來自這個傳說國度的物品,那種感覺就好像是小說中的文字跳躍起來,組成了現實。


第一次讀《鬼吹燈》的那種感覺,以後再也沒有過

我看見了古城中出土的一隻枯朽的木盆,盆裡盛放著羊頭,我看見精美的貼金頭帶飾,我第一反應是想起了電視劇《封神榜》中的紂王。尼雅出土的人物印花棉布後來我在好幾本有關中國古代文化的書裡看到,書裡很少說這塊布來自兩千年前的精絕古城。

第一次讀《鬼吹燈》的那種感覺,以後再也沒有過


第一次讀《鬼吹燈》的那種感覺,以後再也沒有過


第一次讀《鬼吹燈》的那種感覺,以後再也沒有過

我還看見了,這種以眼睛圖案為裝飾的玻璃珠,恰恰令人想起《鬼吹燈》中的“由眼而生由眼而亡”。“蜻蜓眼”玻璃珠最早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現在地中海沿岸,本身可能具有護符功能,進入中國後則被當做彰顯身份地位的珍奇之物。不知道“本物天下霸唱”是不是也曾經見過和它相似的玻璃珠,不知道他對精絕古城的靈感是否來源於此?

第一次讀《鬼吹燈》的那種感覺,以後再也沒有過

時至今日,網絡小說的園地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我想絕不止我一個人有這樣的感受:網絡上的小說越來越多,讀得進去的卻越來越少;小說的篇幅越來越長,其中的趣味卻越來越少;似曾相識的情節越來越多,精彩紛呈的段落越來越少。如果不是網絡文學自身進入了平臺期,就是它已經無法提供給我們當年有過的那種新鮮感了。

後來我很少再讀類似於《鬼吹燈》這樣以盜墓為主題的小說。在我真正關注中國古代文化之後,這類盜墓小說開始讓我感到遺憾,盜墓決不是一種刺激、有趣、天降橫財的活動,這一主題的小說不再能引起我的共鳴,我很難再把自己代入到盜墓文學中去。要知道,相對於文物本身,它的埋藏情況更加重要,擺放位置、器物組合等等都能夠為我們解讀墓葬、透視歷史提供豐富的信息。暴力盜墓往往會破壞這些信息,大大降低了文物的歷史意義。近現代很多考古發掘工作中的“未解之謎”,正是由於盜墓者捷足先登造成的。比如殷墟西北岡的商王大墓——為什麼我們現在對商代輝煌文明的瞭解如此薄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屬於商代最高統治者的大墓已經統統被盜掘了……

但我在多年以後還會想起讀《鬼吹燈》的那種心驚膽戰無法入眠的狀態,併為此忍俊不禁。荒涼的大漠,埋藏在歷史中的古國,風沙,蒼茫,枯寂,遼遠……曾經刺激著我的絕不僅僅是恐怖而已,那個出現在《鬼吹燈》裡的神秘西域,這麼多年來一直閃耀在我心裡。


第一次讀《鬼吹燈》的那種感覺,以後再也沒有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