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當技術和新媒體不斷豐富人們的信息接收方式時,視覺設計正在隨著傳播媒介的發展不斷進行呈現方式和傳播方式的創新。在現代傳播語境下,“平面設計”一詞多被“視覺傳達”替換,這也意味著學科領域被再一次拓寬,設計師們也需要更加“多元”。


但是,是否也存在著自始至終沒有改變的東西呢?沒有改變的,是設計師永遠在用視覺作品呈現信息,與受眾對話。



這篇文章會帶大家速覽平面設計(又或是可以稱為視覺設計)的60年變遷,其中包含了老牌創意網站Communication Art過去60年裡整合、精選的經典設計師和設計公司的作品案例。


許 多 作 品 仍 繼 續 散 發 著

超 越 其 時 代 的 活 力



60 年 代

/ 追 求 獨 特 or 淪 為 美 工

一 個 永 遠 存 在 的 課 題 /


“我們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獨特性,設計作品不應該是沒有個性的。”


—— 米爾頓·格拉澤(Milton Glaser),1962


“客戶和設計師之間一定得融洽。只要兩個人之間相互尊重,這種融洽關係是否以智力、專業或個人水平為中心並不重要。”


——S.尼爾·藤田(S.Neil Fujita), 1962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米爾頓·格拉澤(Milton Glaser)是美國平面設計師,他的設計包括I❤NY徽標、Bob Dylan海報以及DC Comics和Brooklyn Brewery的徽標。他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永久收藏,2009年獲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總統頒發的美國國家藝術獎,並且是第一位獲得此獎項的平面設計師。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 I❤NY徽標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mobil紐約之夜海報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人類崛起》海報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脆弱的和平世界》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左:一張謀殺電影海報,1959年,設計師:Saul Bass;設計公司:Saul Bass & Associates。右:利頓(Litton)工業年報,1960年,設計公司:Robert Miles Runyan & Associates。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商業藝術雜誌封面和封底,1960年,設計師:Ivan Chermayeff;設計公司:Brownjohn, Chermayeff & Geismar。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海洋牧場超大圖形,1968年,設計師&設計公司:Barbara Stauffacher Solomon


70 年 代

/ 先 豐 滿 自 身,再 輸 出 創 意

先 敬 畏 行 業,再 認 真 設 計 /


“一味過度輸出會毀掉任何人。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你需要吸納信息、孤獨思考、細緻觀察、走進自然等,這些都是‘輸入’。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也要作為一個好人,按時認真的完成工作,敬畏行業。”


—— 萬斯·瓊森(Vance Jonson),1977


“如果你想了解商業年度報告,你就得先明白他們都是去‘解決問題’。不為藝術,不為我們自己,而是為了解決某人的問題。”


——阿諾德·薩克斯(Arnold Saks), 1978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油漆桶包裝設計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日曆設計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 Vance Jonson70年代作品,《城市景觀》封面設計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左:Avant Garde標識,1967年,藝術總監/設計師:Herb Lubalin,書法:Tom Carnase;設計公司:Lubalin,Smith,Carnase。右:包豪斯圖書封面,1969年,設計師:Muriel Cooper;出版: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左:美國交通部標誌,1974年,設計公司:Cook and Shanosky Associates。右:英國藝術委員會海報,1974年,設計師:Alan Fletcher;設計公司:Pentagram。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左:美國交通部標誌,1974年,設計公司:Cook and Shanosky Associates。右:英國藝術委員會海報,1974年,設計師:Alan Fletcher;設計公司:Pentagram。


80 年代

/ 設 計 到 應 用 /


“我認為我的工作是概念層面的。這種作品吸引力可能來自於某種不同的審美觀,而不是簡單先入為主以我們俗稱的‘美’或‘醜’來衡量。對我來說,重要的就是將那‘筆’‘紙’結合的理念。”


——阿爾特·錢特利(Art Chantry), 1988


“如果你有一個絕妙的想法,而且執行得很好,那麼整個作品就會凝聚在一起,很多製作精良的東西都源自好的設計。”


—— 萊斯利·斯莫蘭(leslie Smolan),1987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左:ITC Garamond字體海報,1979年,設計師:Jack Summerford。右:為洛杉磯奧運會組委會創建的奧林匹克圖形項目,1983年,總監合夥人:Deborah Sussman/Paul Prejza;項目經理:Mark Nelson;高級設計師:Debra Valencia;設計公司:Sussman/Prejza & Co.。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左:Classico意大利麵醬品牌標識,1985年,設計師:Charles S.Anderson;插畫師:Charles S.Anderson/Lynn Schulte;設計公司:Duffy設計團隊。右:Progressive公司年報,1988年,設計公司:Nesnadny & Schwartz。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左:Laserscan海報,1988年,設計師:Thomas Wedell/Nancy Skolos,攝影師:Thomas Wedell/Kenneth Raynor;設計公司:Skolos,Wedell+Raynor。右:地球技術公司年報,1994年,設計師:Lana Rigsby/Troy S. Ford;文字作者:JoAnn Stone;攝影師:Gary Faye;設計公司:Rigsby Design。


90 年 代

/ 設 計 是 有 意 識 的 引 導 /


“我們從不會故意使某些內容難以辨認,設計師要做的是引導人們‘閱讀’他們原本可能會跳過的東西。”


—— 約翰·普倫凱特(John Plunkett),1995


“設計應該是一種‘誘人’的宣傳,我想我們應該牢記這點,作為傳達行業,我們有責任充分利用其特性。”


——詹妮弗·莫拉(Jennifer Morla), 1993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時代華納公司年報,1990年,藝術總監:Aubrey Balkind/Kent Hunter;設計師:Kent Hunter/Riki Sethiadi;攝影師:Scott Morgan/Geof Kern/Chris Sanders;設計公司:Frankfurt Gips Balkind。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新電影院線Se7en開幕式,1995年,總監:Kyle Cooper;設計師:Kyle Cooper/Jenny Shainin;編輯:Angus Wall;設計公司:R/Greenberg Associates。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左:公共劇院海報,1995年,設計師:Lisa Mazur/Paula Scher;設計公司:Pentagram。右:大衛伯恩“Feelings”CD包裝,1996年,藝術總監:Stefan Sagmeister;設計師:Stefan Sagmeister/Hjalti Karlsson;文字作者:David Byrne;攝影師:Tom Schierlitz;模型製作:Yuji Yoshimoto;設計公司:Sagmeister Inc.。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大衛伯恩“Feelings”CD包裝,1996年


新 世 紀

/ 設 計 不 僅 是 你 眼 睛 看 到 的 那 樣 /


“如果你沒法講出你的設計理念,就別費勁再去執行了。設計師所關注的關鍵不在於具體使用什麼字體、採用什麼風格,而是你到底想表達什麼。”


——龐姆·勒菲布爾(Pum Lefebure), 2009


“我們質疑‘假設’。也許他們並不需要標誌;也許他們應該坐下來寫封信給顧客;也許這將是一份很棒的節日禮物……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瞭解對方需要什麼,還要找出他們不需要什麼。”


——詹妮弗·傑德(Jennifer Jerde),2009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左:Sci-Arc新興聲音系列講座海報,1999年,藝術總監/設計師:Jennifer Sterling;文字作者:Margi Reeves;插畫師:Jennifer Sterling/Amy Hayson;設計公司:Jennifer Sterling設計。右:Tazo茶包裝,2001年,設計師/藝術總監:Steve Sandstrom;文字作者:Steve Sandoz;設計公司:Sandstrom Design。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左:El Zanjon品牌計劃,2002年,設計師:Frances Chen/Vanessa Eckstein/Stephanie Young;設計公司:Blok design。右:Saks第五大道包裝,2007年,設計師:


MichaelBierut/JenniferKinon/KerriePowell;字體排版:JoeFinocchiaro;設計公司:Pentagram。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左:可口可樂綜合品牌計劃,2008年,設計師:Chris Garvey/Josh Michels/Radu Ranga/Jonathan Warner/Rebecca Williams;設計總監:Sarah Moffat;創意總監:Bruce Duckworth/David Turner;設計公司:Turner Duckworth。右:加拿大郵政十二生肖郵票標誌,2011年,藝術總監:François Leclerc/Daniel Robitaille;創意總監:Louis Gagnon;設計公司:Paprika。


現 在

/ 尋 找 更 廣 的 落 腳 點 /


“讓一些東西得以在一個更公開、非設計師的論壇上紮根,這才是我們真正渴望做的事情。設計是為人服務的,而不是Pinterest。”


——埃裡克·海曼(埃裡克·海曼),2014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左:Wee協會形象項目,2013年,設計師:Rob Alexander / Chris Mann;文字作者:Lisa Pemrick/Jill Robertson/Alexis Vogelgesang;創意總監:Rob Alexander/Jill Robertson/Jason Schulte;製作人:Emily Bolls;設計公司:Office: Jason Schulte Design。右:平臺峰會形象,2014年,設計師:Ken Deegan/Pedro Mendes;藝術總監:Eddie Opara;設計公司:Pentagram。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左:斯賓塞藝術博物館盛宴邀請函,2017年,設計師:Rachel Roth/Morgan Stephens;藝術總監:Ingred Sidie;設計公司:Design Ranch。右:Exploratorium After Dark形象,2017年,首席設計師Kris Wong;設計總監:David Nguyen;創意總監:Karin Soukup;首席創意官:Matt Luckhurst;製片人:Shea Jackson;設計公司:Collins。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平面設計60年中不變的原則


△Exploratorium After Dark形象,2017年


縱 觀 平 面 設 計 6 0 年

有 很 多 關 於 “設 計” 的 理 念

都 發 生 了 改 變

但 有 些 又 好 像 什 麼 都 沒 變

你 覺 得 呢 ?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