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中國千年的陋俗,門戶之見,總是悲從中來……

門第又稱為“門戶”、“門帽”、“門望”等,是一個家族在社會上的政治地位及身份的象徵。

影響中國千年的陋俗,門戶之見,總是悲從中來……

在特定歷史時期內,姓氏又可以代表一個家族的門第高低,因此姓氏與門第有著密切的關係。為了炫耀自己的門第,很多人不惜攀附前代同姓名人作為自己祖先,藉以抬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身份。

影響中國千年的陋俗,門戶之見,總是悲從中來……

姓岳,就說自己祖上是嶽鵬舉,姓曹的必稱先祖是漢相曹參,姓秦往往稱自己是唐初名將秦瓊之後,而沒有人願意說自己是南宋奸相秦檜的後人。

影響中國千年的陋俗,門戶之見,總是悲從中來……

古代社會分為“士農工商”四個階層,擇偶婚配講究“門當戶對”,這種觀念影響後世頗深,反映到各家家譜中,竟產生了“娶妻不若吾家、嫁女必高吾家”的家法族規,認為這樣的妻子才會老實溫柔,容易馴服;而女兒嫁給門第高出自己的家族,一方面可以讓女兒做賢惠媳婦,另一方面可以攀附別的家族。為了這所謂的門第虛名,歷史上有過很多血腥的記載。

影響中國千年的陋俗,門戶之見,總是悲從中來……

南北朝時發動侯景之亂的首領侯景是北朝大將,投降了梁朝之後,曾經想通過樑武帝向門第高貴的土族代表主、謝二家族之一求婚,希望可以娶其女為妻,結果被無情拒絕,侯景對此懷恨在心。

影響中國千年的陋俗,門戶之見,總是悲從中來……

後來侯景發動了叛亂,攻陷都城,為了報復昔日的求婚被拒之恥辱,就下令士兵們恣意蹂躪糟蹋這些士族大家的妻女,致使很多女性不堪而死。

唐太宗“玄武門之變”後,要立弟媳婦楊氏為皇后,即因為楊氏具有隋朝皇族的的血統。唐代皇后24位,出身三品以上高官家庭的就有17位,公主也多選名門望族的子弟作為夫婿。

影響中國千年的陋俗,門戶之見,總是悲從中來……

門第觀念不僅對皇族、上層高官影響很深,對下層民眾影響也很廣泛。商人經濟上十分富有,但是在婚姻上還是侷限於同行或者農民,而很難與士人家族聯姻。不同社會階層之間門第懸殊,聯姻更是困難重重,幾乎是不可能。

《西廂記》中,張生不能與崔鶯鶯結百年好合,最大的障礙就在於他是一個“白丁”,而崔則是相門之女,門不當戶不對。一旦張生考中狀元,有了政治身份之後,崔母才欣然接受這樁既定的姻緣。

影響中國千年的陋俗,門戶之見,總是悲從中來……

唐宋以來,政府還從法律上規定樂戶、雜戶、部曲、奴媒等賤民,擇偶婚配只能與其門第相當者結婚,否則,即使結婚,也要離婚並受到重罰。

《牆頭馬上》這一出喜劇,就是因為門戶不當,主人公不得不隱瞞雙方夫妻身份。梁祝、牛郎織女的姻悲劇,都是這種門不當戶不對的門第觀念在社會現實中的折射。

影響中國千年的陋俗,門戶之見,總是悲從中來……

今天呢,這種觀念還在延續,悲劇似乎還在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