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如何當好引路人

高情商是什麼?我簡要總結了一下。

●愛自己

●真誠待人

●向陽而生

●懂得聆聽

●欣賞別人

●善於管理情緒

高情商不是能說會道,而是與人交往讓人如沐春風,感到舒適,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的氣質。不聒噪,得要領,懂世故而不世俗。

高情商的人一般受人歡迎,辦事穩重,懂生活,正能量,在學業、事業和家庭中更能獲得成功。演員黃渤就是很好的代表。他是業界公認的高情商。黃渤大器晚成,2006年憑藉甯浩執導的電影《瘋狂的石頭》而成名 。他的高情商語錄很多,例如在《鬥牛》中,他和閆妮搭檔。閆妮採訪時說:“和你演夫妻,我就知道我要進入醜星的行列了。”結果黃渤不以為意,說“和你演,我覺得我要跨入帥哥的行列了”。細品之下,情商高低立見。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如何當好引路人


高情商要從小培養,不是朝夕可達的。那麼,如何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呢?父母又如何當好孩子的引路人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要做起來。正所謂“身教勝於言傳”,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個階段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培養孩子誠實、上進、勇敢、寬容豁達、耐磋的品質。

我家有個三歲的寶貝,平時我上班他就抱我大腿,為了不遲到我就會許諾下班陪他去小區遊樂場玩。有時回到家真的很累,可是想到曾子為了自己說過的話都把豬殺了,我累點算什麼,關鍵是要說話算話,在孩子心中樹立形象。

為了給孩子做榜樣,我還是很拼的。2018年畢業六年的我又參加了研究生考試,並順利錄取;在2019年全省納稅服務人才庫選拔中也成功入選。孩子雖然小,但是他知道媽媽幹什麼,想著兩年後研究生畢業時兒子為我驕傲的樣子,值得。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夫妻之間,和睦相處,就算有爭執,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婆媳之間,互相體諒。和朋友相處,熱情大方。為了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早教班和單位組織活動,我都帶著孩子積極參加。平時,也鼓勵孩子主動和別的小朋友玩。現在,他和誰都能玩一起,典型的自來熟。

為了防止孩子沉溺手機,我和老公來了個約法三章。一是回家後把手機放在一個“隔離區”;二是特定時間處理業務;三是手機不進臥室。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對習慣玩手機的我們真的很難堅持。我們就互相監督,重拾愛好,老公練起了毛筆字,我陪孩子玩遊戲或者讀繪本,日子充實有趣。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如何當好引路人


其次是讀起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讀書,讀好書絕對是提高情商的有效途徑。讀書不僅讓我們明理,還會提升氣質。對孩子來說,讀繪本就是良好的開端。我們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學會情緒和行為管理,學習社會百科,以此開拓孩子的視野,儲蓄知識。

書讀的多了,良好的行為模式就構建了。我家寶寶在玩完玩具後會主動收起來,因為在小熊系列繪本中,如果不把玩具收起來玩具會哭;有好吃的餅乾或者糖果,他會給我或者姥姥留點,因為要分享;出去玩滑滑梯,要排隊等待,像Grace一樣;生氣時,要數十個數,不亂髮脾氣;每天都有十萬個為什麼,很有探索精神。

孩子需要讀,父母也要讀。給孩子挑選繪本的同時,買幾本教育類書籍,你會發現孩子的行為模式有規律可循。0到6歲的孩子,需要的是愛,這階段是智力、情感、性格塑造的關鍵期,要給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6到12歲的孩子,開始進入校園,是社會性培養的關鍵期。要多給孩子鼓勵、引導,培養孩子的興趣、信心,增強責任感。12歲到18歲的孩子,需要的是尊重。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把孩子當朋友,平等對話。掌握好育兒知識,培養高情商孩子就事半功倍。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如何當好引路人


最後是動起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注重鍛鍊孩子的大腦,讓孩子靈活起來。協調能力強的孩子更會處理問題,遇事穩重,張弛有度。

這一塊我想用一個詞語概括,那就是“文武結合”。“文”就是開發大腦,通過益智玩具,使用積木、磁力片、樂高等,鍛鍊孩子的空間想象能力,提高動手能力和專注力。年齡稍大一點的兒童,可以選擇下棋、彈琴等較複雜的技能,或者多看看偵探小說,玩玩推理類的遊戲,活絡大腦。

“武”就是身體上的運動。育兒專家李玫瑾就說:帶著孩子鍛鍊身體,強健體魄,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孩子社會性的發展。3歲以下兒童,可以讓孩子多練習爬、跳的動作,多帶孩子玩滑梯,促進觸覺發展。3歲以上兒童,運動項目就多了,可以踢球,騎自行車,游泳等,鍛鍊孩子的平衡能力。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如何當好引路人


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父母要當好引路人。明其心智,強其體魄,他就會像陽光一樣,溫暖明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