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張愛玲《半生緣》,我明白了愛情的三大真相

我想,這世上最傷感的,莫過於以為找到一個可以呵護一生的人,可到後來,傷害最深的恰恰是那個人。


愛情就是這樣,當你遇到對的人,才是一種緣分;若你遇到錯的人,就會演變成遺憾甚而是災難。


讀《半生緣》,這種感覺愈發強烈。


本書作者張愛玲,是民國大才女,是當時“上海灘最紅的女作家”,卓越超群的文學天賦使她留下了很多有影響力的作品。


重讀張愛玲《半生緣》,我明白了愛情的三大真相


她的很多作品都是用她那獨有的纖細、敏感的呢喃訴說著男女之間愛與恨的糾葛,《半生緣》就是其中一部。


年輕時讀《半生緣》,總是感慨美好愛情的易逝,這次重讀《半生緣》,我明白了愛情的三大真相。


重讀張愛玲《半生緣》,我明白了愛情的三大真相


1

愛,就是兩個人一起承擔


顧曼楨在當舞女姐姐的供養下,讀完大學,做起了紡織廠的文員。


為了養活一家七口人,還為了幾個弟妹能讀書,孝順又顧家的她工作之餘又兼職家教。


她和同事沈世鈞相互吸引,隨著交往的深入,他倆相愛了,且很快走入白熱化的階段。


但家庭的責任是她肩膀上無法卸下的擔子,她不想和世鈞老是兩人膩在一起,說不定哪天就結婚了,這樣會連累了世鈞,毀了他的大好前途。


於是她借表兄豫謹來家裡小住的契機,拉著世鈞三人談談笑笑,很歡迎有第三者和他們在一起;


本來天天一同出去吃午餐,也改成了在廠裡吃,兩人少了一起談話的機會;


世鈞南京回來後向她求婚,她卻說再等兩年吧,那樣雙方都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重讀張愛玲《半生緣》,我明白了愛情的三大真相


曼楨天真地以為,憑藉自己的努力,可以獨自一人承擔著家庭的責任。


但真正的生活不是這樣的,我們隨時都有可能遇到疾病和災難,遇到的時候,不能簡單地把身邊的愛人推開。


要知道,越是這種時候,相愛的兩人相互取暖尤其重要,不僅僅你需要他,他其實更需要你。


羅曼·羅蘭說:


“愛是需要彼此犧牲的……片面的犧牲只能造成片面的愛。”


真正愛一個人,會願意和對方一起走過所有的苦難。


不想拖累對方,貌似很愛對方,為對方著想,實際上是對這份愛的不信任。


愛,就是兩個人一起承擔。


重讀張愛玲《半生緣》,我明白了愛情的三大真相


2

因賭氣鬧分手有時會遺憾終身


顧曼楨想著再過兩年,弟弟長大了可以賺錢養家了,自己就可以和世鈞結婚了。


然而,世事難料,人生並沒有朝她預想的那樣發展。


世鈞因為父母知道曼楨姐姐是個舞女之後,極力反對他們在一起,軟弱的世鈞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要曼楨和整個顧家脫離關係。


曼楨心裡並不認為有一個當舞女的姐姐是可恥的事,聽懂世鈞的意思後,不覺鼻子一酸,嗓音也拔高了幾分:


“我覺得我姐姐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地方,她沒有錯,要說她不道德,我不知道嫖客跟妓女是誰更不道德!”


她越說越生氣,更以為世鈞也瞧不起她姐姐,賭氣地把手上的訂婚戒指脫下來,放到他面前。


世鈞也很生氣,隨手把戒指扔到紙簍裡,摔門離開了。


他們之間所有的美好在那一刻都被扼殺了。


重讀張愛玲《半生緣》,我明白了愛情的三大真相


他們不知道,這次因賭氣而沒有告別的離開,再見面已是十多年以後,留下的是無盡的悔恨和遺憾。


世上那麼多人,能夠遇到愛情的人何其幸運,遇到了,我們應該加倍珍惜。


相愛的兩個人在相處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問題來了,不要躲避,更不要意氣用事,要商量著一起解決。


只要兩人坐下來平心靜氣地溝通,就沒有化解不開的結,克服不了的矛盾。


千萬不要逞一時之快,拒絕溝通,更不要賭氣分手。


張愛玲說:


“我以為愛情可以填滿人生的遺憾。然而,製造更多遺憾的,卻偏偏是愛情。”


人生可能就只有一次愛情,賭氣分手了,就再也沒有了。


重讀張愛玲《半生緣》,我明白了愛情的三大真相


3

愛情需要有堅定的信念


沈世鈞是當時的一位青年知識分子,溫文爾雅、彬彬有禮,是很多女孩喜歡的類型。


但要命的,是他骨子裡有一種文人不堅定的因素。


和曼楨交往之初,他雖然對她很有好感,但也是發乎情止乎禮而已,要不是曼楨先表露心跡,他是不會考慮和她進一步發展的;


他聽說曼楨從不帶人回家,家裡肯定有什麼見不得人的秘密,也不主動問及,要不是曼楨一次在飯館主動說起,他就少了更深層次瞭解曼楨的機會;


和曼楨交往久了,覺得她是他今生要的伴侶,就和曼楨提議結婚,但曼楨一席因家累會影響他前途的話就放棄了。


在他倆因賭氣鬧分手後,過幾天冷靜下來,他再次去找曼楨,卻在輾轉中收到曼璐遞給他的和曼楨的訂婚戒指,意指曼楨結婚了。


世鈞一下子釋疑了,原來是自己的痴情錯付了她,人家早已和豫謹醫生結婚了,隨即把戒指扔到了湖裡。


他沒有注意到戒指上的生鏽血跡,更沒想到,此時的曼楨,僅和他一牆之隔,正在面臨地獄般的折磨!


對愛情意志不堅定的他,親手葬送了自己和曼楨的最美愛情。


重讀張愛玲《半生緣》,我明白了愛情的三大真相


假若他相信愛情,收到戒指的那刻,應該去找曼楨當面求證,而不是自己主觀臆斷。


當一個人對愛情不夠堅定的時候,遇到問題就會多思多慮、搖擺不定,你們的關係就會變得很脆弱。


若再有什麼風吹草動,分手就是一分鐘的事。


《霍亂時期的愛情》曾經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弱者永遠無法進入愛情的王國,女人只會對意志堅強的男人俯首稱臣,因為只有這樣的男人才能帶給她們安全感。”


所以愛情來了,要有堅定的信念,信念能使人在奔向目標的征途中不至於偏離軌道。


羅·伯頓說:


“沒有什麼繩索能比愛情擰成的雙股線更經拉,經拽。”


我們要相信愛情,珍重感情,用信念將愛情進行到底,只要兩個人用心,愛情會越來越甜蜜。


重讀張愛玲《半生緣》,我明白了愛情的三大真相


4

結語


年少的我們,總是對愛情充滿憧憬和期待,以為再努力一點點,總能收穫圓滿的人生。


長大後,才發現愛情是世上最昂貴的奢侈品。有多少愛,都不能重來。


總是為對方著想,不想因家累拖累對方,結果愛,莫名其妙的無疾而終;


因為偶爾為之的賭氣,任性地說分手,卻哪想,這一分手就是一輩子;


在追愛的道路上,意志不夠堅定,遇事優柔寡斷,以致錯過了真愛。


愛,是一生的修行。


看完《半生緣》,我們當明白:


愛上一個人要勇敢追逐,相愛時要珍惜緣分,要互相信任和包容,守護愛情要一輩子傾盡全力,不要讓遺憾纏繞終生。


願你遇上最美愛情!


作者簡介:

江離菲菲,左手詩意生活,右手人間煙火,專注寫有溫度的情感文和觀點文。個人微信公眾號:江離菲菲讀書看世界(jianglifeifeidushu)


#閃光時刻 主題徵文 二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