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世界創新引擎,為何一夜間分崩離析,連設備都無法維護?

寫在前面:

這是一個百年企業如何從走向巔峰卻又在最巔峰之時跌落懸崖的案例,為了達到輝煌,它花了100年的時間,但是卻在經濟環境最好的十年中分崩離析,其結果不能不讓人警醒。

崛起的帝國


曾經的世界創新引擎,為何一夜間分崩離析,連設備都無法維護?

1885年,本應平凡的一天,卻因為一個發明,令全世界轟動。

這一天,人們第一次實現了遠程實時的交互通信,並且使平民百姓受益,沒錯,這一天美國人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和托馬斯·A亞歷山大·貝爾·沃森發明了電話

同年,貝爾先生創建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後文簡稱為AT&T公司)。

創業維艱,坎坷磨礪,九死一生?

對於AT&T,這些都不存在的

這是一家“出道即為巔峰”的公司,從AT&T創立的第一天起,他就是行業的龍頭老大,直到今天

曾經的世界創新引擎,為何一夜間分崩離析,連設備都無法維護?

但是,AT&T的擴張速度也並沒有今天的我們所想象的那麼快

它用了15年的時間,才將生意從紐約擴展到了美國東部

用了48年時間,將業務擴展到歐洲

這個速度和今天的互聯網公司的擴展速度比起來,慢如龜速;

曾經的世界創新引擎,為何一夜間分崩離析,連設備都無法維護?

但是,別忘了,當他擴張到芝加哥的時候,是1892年,那一年我們的北京城還是這個樣子:

曾經的世界創新引擎,為何一夜間分崩離析,連設備都無法維護?


幾度繁榮

在AT&T的擴張過程中,一直受到反壟斷法的約束

但是司法部從未真的要過它的命,每一次的反壟斷,其實都是為了幫助他更好地成長

尼采:“凡不能毀滅我的,必使我強大。”


曾經的世界創新引擎,為何一夜間分崩離析,連設備都無法維護?

19世紀初,AT&T通過領先的技術和成功的商業併購,幹掉了所有的競爭對手,並完成對美國電信業的壟斷;

麻煩接踵而至,美國司法部盯上了它,

司法部根據金斯堡(Kingsburg)協議,成功的限制住了他的擴張,

1925年,AT&T將電信業務分離,專注美國市場。

正式因為這次的限制,它成功的在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中存活了下來

曾經的世界創新引擎,為何一夜間分崩離析,連設備都無法維護?

大蕭條過後,AT&T恢復的極快,其迅速的擴張,使美國電話普及率達到了驚人的50%;

貝爾實驗室的也是成果斐然,實驗室的天才科學家香農提出了信息論,為現代通信打下基礎。

曾經的世界創新引擎,為何一夜間分崩離析,連設備都無法維護?

1950年,AT&T再次變成了政府不得不管的“巨無霸”,

1956年,AT&T再次與司法部達成協議,開始限制自己的行為;

這次的限制,依舊未能然AT&T傷筋動骨,反而倒閉了它的技術進步,進一步鞏固了技術的絕對領先地位

1948年,AT&T實現商用微波通信;

1962年,發射第一顆商用通信衛星;

對手依舊存在,但是無一人能撼動其地位。

曾經的世界創新引擎,為何一夜間分崩離析,連設備都無法維護?

1964年世界博覽會上展出的可視電話

AT&T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壟斷美國並控制著加拿大的電話業務,

直到1980年,司法部再次對其出手,

在聯邦反壟斷法的要求下,AT&T將市話業務拆分成七家“小貝爾”,AT&T依舊從事長途電話業務和通信設備的製造;

歷史依舊在重演,10年之後,AT&T再一次如日中天,在傳統的電話業務和新興的移動通信方面,都處於世界的領先地位

也是在這一時期,AT&T達到了巔峰。

此時,AT&T可謂是風光無限。

帝國的沒落

在AT&T達到頂峰之時,也正是美國經濟全面復甦的時候,從下圖可以看出來,1995年股市開始暴漲,直到2000年

曾經的世界創新引擎,為何一夜間分崩離析,連設備都無法維護?

AT&T 的高管和華爾街的投資家們意識到:如果在在這時將設備製造部門和電信服務部門分開,前者的股票將會飛漲。

於是AT&T設備製造部門的高管們提出分家的建議,

並給出理由:由於AT&T 和另外兩家長途電話公司 MCI 和 Sprint 是競爭關係,後者拒絕購買 AT&T 的 電話設備,如果成立一家獨立的設備公司,就可以做 MCI 和 Sprint 的生意了。

顯然,很多人都意識到:這種一次性的銷售對AT&T的長期增長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儘管AT&T的高管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他們手中的股票遠不如華爾街的投資家們控制的多;

對於高管來說,公司的長期利益和他們沒有太大的關係,如果能夠在任期內狠狠地賺一筆,何樂而不為呢?

對於華爾街的投資家,他們更關心手中的股票何時能翻番。

於是一場殺雞取卵的分家行動開始了,AT&T分成了三部分:從事電信業務的AT&T、從事設備製造業務的朗訊和從事計算機業務的NCR。

曾經的世界創新引擎,為何一夜間分崩離析,連設備都無法維護?

先說朗訊,1996年獨立出來的朗訊公司由投資銀行摩根斯坦利領銜上市,成功籌集到30億美元,成為當時歷史上最大的上市行動。

獨立出來的朗訊順利地獲得了MCI 和 Sprint 的訂單,股價隨之暴漲,四年間增長13倍,市值達到2440億美元。

上市之後,自由不再,朗訊需要不斷地為滿足華爾街的預期而奮鬥

甚至下出臭棋:開始借錢給各個公司購買設備

這導致其財報總是有這一大筆“應收款項”,災難隨之到來;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這些借錢買設備的公司紛紛倒閉,朗訊出現鉅額虧損,並於2001年關閉了貝爾實驗室的大部分研究部門,僅象徵性地留下了一兩個實驗室。

曾經的世界創新引擎,為何一夜間分崩離析,連設備都無法維護?

相比於朗訊的,AT&T的狀態要稍微好一點,

雖然,互聯網的崛起和無線通信的普及對 AT&T 的核心業務開始形成威脅。但是,AT&T 在這兩方面以及快速發展的寬帶電視業務上都很強,有著相當大的可能性成為這些新領域的龍頭老大;

但是,短視毀了了朗訊,同樣毀得了AT&T。

為了利益,AT&T 決定一拆四,分成長途電話,移動電話,企業服務和寬帶四個公司

其中移動部門在華爾街最好的投資公司高盛的幫助下掛牌上市,籌集到100億美元,高管和投資家們賺了個盆滿缽滿

但是,AT&T 在一次性得到一筆橫財後,也失去了立足於電信業的競爭能力,因為它所剩的只有一個收入不斷下滑的傳統長途電話業務。

2001年發生的911恐怖襲擊中,AT&T在紐約的很多設備被毀,而窘迫的它竟然拿不出修復設備的錢。

曾經的世界創新引擎,為何一夜間分崩離析,連設備都無法維護?

破敗的實驗室大樓 已被出售

小結:

回顧這個百年電信霸主的歷史,它曾經控制幾乎整個電信業,旗下的貝爾實驗室更是創新的代名詞,政府多次打壓都未能動其根本,卻在自己最巔峰的時候,為了短期利益,親手葬送了自己。

關於啟示,其實上文已經提到,如果大家有什麼見解,歡迎在評論區進行討論

請選出你認為對AT&T最貼切的選項 多選

0

0%

偉大

0

0%

牛逼

0

0%

奇葩

0

0%

NO ZUO NO DIE

0

0%

時運不濟,英雄末路

0

0%

豬油蒙了心


我是尾巴

我是吳同學,堅持每天四點半進行閱讀,專注認知邊界的拓展,每週閱讀一本書,每天分享一篇文章、一張思維導圖,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一起成長。

以上內容為《浪潮之巔》閱讀筆記,如果您對此感興趣,可以關注私信吳同學:浪潮之巔,我將源文件及思維導圖筆記給您發過來。

曾經的世界創新引擎,為何一夜間分崩離析,連設備都無法維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