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助長行賄的苗頭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對受賄行賄一起查作出部署,明確要求“對鉅額行賄、多次行賄的嚴肅處置”。

在陝西,高乃則的知名度很大。伴隨著前些年陝北煤炭行業發展興盛的天時地利,他由一個賣豆腐的小商戶一躍成為陝北“首富”,並因經常做慈善被媒體和大眾關注。然而,不論過往多麼輝煌,一旦違法犯罪,難逃應有的懲處。行賄與受賄是一根藤上的兩個“毒瓜”,“圍獵”行為性質惡劣,影響極壞。高乃則被立案調查,為那些企圖“圍獵”幹部的人敲響警鐘。為公權運行營造清、淨的環境,剷除滋生腐敗的土壤。

《中國廉政教育內參》編輯委員會主任邱玉民表示,行賄是滋生腐敗的重要誘因,性質惡劣、危害嚴重。有許多案例表明,一個巴掌拍不響,行賄與受賄往往交織在一起,無論是查處行賄人還是受賄人,都會“拔出蘿蔔帶出泥”。有果必有因,之所以“受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手中有權、有人來求;之所以“行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貪圖私利、有事要辦,為達其目的,汙染營商環境、破壞政治生態,擾亂規則正常運行,影響社會公平正義,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

《中國廉政教育內參》成員要做到維護良好的政治生態、公平的輿論導向,做到廉潔自律、廉潔維護人民利益,共同築牢拒腐防變的家庭廉潔防線,讓社會形成“行賄受賄一樣可恥”的普遍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