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晉鄉村溯源】大陸村:以大陸澤名村

大陸村鎮位於寧晉縣城東北9公里處,明初處大陸澤北岸,建村後以澤名村。新中國成立後,該村南仍留存鐫“陸澤”碑文一座。2012年版《寧晉縣誌》:“大陸村,古名“陸澤”,村南曾有碑,刻“陸澤”二字。明“靖難之役”後,移民建村。”


大陸村,《邢臺地名志》:“位於古大陸澤東北, 從地理位置看,原來是古泊的一部分, 後來泊區縮小, 這裡成了遊離大澤的一片沼澤水面, 仍稱大陸澤。明代以後, 水位繼續下降, 水域越來越小以至乾涸成陸, 沼澤成了耕地。遷來居民以後,以大陸命名村落。”
大陸,古代指高而平的土山,即阜。《詩經?小雅?天保》“如山如阜。”《毛傳》:“高平曰陸,大陸曰阜。”元朝蘇天爵《滋溪文稿》:“趙屬邑七,寧晉最下,衣冠卿士接武明時表率風厲其人者多矣。張氏累世不顯,至侯始大,閨門之中,亦貞順有禮。表而銘之,豈第為一鄉勸哉。銘曰:太行之東,大陸既作。列為郡邑,民物旁礴。”《李攀龍研究資料彙編》:“李於鱗登真定大悲閣詩:"坐來大陸當窗盡,不斷滹沱入檻流。"吳旦生曰:"大陸在真定府寧晉縣,即《禹貢》 '陸澤之地' ,大河所經。“夏潦之時,漳水,滹沱,南北交注。其澤東西徑三十里,直接隆平,任縣,俱百餘里。……”欽定四庫全書,(清)齊召南撰《水道提綱》卷三:
北泊即古大陸澤,亦曰鉅鹿,亦曰廣阿。西受槐河於寧晉南,西南受滏陽東泊水於隆平東北,南受漳水支津於新河西南,而北受滹沱於東鹿南至冀州北。東北流經衡水武強北,又東北至獻縣南,分為二派,以會於直沽東入海,實北方大澤也。(澤自西南而東北,長百餘裡,南北三十餘裡或二十餘裡,俗稱寧晉北泊。其上游曰“葫蘆河”即漳水也。大陸村在寧晉東北,古洨水舊道南入泊。)

大陸澤,《山海經》稱 “皋澤”。《山海經·北山經》卷三:
又北三百里,曰維龍之山,其上有碧玉,其陽有金,其陰有鐵。肥水出焉,而東流注於皋澤,其中多礨石。敞鐵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大澤。
《山海經·東山經》卷四
當康,師水出焉,而北流注於皋澤,其中多魚羞魚,多文貝。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曰當康,其鳴自詨,見則天下大穰。
《石家莊地區水利志》:“肥水在寧晉附近匯入皋澤,於大陸村東出皋澤入黃河。”河北省地理研究所《關於河北平原黑龍港地區古河道圖》表明,在衡水、冀州、南宮、新河、鉅鹿、任縣、隆堯、寧晉、辛集一帶確有一個很大的古湖泊遺蹟,古湖長約67公里,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大陸澤。大陸澤曾是我國曆史上北方最大的內陸湖泊,當時境內匯入黃河干流的支流肥水在今寧晉附近匯入皋澤,於大陸村東出皋澤入黃河。
《史記》:“大禹導河,北過洚水,至於大陸。”河即黃河,大陸即大陸澤。在宋代以前,大陸澤和寧晉泊還是一個泊澱,稱大陸澤,到明代中期,澤內中段脫水,分成“南泊”和“北泊”。“南泊”仍叫大陸澤,“北泊”叫“寧晉泊”,此時,大陸澤畔人群逐漸聚集,形成村落,名曰大陸村。鎮區內趙平邱建有廣寧堡城,被定為補子城。

【寧晉鄉村溯源】大陸村:以大陸澤名村

張智慧《河北地名文化研究》(《河北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2期):“大陸村,位於古大陸澤東北,從地理位置看,很可能原來是古泊的一部分,後來泊區縮小,這裡成了遊離大澤的一片沼澤水面,仍稱大陸澤。明代以後,水位繼續下降,水域越來越小以至乾涸成陸, 沼澤成了耕地。遷來居民以後,以大陸命名村落。” 勒石於清康熙二十六年的《重修會善橋記》:“大陸村系滹沱下路,水浩瀰漫,步履維艱”。
大陸村是明初建村,而不是始於明萬曆年間。《寧晉縣地名志》203頁:“大陸村,明萬曆年間建村時,該地南面是一片水澤,叫大陸澤,故此村名叫大陸村。”1999年版《寧晉縣誌》亦沿用此說,說是明萬曆年間建村。2012年版《寧晉縣誌》對此不當之處進行了修正:“大陸村,古名“陸澤”,村南曾有碑,刻“陸澤”二字。明“靖難之役”後,移民建村。”
《畿輔安瀾志》記載:“滹沱泛漲,自劉路、孟村以至大陸、白木、百尺溝俱洪波泛漁之處,直接北泊,南歷藁城,寧晉、醬州入滏陽達衛河以入海,束鹿、深州、武強諸處改道不一,壑決不常,遷徙靡定”。
大陸村萬曆年間曾叫大劉村。據大一村關帝廟萬曆十八年碑文記載,大陸村原名為“大劉村”,因村建在大陸澤邊,故改名大陸村沿用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皇明經世文編》卷之八十八:“在真定府寧晉縣、則有鋪頭村皇莊、大劉村皇莊。”大劉村就是現在的大陸村。


《大清一統志》卷三十二:“大陸村,在寜晉縣東北。又東陳村,在縣南三十五里,皆有集。”以古大陸澤命名的大陸村,歷史上“城東巨鎮,貿易盛行”。現今該鎮農機市場幅射全國,仍不失巨鎮之美名。
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滹沱河分二支:一支由藁城往東南,經晉州總十莊、寧晉大陸村、於冀州馬頭李附近入滏陽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