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舰悲歌,生不逢时,苏联大舰队之一:基辅级驱逐舰

建造规模庞大的舰队是苏联高层在当时一直努力打造的愿望。毕竟,苏联红海军实力依然相对匮乏,在意大利帮助下打造出“塔什干”级驱逐舰。可是,这款军舰出自意大利为苏联红海军建造,全部图纸和设计都在意大利工程师笔下操刀完成,“塔什干”级驱逐舰在交付苏联红海军之后,由于苏意两国关系,导致这款驱逐舰最终停留在建造一艘规模。可是,苏联在购买驱逐舰受挫,导致红海军大舰队之路受到阻碍。

苏联大舰队起源

大舰队最初设计源自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依靠着英国装备精良和战斗力强悍组建天下无敌的舰队,其目的俄制迅速崛起的德国海军,捍卫英国海军海上权益,确保英国海军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超过德国海军。英国大舰队顶峰时期包括包括35-40艘最先进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可谓说,大舰队对维护英国海上霸主至关重要。受到英国无敌舰队启发,苏联高层对于建造“大舰队”渴望真是达到痴迷的地步。

驱逐舰悲歌,生不逢时,苏联大舰队之一:基辅级驱逐舰

苏联大舰队的基洛夫型巡洋舰

1937年,苏联制定新军舰建造计划,其庞大的舰队规模也是相当疯狂。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未爆发的情况下,按照苏联建造军舰规划,大型水面舰艇包括15艘战列舰,15艘重型巡洋舰和28艘轻巡洋舰,2艘航空母舰和144艘驱逐舰。苏联海军大规模重点建造各种战舰,其战斗力和性能不亚于同类型外国舰队战舰,这就是苏联大舰队的“十年海军造船计划”。

新型驱逐舰研制背景

驱逐舰悲歌,生不逢时,苏联大舰队之一:基辅级驱逐舰

意大利血统的“塔什干”级驱逐舰

“塔什干”级驱逐舰受挫之后,苏联希望建造出性能更加出色驱逐领舰,毕竟之前建造“列宁格勒”级和“明斯克”级驱逐舰在苏联红海军整体印象不佳,故障频发和性能落后,为弥补苏联红海军整体实力弱小和适应当时的国际形势,苏联高层迫切建造新型驱逐舰。

驱逐舰悲歌,生不逢时,苏联大舰队之一:基辅级驱逐舰

项目48(基辅型)驱逐舰

鉴于苏联海军装备的驱逐舰性能不佳,苏联高层对新型驱逐舰要求相当高,而且不只是完善之前“明斯克”级驱逐舰,而是强化苏联红海军舰艇的作战实力。新型驱逐舰要求:部署着三门130毫米双联火炮,加装76毫米39K双联防空炮;将航程增加到4000海里,同时增加舰体强度,保障在在恶劣环境中具备作战实力。苏联高层为缩短军舰建造周期,决定在“塔什干”级驱逐舰基础上全面优化驱逐舰性能-这就是基辅级驱逐舰。由此看来,苏联海军在建造新型驱逐舰时,一直在围绕着意大利驱逐舰思路,而不是重新设计和建造出新型驱逐舰,这也可能是苏联迫于当时的形式,也可能是苏联在当时建造军舰实力弱于西方列强的原因,无奈选择的折中思路。

基辅级驱逐舰特点

驱逐舰悲歌,生不逢时,苏联大舰队之一:基辅级驱逐舰

基辅级驱逐舰结构图

基辅级驱逐舰目标加强口径火炮,提高对空中打击手段,同时增强驱逐舰稳定性和适航性,强调标准排水量,巡航距离远和火炮武器的多样性等优点。只是,这款驱逐舰被苏联寄予厚望,而且斯大林亲自过问,基辅级驱逐舰最终经历多次修改,其吨位由之前标准排水量1950吨增加到2230吨,在减少弹药量取消45毫米高炮,最终在取舍之间部署五联装鱼雷发射管,强调对舰攻击能力,自辅助装备尽可能借鉴“明斯克”级经验和设计,装备着“米纳-2”伙牌指挥仪,一套“联合”高炮射击指挥,总体输出功率达到81000马力,最大射击速度达到42.5节。最终版本的基辅级驱逐舰续航能力达到4100海里,达到整体要求。

驱逐舰悲歌,生不逢时,苏联大舰队之一:基辅级驱逐舰

双管130毫米炮架B-2LM


驱逐舰悲歌,生不逢时,苏联大舰队之一:基辅级驱逐舰

双筒130毫米枪架B-2LM结构图

基辅级驱逐舰舰艇虽然很大程度借鉴“塔什干”级驱逐舰。但是,苏联依然做出相当大改进,新设计对1至90号肋位整体结构均进行再次加固。基辅级驱逐舰艏铆接结构由合金锰钢制成,船尾的横梁轮廓和两个倾斜的烟囱,船体动力采用混合系统:在中间部分-纵向,在船首和船尾-横向。船体分为13个水密舱壁,共14个隔室,沿船体整个长度形成双层底。舰首采用三层上部结构,第三层为主要指挥所。

驱逐舰悲歌,生不逢时,苏联大舰队之一:基辅级驱逐舰

基辅级驱逐舰关键部位结构图

动力系统:动力设计采取安置轮机组和锅炉布局,该轮机组蒸汽由三个立式水管锅炉产生,正常情况下可携带燃料600吨,驱动三叶螺旋桨的三个螺旋桨轴,保证其速度达到42.5节。


驱逐舰悲歌,生不逢时,苏联大舰队之一:基辅级驱逐舰

基辅级驱逐舰全览

苏联原定计划建造10艘基辅级驱逐舰,代号为48型工程,在“马蒂”船厂和其他船厂进行建造工作。可是在1940年,苏联下令停止其他8艘基辅级驱逐舰建造工作,这也意味着8艘基辅级驱逐舰全部被取消。其实,苏联早期在建造水面舰艇过程相当混乱,而且基辅级驱逐舰的方案也是一再修改,再加上斯大林的直接介入都导致设计工作举步维艰,而且善变的领导层也让这款战舰在建造之初就处境堪忧。因此,苏联早期建造驱逐舰过程,除设计实力和基础薄弱外,完全迎合高层的意志也是败笔之一,这也为基辅级驱逐舰失败埋下伏笔。

基辅级驱逐舰悲惨命运

同时期,苏联正在设计35型工程和47型工程驱逐领舰,其续航实力达到6000海里远超过基辅级驱逐舰,这就造成苏联高层舍近求远,好高骛远的追求正在空中楼阁驱逐舰。毕竟,苏联高层盲目喜欢大舰艇的胃口导致基辅级驱逐舰最终下马。但是,悲惨的基辅级驱逐舰下马之后,由于苏德战争的爆发,其前面驱逐舰方案也胎死腹中,导致苏联红海军丢失48型工程,也无法实现大舰队的远景。

驱逐舰悲歌,生不逢时,苏联大舰队之一:基辅级驱逐舰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正在建造基辅级驱逐舰

基辅级驱逐舰建造工作由1939年-1941年,主要建造两艘分别为“基辅”号和埃里温”,而随着苏德战争全面爆发,再加上苏联在德军和仆从国精心准备和闪电战下, 迅速推进的德军前沿阵地导致基辅级驱逐舰两艘舰艇建造宣告暂时的终结,最终这两艘战舰一直处在颠沛流离的命运中,最终在1942年再次聚首在黑海。可谓说,基辅级驱逐舰时运不济,生不逢时,最终这款驱逐舰被当做苏联海军发展史上最惨的驱逐舰深深的被遗忘。

基辅级驱逐舰最后命运

驱逐舰悲歌,生不逢时,苏联大舰队之一:基辅级驱逐舰

战舰世界中基辅级驱逐舰全貌

随着,苏德战争逐渐朝着苏联有利的趋势发展,“基辅”号和埃里温”重建工作也被重启,只是对这两款驱逐舰再次修改,数不尽的修改也是导致这款战舰拖沓,只是苏联最终渴望的驱逐舰依然只是未完工的驱逐舰。“基辅”号和埃里温”分别作为反舰导弹的实验舰被击沉,而“基辅”号则永远停留在海底中。但是,苏联用基辅级驱逐舰测试P-35反舰导弹性能,在测试过程中,P-35导弹击中驱逐舰左侧,并且击穿甲板约50m和刺穿驱逐舰的底部,结果使其在三分钟内沉没。

总体评价:

驱逐舰悲歌,生不逢时,苏联大舰队之一:基辅级驱逐舰

停留在纸上的完整基辅级驱逐舰

基辅级驱逐舰是在苏联海军大舰队的影响下,打造的新型驱逐舰。作为深深打着苏联烙印的驱逐舰,在斯大林亲自重视下,导致这款战舰太被重视,反而成为其悲歌的组成部分,在高层目标下,也为迎合高层的胃口,一直在调整方案。反复的修改和设计最终酿下悲惨命运,正如斯大林的大舰队停留在纸上一样,这艘驱逐舰从建造到结束都没有打造完成,完整的基辅级驱逐舰也只停留在纸面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