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之下青岛楼市浅谈9:青岛的高速及快速路(四)

前言: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通勤时间越来越长,以前唯恐避之不及的高速路网,成为以车代步的市民心头好。高速路网的完善不仅可以增强城市之间的沟通,也成为城市快速交通路网的干流,国内许多城市的发展也借助高速路网快速展开。如济南市的“二环十射”快速路网就会极大提高济南与周边城市的交通效率。

“房住不炒”之下青岛楼市浅谈9:青岛的高速及快速路(四)

济南市“两环十射”快速路网示意图

因青岛不像北京、济南、郑州这样的环状发展城市,环城高速是城市高速路网的核心骨架,青岛东南方向临海,高速路网主要向北、西方向辐射状排布,对城市交通疏导能力有限。仅有环湾高速、跨海大桥、第一海底隧道链接东岸、北岸、西岸城区,是三个城区最便捷的通道。2020年即将开工的第二海底隧道工期约6-7年,将成为胶州湾东西两岸的有一条便捷快速通道,极大的拉近东西两岸的时间空间距离。

“房住不炒”之下青岛楼市浅谈9:青岛的高速及快速路(四)

青岛市环“中心湾区”快速路网图

东岸城区因城市发展成熟,拥有高架快速路,但仅有四条高架路远远不能满足高密度城区的通勤需求。西岸城区的环湾、跨海大桥、疏港高速处于城区外围,目前无快速路与高速链接,城区仅有滨海大道为快速路,南侧临海,对区域疏导能力不足。北岸城区背靠山东腹地,高速路网发达,远期有利于快速路网的搭建。青岛市尤其是东岸城区的拥堵,除城市资源过度集中之外,与快速路网的欠缺有较大关系。主要依靠自驾出行的朋友,要多考虑快速路网周边的楼盘,这可以极大的节省你每天的通勤时间。

“房住不炒”之下青岛楼市浅谈9:青岛的高速及快速路(四)

环“中心湾区”主要快速路网一览表

城市交通配套总结

在本篇开始笔者给大家介绍了影响楼市发展的三个效应:“马太效应”、“虹吸效应”、“挤出效应”,这三个效应最显著的通道就是城市交通配套。交通配套的完善,通勤效率的提高都会正向加速产业、人口、资金向核心城区集中,推高房价。

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其中提到了至2020年疏解非首都功能,缓解“大城市病”,疏导的主要方式就是严格控制人口、严格控制城市供地,把“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之外的功能疏导到其他区域,比如雄安新区。应该说这是北京在“马太效应”、“虹吸效应”之后主动运用“挤出效应”来满足城市最新发展。

“房住不炒”之下青岛楼市浅谈9:青岛的高速及快速路(四)

许多城市面临着大城市病的威胁,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一个城市核心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大城市病,城市不能负担过度的集中。为了改善城市病,首先就是改善、升级交通网络比如打通断头路、修建更多的高架、地铁、快速路,修建更多停车位。再有就是延伸交通网络,把更多的路网向外延伸,通过高铁、高速、地铁、高架、快速路组成的快速交通体系把产业、办公、人口引导到城市的发展地带,达到疏导的目的,这就迎合了“挤出效应”。因核心城区高房价、高生活成本而挤出的人群沿交通网络分布到城市的新区,也带动新区的发展。

“房住不炒”之下青岛楼市浅谈9:青岛的高速及快速路(四)

青岛楼市各发展板块示意图

目前因“挤出效应”而兴起的楼市板块,有红岛高新区板块、城阳板块、东李板块、娄山板块,这些板块是东岸老城区挤出人群的主要流向。而更远的胶南板块、即墨蓝谷板块、胶州板块除满足本区域自住、投资外,越来越多的城区投资也随着交通配套的完善被挤压到了这里。

所以,一个城市的自然发展就像树木成长一样是有年轮的,一环一环的向外蔓延。但这个自然发展是无序而缓慢的,城市规划者为了有目标的加速发展,就会在各个外围板块开展更多城市配套规划,加速各个板块的成熟。在新区规划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路网的建设,我们普通购房者,也可以通过板块路网的等级以及完善程度,来判断区域价值的高低及发展的成熟度,为购房、投资提供更直接的参考。

本文为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您喜欢,请点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