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2020年營收淨利雙增長,行長方合英預計2025年總資產將達10萬億

記者 | 曾仰琳

編輯 |

中信銀行交出一張營收利潤雙增長的2020年度成績單。

3月25日晚間,中信銀行發佈的2020年財報顯示,該行全年實現營收1947.31億元,同比增長3.81%;撥備前利潤1408.46億元,同比增長5.27%;實現歸屬於股東淨利潤489.80億元,同比增長2.01%。

據財報披露,中信銀行董事會建議分派2020年度股息124.29億元,每10股現金分紅2.54元,較上年增長6.28%,連續三年提升。

業績發佈翌日,中信銀行A股和港股股價均上漲,具體來看,3月26日A股收盤價報5.39元/股,上漲1.89%,H股收盤價報3.9港元/股,上漲1.83%。

從資產規模上來看,截至2020年末,該行總資產達7.51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27%;存款規模達4.53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12%;貸款及墊款總額4.47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89%。

從資產質量上來看,截至2020年末,中信銀行不良貸款餘額734.5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73.35億元,增長11.09%;不良貸款率1.64%,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為近五年來最低;逾期6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為80.46%,較上年末下降3.90個百分點。

“總體看,今年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會雙降,今年起風險成本會逐年大幅下降。”中信銀行副行長兼風險總監胡罡在年報業績會上表示,該行的資產質量風險已經見底,以後會逐年好轉,這一信心主要來自於2020年資產質量數據已經呈現好轉態勢,不良率是近五年最低,資產質量的結構在優化,資產質量的管控能力也在提升等。

從不良貸款分佈的具體行業來看,據財報披露,截至2020年末,中信銀行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批發零售業和製造業兩個行業,不良貸款餘額佔比合計達到42.42%,但資產質量繼續呈現好轉趨勢,兩個行業不良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分別減少6.27億元和46.25億元,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分別下降0.92個百分點和2.71個百分點。

同時,中信銀行加大撥備計提力度,全年計提撥備829.9億元,同比增長7.4%;撥備覆蓋率171.68%,較上年末下降3.57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2.82%,較上年末下降0.08個百分點。

中信銀行行長方合英表示,從中長期來看,該行目標為2023年總資產達9.23萬億元,營淨收入達2400億元,2025年總資產達10萬億,營淨收入達2800億元。

界面新聞梳理中信銀行業績報告發現,2020年中信銀行在業務轉型上有兩個關鍵詞——輕資本轉型和數字化轉型,這也是該行未來將重點發力的方向。

輕資本轉型:零售、金融市場業務營收均增長

何謂輕資本轉型?中信銀行“新三年發展規劃”中指出,要大力推動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私人銀行、交易銀行、投資銀行、金融市場等輕型業務發展,持續創新資本節約手段,轉變高資本消耗的增長方式。

2020年,中信銀行全年實現非利息淨收入442.16億元,比上年增加35.57億元,增長8.75%。該行主要的輕資本業務收入均實現了增長,具體來看,諮詢顧問收入30.2億元,同比增長2.9%;託管收入33.2億元,同比增長14.5%;理財及代理收入96.6億元,同比增長16.6%;投資收益132.5億元,同比增長9.3%。

近年來,中信銀行推動業務結構由“一體兩翼”向“三駕齊驅”轉變,將零售和金融市場板塊作為輕型發展的重要發力點。

據財報披露,中信銀行對公、零售、金融市場“三大板塊”營業淨收入佔比已從三年前的55.6%、34.7%、7.1%調整為45.9%、40.9%、11.7%,業務架構更加均衡,可持續發展能力有效增強。

中信銀行2020年營收淨利雙增長,行長方合英預計2025年總資產將達10萬億

2020年,該行對公、零售、金融市場“三大板塊”營業收入分別為894.62億元、796.05億元、227.10億元,對公業務營收同比下降4.6%,零售和金融市場業務的營收分別同比增長11.7%、16.6%。

早在幾年前,中信銀行就提出零售銀行轉型戰略。2015年至2017年,素以傳統對公業務見長的中信銀行啟動了零售戰略二次轉型,全力佈局“大零售”,提出打造創新型零售銀行。

轉型至今,中信銀行零售銀行業務發展如何?

據財報披露,2020年,該行零售銀行業務實現營業淨收入774.34億元,較上年增長12.52%,佔其營業淨收入的41.79%;零售銀行非利息淨收入211.48億元,較上年增長10.79%,佔其非利息淨收入的51.49%,較上年上升1.54個百分點。

從業務規模來看,截至報告期末,該行個人資產管理規模2.3萬億元,同比增長8.9%;零售貸款餘額1.89萬億元,同比增長9.3%;個人客戶管理資產日均餘額22393.42億元,較上年增長13.34%。

從客戶規模來看,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個人客戶總數1.11億戶,較上年末增長8.49%;零售中高端客戶數96.95萬戶,較上年末增長8.94%,其中私人銀行客戶數5.11萬戶,較上年末增長22.06%;信用卡髮卡量突破9200萬張。

方合英在業績會上介紹,2021年信貸投放計劃將堅持“零售為主,信貸為輔”的原則,預計零售信貸業務投放額度約為2400億元,公司信貸業務投放額度約為1200億元。

其中,公司貸款投放會堅持區域對焦、行業集中的特點。區域會向國家有導向、經濟有活力的地區集中,如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帶等,行業會集中在基建和綠色信貸,其中綠色信貸會有800億增量,2021年會集中在交通、水利、能源等領域,提高綠色信貸的佔比,同時尋找新產業、新技術發展的機遇。

另外,方合英表示,會同時關注資本市場的機會,擇優開展一些投貸聯動和小額股權投資業務。

數字化轉型:科技投入增長24%

怎麼進行數字化轉型?中信銀行新三年發展規劃指出,要加快打造客戶首選數字化零售生態銀行、產業生態解決方案智慧服務銀行、大數據投資交易領先銀行;加快建設智慧風控中臺、高效數據中臺、領先技術服務中臺,以及敏捷組織、數字人才、數字文化、資源配置“四大後臺”。

2020年,中信銀行科技投入69.26億元,較上年增長24.43%,科技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達3.56%。科技人員(不含子公司)達4190人,同比增長31.68%,科技人員佔比達7.60%,科技人員數量兩年翻兩番。

方合英指出,未來,中信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將持續加大投入,預計未來3-5年,科技人員數量增長到6000-7000人。

數字化金融佈局也為中信銀行的經營效率上帶來提升。

據財報披露,中信銀行加大數字化營銷,利用鏈式獲客和產品獲客模型拓展新客戶1.28萬戶,帶動存款增長539億元;開發零售經營系統,帶動資產規模提升近2000億元,理財AI智能推薦實現線上銷售規模超過2300億元。加大數字化服務,利用流程線上化、審批移動化、客戶識別智能化等方式,將對公客戶開戶時間縮短了約30%。加快生態場景佈局,與銀聯、滴滴、京東等數百家公司共建場景5500餘個,服務用戶520萬人,累計資金交易3.9億筆。

2020年,中信銀行還制定了《數字化轉型整體規劃綱要》,加快構建公司業務數字化支撐體系,試點開展行業生態數字化解決方案建設;加快推進零售業務數字化轉型,做大開放銀行的場景建設與生態化獲客;加快探索金融市場業務數字化經營新模式,加快推動獨立架構的同業CRM系統建設。

從具體項目來看,中信銀行投產“凌雲工程”,率先在國內大中型銀行實現核心業務系統自主可控;區塊鏈福費廷交易平臺正式簽約、移交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成為首個國家級行業平臺。此外,中信銀行區塊鏈聯盟平臺吸引超過40家同業加入,初步構成區塊鏈應用雄安模式;“AI+數據”模型落地300多項,智能機器人應用場景突破400個。信用卡在業內率先啟動5G全IP項目,智能外呼系統效率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