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奥菲莉娅,“忧郁”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还称得上完整吗?

再现或者说摹仿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建立在古希腊哲学对主体与客体世界区分的思想框架之下的。这里隐含着理性的思想秩序,譬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就是如此阐述悲剧的: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作的各部分使用;摹仿的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 在这段话中,亚里士多德强调了剧作中摹仿和再现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悲剧本身就是摹仿。而摹仿则必然预设着摹仿主体与被摹仿的行动二者的区分,其媒介性工具即语言。

没有了奥菲莉娅,“忧郁”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还称得上完整吗?

亚里士多德

而在《哈姆雷特》之中,女性人物奥菲莉娅似乎是个不起眼的角色,虽然美丽动人却又娇嫩柔弱,在亲情与爱情的掣肘中被拉扯,意念摇摆不定的她到底在这一著名悲剧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如果没有奥菲莉亚,哈姆雷特的故事还能算是完整吗?

在第一段中已经提到,亚里士多德强调了剧作中摹仿和再现的重要性。而奥菲莉亚的存在恰恰是不存在,亦即缺席,再现的对象为空,这标志着摹仿与再现的根本逻辑的阻断。奥菲莉娅之所以能在不同时代的舞台之上被“再现”,正暗示着奥菲莉娅这一角色及其行动的不可再现性。

奥菲莉娅再现的不可能性

在某种意义上,奥菲莉娅恰恰是不可被再现的,因为在剧场舞台的空间之中,奥菲莉娅本身就形成了空间中的虚空,其台词越来越少,越来越无足轻重。没有奥菲莉娅,哈姆雷特的故事也一样可以得到完整地表述。对剧中男性群像为代表的理性、形而上学的化身来说,奥菲莉娅不过是故事的润滑剂,而非不可或缺的人物,亦未在关键的情节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她是一个虚无的故事,一个虚空的角色,连再现与摹仿的对象都已经被抽离了,严格来讲,这里已不再有再现,亦未能传达任何信息,“因为在此种情境之下,无物可被理性地再现或者被传达”。

没有了奥菲莉娅,“忧郁”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还称得上完整吗?

她在《哈姆雷特》一剧中的台词呈现为事实上的空无,而被不同时代的演员们加以赋形,因而呈现出了不同时代的奥菲莉娅的再现史。自奥菲莉娅一出场,其兄长对她的言辞就以告诫与命令为主:“莫要贪睡,让我听见你的消息”(Do not sleep, but let me hear from you.)、“切莫再想”(Think it no more),而奥菲莉娅对兄长的劝诫也并未觉得有何不妥,顺从地接受了所有的意见。在父亲波洛涅斯的严辞责问之下,奥菲莉娅已是六神无主:“我不知道我当思考何物”(I do not know what I should think)、“我当遵行(您的教诲)”(I shall obey)。在哈姆雷特闯入其房间后,奥菲莉娅对其父亲所展现的姿态依然是“我不知道,但我真的恐惧”(I do not know, but truly I do fear it)、“如您所命令的,我已拒绝其来信,不许其来见我”(As you did command)。在父亲波洛涅斯和兄长雷欧提斯面前,奥菲莉娅没有任何自己的主见,仿佛一具美丽的假体,毫无思想,任凭家中的男性作主。就在哈姆雷特以淫邪之语询问可否躺于奥菲莉娅双腿之间时,奥菲莉娅仅以“不”(No)、“好”(Ay)、“我什么都没想”(I think nothing)、“那是什么,殿下”(what is),而哈姆雷特则回答道:“什么也不是。” (Nothing)哈姆雷特的“nothing”并不只是对奥菲莉娅的简单回答,似乎还是对奥菲莉娅的命名。当奥菲莉娅发疯后,御前的侍臣向王向禀告,她的话什么都不是(nothing),而听者对其不当的使用还会使听众起了疑心。 语言是思想的外展,奥菲莉娅在所有人面前什么都不是,发疯之前无力表达自己,发疯之后的言辞仍然什么都不是。

没有了奥菲莉娅,“忧郁”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还称得上完整吗?

有趣的是,“Ophelia”与《哈姆雷特》剧作中的姓名一样,均非其故事发生背景国的丹麦姓名。“Ophelia”源自古希腊语οφελος (ophelos),意为“帮助、协助”,动词形式为ophelein,名词亦写作opheleia,其词根 obhel- 即“有用、利用”之意。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十五十六世纪的意大利那不勒斯诗人雅各波·桑纳扎罗的人文主义作品《阿卡迪亚》,后来又被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用。奥菲莉娅在《哈姆雷特》剧中的作用也确如其名字所暗示的“帮助、协助、有用”,总是处于一个边缘的、具有辅助功能的位置上,而无法承担起主要角色的责任。“Hamlet”一说为诺曼底名字Hamon或Hamond的简称, 而另一说源自14世纪早期中古法语的Hamelet,意为小村庄,尤指没有教堂(church)甚至没有小教堂(chapel)的小村庄。若是带着第二层意思回顾哈姆雷特戏弄奥菲利娅的那句台词“Do you think I meant country matters?”,其中的意蕴恐怕更深更为有趣,也更突显了奥菲莉娅在这样的情况下却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的窘境。

没有了奥菲莉娅,“忧郁”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还称得上完整吗?

事实上,侍臣的“Her speech is nothing”几乎成为了奥菲莉娅最为恰切的总结,尤为值得回味。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句简单的陈述是一个全称判断,其中包蕴着两层意思。第一层,奥菲莉娅是否始终沉默不语?不,奥菲莉娅始终在说,一直在说,侍臣听到了她的言辞,听到了语言的声响,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第二层,奥菲莉娅的言辞仿佛只是符号的能指,却在侍臣、王后以及所有自命理性的人那里不可理解,也就是说,其言辞并无所指,她的语言停留在声音的层面,为理性的思想所不可理解,作为为概念的所指并不落在理性的畛域之中,因而奥菲莉娅的语言没有意义,“什么也不是”,持存为一个无(nothing)。

疯癫对理性秩序的溢出

奥菲莉娅在父亲被刺、又被哈姆雷特弃绝之后走向了疯癫。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将之归结为“绝望激情的疯癫”(madness of desperate passion),奥菲莉娅对哈姆雷特爱得过度却又突逢绝望,受到死亡的刺激与戏弄,无处释放被压抑已久的情绪,只能走向疯癫。“只要爱情尚存客体,疯癫之爱就仍是爱而非疯癫,如果客体失却仅余其爱,爱情继之以精神错乱的虚无(a delirious void)”。 福柯所谓的浪漫的疯癫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依然占据着极端的位置,只能导致虚空而非“虚荣(vanity)”,在疯癫中奥菲莉娅真正感受到了“甜蜜的欢愉(sweet joy)”。

为何奥菲莉娅精神正常的时候反倒无人真正地关心,只是嘱其遵守训诫与命令,而待到她精神错乱之时反倒纷纷重视起了她的言辞?当奥菲莉娅精神错乱、在王后面前唱歌之后,国王开始重视此事,要求臣下跟紧并看顾好她(follow her close; give her good watch)。其兄长雷欧提斯说道:“虽然她不知言何物,但是非常重要(This nothing’s more than matter)!”诚然,雷欧提前依然无法理解奥菲莉娅所唱何事(nothing),又为何会精神错乱,但是他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奥菲莉娅言辞的重要性。

没有了奥菲莉娅,“忧郁”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还称得上完整吗?

在理智、等级、命令、秩序等符号化的世界中,一切都有其理性秩序,也都必须为人所理解。奥菲莉娅既内在于又外在于《哈姆雷特》所塑造的理性世界,一方面奥菲莉娅作为男性角色的“帮助、协助”,内嵌于整个哈姆雷特的复仇故事中,她的顺从表现了理性对其肉体的无意识的规训及其独一生命经验的抹除。另一方面她又被视作一无所是的女性角色,在理性世界中完全不被人理解,更没有其应有的位置,故而被理性秩序所强烈地排斥。依照除奥菲莉娅以外的绝大多数人所想,他们才是精神正常,头脑敏锐,且极富理性的人,而奥菲莉娅为代表的少女不过是性感与无知的别称,更与理性无半点关联。

但是当奥菲莉娅走向疯癫之后,疯癫的语言与情态更为理性秩序和符号化世界所不容。她于其他人的理性世界而言是无意义的,而其他人于奥菲莉娅实际上也是无意义的。这是奥菲莉娅在生命经验乃至生存层面对理性秩序的主动疏远与背离,作为理性世界中的异质者,她的疯言疯语以及唱歌的举动彻底溢出了以命令和规训所建构起来的权力世界。在奥菲莉娅那里,父兄的亲情和王子的爱情才是其生命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以国王及父兄凭借道德、伦理、权力、命令所建立起的理性秩序在奥菲莉娅身上已经失效了。在理性者眼中,一个不被理性秩序所容纳的人只有被视作疯癫者,她的精神错乱事实上是奥菲莉娅被剥离原来的符号性身份之后的显性状态。

没有了奥菲莉娅,“忧郁”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还称得上完整吗?

在理性秩序之外,在符号性世界的坐标之外,奥菲莉娅以疯癫的形式重获新生。她以近乎诗性的生命状态重新开启了精神之旅,疯癫使她不必再遵循那些无谓的、刻板的命令与规训,她再也无须保持“沉默”, 做一个孝顺尽责的女儿、一个温柔乖巧的妹妹、一个美丽守贞的情人、一个端庄大方的千金。她疯癫后的所有台词均以吟唱的方式表达,而吟唱的内容亦是支离破碎。如果说逻各斯通过人这个中介来使语言得以被说出,那么语法无疑就是这个符号化的理性世界最最根本的约束规则。原来浑然如一的语言在奥菲莉娅那里呈现出碎片化的样态,她唱着古旧的歌谣,感情的天然流露反而使得其语言与歌声十分有感染力,其间亦不乏被压抑的情感冲动。“Young men will do’t if they come to’t / By Cock, they are to blame.” 是对哈姆雷特之前热烈追求的世俗化、夸张化描写,而此句必须与以下这句前后参照方可晓畅其大意“before you tumbled me, You promis’d me to wed./So would I ha’ done, by yonder sun, /An thou hadst not come to my bed.” 无疑是对哈姆雷特的声讨,正如歌谣中所唱的,之前该男子还说要与吟唱的女子同享人伦之乐,不过一夜之间就转变了心意,原本的海誓山盟成了今天可悲的“笑”谈。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吟唱内唱都大大超出了奥菲莉娅原本在理性秩序中的固有位置,她用淫邪的小调、破碎的语言和疯癫的精神作出了力所能及的对理性秩序最大限度上的反叛和否定,在符号化的总体性秩序中撕开了一道裂隙。

小结

在国王看来,“可怜的奥菲莉娅与她本身、她公正的决断(fair judgement)相割裂,没有了公正的决断,我们只是图画,抑或纯粹的野兽”(we are pictures or mere beasts)。事实上,疯狂之前的奥菲莉娅也从未有过真正“公正的决断”,所有人不过视之为空无一物。奥菲莉娅的疯癫并非其悲剧的开始,而是对以理性、命令、等级、秩序等符号化框架的克服与超越。在现实世界中,她对爱情的欲望、对父亲的眷恋无一得到了满足,所有的欲望全部落空。这样的情感刺激势将奥菲莉娅逼上绝路,但是疯癫的她已然越出了原来的理性秩序的束缚,情感冲动根本无法用符号界的理性语言表达出来,而只能以疯癫的言语、深情的吟唱这种非理性、非意识性的形式展开。她用夹杂着淫秽的歌谣吟唱着,重新赋予了自己的空无一个超越的形式,完全地溢出以国王、王子等为首的符号化世界的视域。奥菲莉娅自疯癫开始获致了真正的本我性存在,疯癫本身就是她最大的也最为本己的生存性反抗。

没有了奥菲莉娅,“忧郁”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还称得上完整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