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奧菲莉婭,“憂鬱”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還稱得上完整嗎?

再現或者說摹仿這個概念本身就是建立在古希臘哲學對主體與客體世界區分的思想框架之下的。這裡隱含著理性的思想秩序,譬如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就是如此闡述悲劇的:

“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語言,具有各種悅耳之音,分別在劇作的各部分使用;摹仿的方式是借人物的動作來表達。” 在這段話中,亞里士多德強調了劇作中摹仿和再現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說,悲劇本身就是摹仿。而摹仿則必然預設著摹仿主體與被摹仿的行動二者的區分,其媒介性工具即語言。

沒有了奧菲莉婭,“憂鬱”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還稱得上完整嗎?

亞里士多德

而在《哈姆雷特》之中,女性人物奧菲莉婭似乎是個不起眼的角色,雖然美麗動人卻又嬌嫩柔弱,在親情與愛情的掣肘中被拉扯,意念搖擺不定的她到底在這一著名悲劇中起到了什麼作用呢?如果沒有奧菲莉亞,哈姆雷特的故事還能算是完整嗎?

在第一段中已經提到,亞里士多德強調了劇作中摹仿和再現的重要性。而奧菲莉亞的存在恰恰是不存在,亦即缺席,再現的對象為空,這標誌著摹仿與再現的根本邏輯的阻斷。奧菲莉婭之所以能在不同時代的舞臺之上被“再現”,正暗示著奧菲莉婭這一角色及其行動的不可再現性。

奧菲莉婭再現的不可能性

在某種意義上,奧菲莉婭恰恰是不可被再現的,因為在劇場舞臺的空間之中,奧菲莉婭本身就形成了空間中的虛空,其臺詞越來越少,越來越無足輕重。沒有奧菲莉婭,哈姆雷特的故事也一樣可以得到完整地表述。對劇中男性群像為代表的理性、形而上學的化身來說,奧菲莉婭不過是故事的潤滑劑,而非不可或缺的人物,亦未在關鍵的情節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她是一個虛無的故事,一個虛空的角色,連再現與摹仿的對象都已經被抽離了,嚴格來講,這裡已不再有再現,亦未能傳達任何信息,“因為在此種情境之下,無物可被理性地再現或者被傳達”。

沒有了奧菲莉婭,“憂鬱”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還稱得上完整嗎?

她在《哈姆雷特》一劇中的臺詞呈現為事實上的空無,而被不同時代的演員們加以賦形,因而呈現出了不同時代的奧菲莉婭的再現史。自奧菲莉婭一出場,其兄長對她的言辭就以告誡與命令為主:“莫要貪睡,讓我聽見你的消息”(Do not sleep, but let me hear from you.)、“切莫再想”(Think it no more),而奧菲莉婭對兄長的勸誡也並未覺得有何不妥,順從地接受了所有的意見。在父親波洛涅斯的嚴辭責問之下,奧菲莉婭已是六神無主:“我不知道我當思考何物”(I do not know what I should think)、“我當遵行(您的教誨)”(I shall obey)。在哈姆雷特闖入其房間後,奧菲莉婭對其父親所展現的姿態依然是“我不知道,但我真的恐懼”(I do not know, but truly I do fear it)、“如您所命令的,我已拒絕其來信,不許其來見我”(As you did command)。在父親波洛涅斯和兄長雷歐提斯面前,奧菲莉婭沒有任何自己的主見,彷彿一具美麗的假體,毫無思想,任憑家中的男性作主。就在哈姆雷特以淫邪之語詢問可否躺於奧菲莉婭雙腿之間時,奧菲莉婭僅以“不”(No)、“好”(Ay)、“我什麼都沒想”(I think nothing)、“那是什麼,殿下”(what is),而哈姆雷特則回答道:“什麼也不是。” (Nothing)哈姆雷特的“nothing”並不只是對奧菲莉婭的簡單回答,似乎還是對奧菲莉婭的命名。當奧菲莉婭發瘋後,御前的侍臣向王向稟告,她的話什麼都不是(nothing),而聽者對其不當的使用還會使聽眾起了疑心。 語言是思想的外展,奧菲莉婭在所有人面前什麼都不是,發瘋之前無力表達自己,發瘋之後的言辭仍然什麼都不是。

沒有了奧菲莉婭,“憂鬱”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還稱得上完整嗎?

有趣的是,“Ophelia”與《哈姆雷特》劇作中的姓名一樣,均非其故事發生背景國的丹麥姓名。“Ophelia”源自古希臘語οφελος (ophelos),意為“幫助、協助”,動詞形式為ophelein,名詞亦寫作opheleia,其詞根 obhel- 即“有用、利用”之意。這個名字最早見於十五十六世紀的意大利那不勒斯詩人雅各波·桑納扎羅的人文主義作品《阿卡迪亞》,後來又被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借用。奧菲莉婭在《哈姆雷特》劇中的作用也確如其名字所暗示的“幫助、協助、有用”,總是處於一個邊緣的、具有輔助功能的位置上,而無法承擔起主要角色的責任。“Hamlet”一說為諾曼底名字Hamon或Hamond的簡稱, 而另一說源自14世紀早期中古法語的Hamelet,意為小村莊,尤指沒有教堂(church)甚至沒有小教堂(chapel)的小村莊。若是帶著第二層意思回顧哈姆雷特戲弄奧菲利婭的那句臺詞“Do you think I meant country matters?”,其中的意蘊恐怕更深更為有趣,也更突顯了奧菲莉婭在這樣的情況下卻無法表達自己的思想和主張的窘境。

沒有了奧菲莉婭,“憂鬱”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還稱得上完整嗎?

事實上,侍臣的“Her speech is nothing”幾乎成為了奧菲莉婭最為恰切的總結,尤為值得回味。為什麼這樣說呢?這句簡單的陳述是一個全稱判斷,其中包蘊著兩層意思。第一層,奧菲莉婭是否始終沉默不語?不,奧菲莉婭始終在說,一直在說,侍臣聽到了她的言辭,聽到了語言的聲響,感受到了語言的力量。第二層,奧菲莉婭的言辭彷彿只是符號的能指,卻在侍臣、王后以及所有自命理性的人那裡不可理解,也就是說,其言辭並無所指,她的語言停留在聲音的層面,為理性的思想所不可理解,作為為概念的所指並不落在理性的畛域之中,因而奧菲莉婭的語言沒有意義,“什麼也不是”,持存為一個無(nothing)。

瘋癲對理性秩序的溢出

奧菲莉婭在父親被刺、又被哈姆雷特棄絕之後走向了瘋癲。福柯在《瘋癲與文明》中將之歸結為“絕望激情的瘋癲”(madness of desperate passion),奧菲莉婭對哈姆雷特愛得過度卻又突逢絕望,受到死亡的刺激與戲弄,無處釋放被壓抑已久的情緒,只能走向瘋癲。“只要愛情尚存客體,瘋癲之愛就仍是愛而非瘋癲,如果客體失卻僅餘其愛,愛情繼之以精神錯亂的虛無(a delirious void)”。 福柯所謂的浪漫的瘋癲在莎士比亞的作品中依然佔據著極端的位置,只能導致虛空而非“虛榮(vanity)”,在瘋癲中奧菲莉婭真正感受到了“甜蜜的歡愉(sweet joy)”。

為何奧菲莉婭精神正常的時候反倒無人真正地關心,只是囑其遵守訓誡與命令,而待到她精神錯亂之時反倒紛紛重視起了她的言辭?當奧菲莉婭精神錯亂、在王后面前唱歌之後,國王開始重視此事,要求臣下跟緊並看顧好她(follow her close; give her good watch)。其兄長雷歐提斯說道:“雖然她不知言何物,但是非常重要(This nothing’s more than matter)!”誠然,雷歐提前依然無法理解奧菲莉婭所唱何事(nothing),又為何會精神錯亂,但是他已經開始意識到了奧菲莉婭言辭的重要性。

沒有了奧菲莉婭,“憂鬱”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還稱得上完整嗎?

在理智、等級、命令、秩序等符號化的世界中,一切都有其理性秩序,也都必須為人所理解。奧菲莉婭既內在於又外在於《哈姆雷特》所塑造的理性世界,一方面奧菲莉婭作為男性角色的“幫助、協助”,內嵌於整個哈姆雷特的復仇故事中,她的順從表現了理性對其肉體的無意識的規訓及其獨一生命經驗的抹除。另一方面她又被視作一無所是的女性角色,在理性世界中完全不被人理解,更沒有其應有的位置,故而被理性秩序所強烈地排斥。依照除奧菲莉婭以外的絕大多數人所想,他們才是精神正常,頭腦敏銳,且極富理性的人,而奧菲莉婭為代表的少女不過是性感與無知的別稱,更與理性無半點關聯。

但是當奧菲莉婭走向瘋癲之後,瘋癲的語言與情態更為理性秩序和符號化世界所不容。她於其他人的理性世界而言是無意義的,而其他人於奧菲莉婭實際上也是無意義的。這是奧菲莉婭在生命經驗乃至生存層面對理性秩序的主動疏遠與背離,作為理性世界中的異質者,她的瘋言瘋語以及唱歌的舉動徹底溢出了以命令和規訓所建構起來的權力世界。在奧菲莉婭那裡,父兄的親情和王子的愛情才是其生命中至關重要的因素,而以國王及父兄憑藉道德、倫理、權力、命令所建立起的理性秩序在奧菲莉婭身上已經失效了。在理性者眼中,一個不被理性秩序所容納的人只有被視作瘋癲者,她的精神錯亂事實上是奧菲莉婭被剝離原來的符號性身份之後的顯性狀態。

沒有了奧菲莉婭,“憂鬱”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還稱得上完整嗎?

在理性秩序之外,在符號性世界的座標之外,奧菲莉婭以瘋癲的形式重獲新生。她以近乎詩性的生命狀態重新開啟了精神之旅,瘋癲使她不必再遵循那些無謂的、刻板的命令與規訓,她再也無須保持“沉默”, 做一個孝順盡責的女兒、一個溫柔乖巧的妹妹、一個美麗守貞的情人、一個端莊大方的千金。她瘋癲後的所有臺詞均以吟唱的方式表達,而吟唱的內容亦是支離破碎。如果說邏各斯通過人這個中介來使語言得以被說出,那麼語法無疑就是這個符號化的理性世界最最根本的約束規則。原來渾然如一的語言在奧菲莉婭那裡呈現出碎片化的樣態,她唱著古舊的歌謠,感情的天然流露反而使得其語言與歌聲十分有感染力,其間亦不乏被壓抑的情感衝動。“Young men will do’t if they come to’t / By Cock, they are to blame.” 是對哈姆雷特之前熱烈追求的世俗化、誇張化描寫,而此句必須與以下這句前後參照方可曉暢其大意“before you tumbled me, You promis’d me to wed./So would I ha’ done, by yonder sun, /An thou hadst not come to my bed.” 無疑是對哈姆雷特的聲討,正如歌謠中所唱的,之前該男子還說要與吟唱的女子同享人倫之樂,不過一夜之間就轉變了心意,原本的海誓山盟成了今天可悲的“笑”談。無論是語言風格還是吟唱內唱都大大超出了奧菲莉婭原本在理性秩序中的固有位置,她用淫邪的小調、破碎的語言和瘋癲的精神作出了力所能及的對理性秩序最大限度上的反叛和否定,在符號化的總體性秩序中撕開了一道裂隙。

小結

在國王看來,“可憐的奧菲莉婭與她本身、她公正的決斷(fair judgement)相割裂,沒有了公正的決斷,我們只是圖畫,抑或純粹的野獸”(we are pictures or mere beasts)。事實上,瘋狂之前的奧菲莉婭也從未有過真正“公正的決斷”,所有人不過視之為空無一物。奧菲莉婭的瘋癲並非其悲劇的開始,而是對以理性、命令、等級、秩序等符號化框架的克服與超越。在現實世界中,她對愛情的慾望、對父親的眷戀無一得到了滿足,所有的慾望全部落空。這樣的情感刺激勢將奧菲莉婭逼上絕路,但是瘋癲的她已然越出了原來的理性秩序的束縛,情感衝動根本無法用符號界的理性語言表達出來,而只能以瘋癲的言語、深情的吟唱這種非理性、非意識性的形式展開。她用夾雜著淫穢的歌謠吟唱著,重新賦予了自己的空無一個超越的形式,完全地溢出以國王、王子等為首的符號化世界的視域。奧菲莉婭自瘋癲開始獲致了真正的本我性存在,瘋癲本身就是她最大的也最為本己的生存性反抗。

沒有了奧菲莉婭,“憂鬱”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還稱得上完整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