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名師指導:高三一輪複習方法策略

一輪複習是對高中所學知識的回顧,是對知識遺漏的查找與補充,紮實基礎,才能在後期的複習中更省力。今天小來為大家分享高考名師們關於高三一輪複習的方法策略,希望同學們可以借鑑、收藏!

2020高考名師指導:高三一輪複習方法策略

語文:不去看遠方模糊的,做好手邊清楚的

語文素養並不等同於語文分數,只要複習策略應對得當,在高三後期複習之中,依然可以打造語文學科的不朽傳奇。

1.對照考綱說明,梳理板塊框架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於高考這場硬仗而言,這裡的“彼”即指“考試內容”。所以要對照考綱,對已複習過的各考點全面鋪開,毫無遺漏地構建框架結構圖,做到心中有數,不留盲點。

同時,還要對照結構圖回憶聯想圍繞這些知識點考過哪些題型,每個考點又是怎樣的出題方式、解題步驟和答題方法。要把零散的習題整合成類型,“一個習題就是一個類型”,對其進行深入細緻的探究,不要停留在一知半解上。

2.建立習題檔案,反覆思考研讀

有的同學到了複習後期還在盲目做題,結果是題目雖然做得多,但仍然是在同一個知識點或是同一類題型上失分,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注重典型例題的總結,不對照自己的錯題反思,更不對錯題歸檔整理。

殊不知,失分點就是增分點,所以,後期複習要注意運用不同顏色的筆對作業進行勾畫圈點批註,加強解題後的反思,並捨得花時間再次鑽研歷屆高考試題,領會其命題風格,對典型習題做好歸檔工作。

3.注重識記積累,基礎分分必爭

高考試題中的中低檔題,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為此,我們要特別注重落實這項工作。例如,對所需背誦默寫的64篇文章的複習,就沒有任何速成的技巧,考生必須要記牢、記準,動動手,把平時的易錯字常寫寫,逐篇過關。對於成語題、病句題,要注意反覆放到語境裡面去理解為什麼對,為什麼錯。文言文的翻譯練習要堅持,最後階段要做到字字落實,寧少勿錯。

4.回顧典型作文題,作文素材每日積累

要把已經訓練過的作文材料結合自己當時的典型問題再看一看,吃透提示語,並劃出要點;要注意選引材料不要照抄,尤其要注意是否點題、扣題。同時,擬題避免擬怪題,要一目瞭然;開頭不必標新立異,實際入題;結構不能一段到底,句末要加句號;字數不能少於800字,也不要超太多;不會寫的字換個字塞進去,不留空格,更不要在卷面上塗改。此外,儘管高考日益臨近,但仍要堅持作文素材的每日積累。

我們要始終堅信,不去看遠方模糊的,而是做好手邊清楚的,每天按計劃有序進行,備考的每一天就會有滋有味,就會信心無限,就會走向成功。

2020高考名師指導:高三一輪複習方法策略

數學:找好支點,抓住增分點,把握好重點,突破難點

針對高考的新形勢和新特點,對於高三數學的後期備考,必須大膽變革和創新,以思想方法、解題策略和應試技巧為主線,打破知識結構的先後順序,打破守舊的數學備考策略,真正把方法學到手,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應試技巧,從容走好複習備考之路。

1.小題專練防超時

我們知道,數學試卷佔據“半壁江山”的選擇題和填空題,自然是三種題型(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中的“大哥大”,能否在這兩類題型上獲取高分,對高考數學成績影響重大。

因此,考生後期定時、定量、定性地加以訓練是非常必要的。要務必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上加大訓練力度,強化訓練時間,避免“省時出錯”、“超時失分”現象的發生。

2.迴歸基礎重梳理

在數學高考試卷中,四道基礎題基本定型,即三選一、三角數列、概率問題、立體幾何,這幾道大題是高考解答題得分的主陣地。

縱觀往屆考生,相當一部分同學考試分數低,他們丟分不是丟在難題上,而是基礎題丟分太多,導致最後的考試分數不理想。

所以,在後期複習過程中,要通過疏理知識,儘量地迴歸基礎,再現知識脈絡和基本的數學方法。每天保證做一定量的基礎題,不斷加大基礎解答題訓練力度,讓學生對這一部分基礎題做對、做全,得滿分。

3.重點題型常“訪談”

後期複習時,要在有限的時間內使複習獲得最大的效益,必須針對重點題型進行重點複習,並且能夠做到“焦點訪談”。

對於數學的函數與導數、三角函數、數列、立體幾何、解析幾何、統計概率等幾大板塊,要做到重點知識重點複習,捨得花時間和下功夫。

在複習過程中,學生要能夠查找自己在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是否存在缺陷。如果發現缺陷,就要根據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重新整合相關內容,形成知識與方法的經緯圖。

4.後期複習絕不是簡單重複的過程

我們要找好提分的最佳“支點”——組題的質量,抓住高考的“增分點”——基礎題,把握好知識的“重點”——重點模塊,突破知識的“難點”——解析幾何及導數問題,使複習備考不留任何“盲點”。

2020高考名師指導:高三一輪複習方法策略

英語:梳理把握知識重點,科學訓練應試技能

1.最後這一個時期,是英語高考備考的關鍵階段

主要針對高考各試題類型進行專項訓練,重在方法指導,系統歸納題目類型特點,優化提升解題得分能力,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2.再次梳理,把握知識重點

在後期備考中,要對詞彙、語法等基礎知識進行再次梳理,複習的重點是以詞塊為單位,關注語境和應用,帶動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

另外,要重視生活詞彙的拼寫,注重熟詞新意,突出高考題對備考的引導。對於語法,提煉常見考點和重點考點,幫助學生提升在語境中解題的能力,並針對上一輪複習中遺留的易錯題,提高準確辨析考點的能力,發現陷阱,做出正確判斷。

3.堅持始終,提升綜合技能

提高綜合技能是後期備考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聽、讀、寫等語言技能的提升,更要貫穿後期備考的始終。

首先,提升聽力技能。要堅持做到天天訓練,足量訓練,適當進行延時訓練,即一次的訓練量超過高考的題量,以延長學生聽力的疲憊期。

其次,提升閱讀技能。要重點提高學生總結提煉信息和推理判斷的能力,提升學生在有限時間內獲取處理具體信息的速度和準確度,同時要加強對閱讀新題型的訓練和指導。

再次,提升寫作技能。要切實過好“三關”,依次為卷面關、內容關和語言關。

通過這一輪的複習,學生作文要達到卷面整潔,語意連貫,內容豐滿,語言地道的新高度。

4.科學訓練,訓練應試技能

時間越是接近高考,就越要進行貼近高考的模擬訓練,提高答題思維和習慣的規範性,提高答題的速度和準確度。當然,在訓練的同時,更要注重歸納和反思,提升學生的應試技能。

最後的衝刺,對於考生來說,蘊藏著無數的機會,只要堅持科學訓練,注重提高綜合能力,高考英語高分自是囊中之物。

2020高考名師指導:高三一輪複習方法策略

化學:精練高考真題,摸清問題所在

1.研究考試大綱,循綱務本

考綱和考試說明是備考的指南針,認真研究考綱和考試說明,可增強日常複習的針對性和方向性,避免盲目備考,按方抓藥,弄清楚高考檢測什麼,檢測的價值取向,高考的命題依據。對考綱的實際操作是——考綱不要求的不復習,考綱降低要求的不拓展,考綱所要求的大力複習。

2.精練高考真題,明確方向

考綱的要求是通過考題來體現的,所以,研究歷年特別是近五年新課改地區的高考題,有利於更好的理解考綱,明確備考方向。

經過對近幾年高考題的橫、縱向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點:一是主幹知識考查“集中化”,二是基礎知識新視角,推陳出新,三是能力考查“綜合化”。

3.摸清問題所在,對症下藥

要提高後期的備考質量,還要真正瞭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有如此,複習備考才能更加科學有效。所以,必須加大信息反饋,深入總結學情,明確備考方向,對症開方下藥,才能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加符合高考立體網絡化要求,才能實現基礎→能力→分數的轉化。

4.切實迴歸基礎,提高能力

複習訓練的步驟包括強化基礎,突破難點,規範作答,總結方法,通過這樣的總結,學生印象深刻,應用更加靈活。

在備考時,要注意從以下五個方面找突破,一是這道題該怎麼做;二是為什麼要這樣做;三是怎麼會想到要這樣做;四是不這樣做可以嗎?還有沒有其他方法?這些方法中哪一種最好?五是這道題改變設問角度,還會變成什麼樣的題目?又該怎麼做?

2020高考名師指導:高三一輪複習方法策略

目標·心態·節奏,一個不能少!

1.定好自己的目標

“首先高三學生要志存高遠定目標,一個人有了目標才有奮鬥的方向。”

2.爭分奪秒不放鬆

距離明年高考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了,一定要爭分奪秒。

“誰抓住時間誰就贏得了高三,贏了高考,一定要有時間意識。”崔礦山提醒高三學生。

3.科學備戰贏高三

首先要了解高考,對於模擬題,以及外省的一些高考真題一定要認真做,認真總結。各科都要抓高分題,重點突破。比如語文學科,學生要重視作文、古詩文、大閱讀等,這些都是重中之重,是語文學科的半壁江山。

4. 心如止水保心態

進入高三,有很多考試成績起伏是必然的,高三學生要做到屢敗屢戰,做到再接再厲,做到咬定青山不放鬆,做到心態平和。

“一次成績好壞不代表什麼,勝不驕敗不餒,保持堅強、良好、自然的心態,才能效率高。”

5.勞逸結合來鍛鍊

高考不僅是知識的競賽更是身體素質的博弈。在高三繁忙學習之餘,考生要注意鍛鍊身體,體育課更要充分利用,勞逸結合。

6.師生互動有節奏

學生在高三要儘量緊跟老師的節奏。

“跟老師互動可以做到事半功倍,這樣複習起來有章可循,複習起來節奏鮮明,學生也不會太累。”

7.有條不紊去複習

高三複習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一模前,那就是夯基礎練專題。

第二個階段就是二模前,這時就是鞏固提高,綜合演練。

第三個階段就是三模後,三模後學生就要面對沙場點兵了,要隨時關注信息。沙場點兵就是實戰演練了,關注信息就是針對新考綱的變化,針對高考信息的那些東西,要有的放矢,靈活機動備考,有條不紊去複習。

2020高考名師指導:高三一輪複習方法策略

考生有計劃,家長少摻和

學生到了高三,一定要有上學期、下學期通盤學習計劃,然後再分散到每個月、每週、每一天等詳細的計劃。學生還一定要有目標,目標制定一定要切合實際,不要過高。

一般學生到高三都把閱讀減掉了,因為沒有時間閱讀了。這是非常要不得的,她建議高三學生平時一定要加一定量的閱讀。

對於理科類學習,題是一定要做的,但做題要有針對性,不同學科不同章節難易程度不一樣,因此做題要精選精練。

家長多做減法少些摻和。

首先,家長要尊重學生的選擇。比如學生選擇住校,家長就別要求孩子走讀,“哎呀,我陪陪你”,比如孩子學習正常,就說“你看誰誰誰都報補習班了”,非得去給孩子報補習班,這些說白了就是家長好心不一定辦好事兒。

其次,家長要注意自己情緒的調節,每次大考小考成績,家長比學生還緊張,然後會把這種情緒傳染給學生,這樣不好。

2020高考名師指導:高三一輪複習方法策略

關於考前動力

1.挖掘潛能

不管你現在情況怎樣,你都要相信自己還有巨大的潛能。從開始複習到高考往前趕超50名的大有人在,趕超80名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人在關鍵時刻的進步是驚人的。

2.堅定意志

嚴格地講,高考其實就看誰笑到最後,你能堅持到最後,你就能笑到最後。而堅持到最後,就要求你必須具有堅定的意志。全力以赴,堅定你的意志;知難而進,磨礪你的意志;戰勝惰性,提升你的意志;苦中作樂,優化你的意志。

3.調好心態

高考不僅僅是知識和智力的競爭,更是心理的競爭。心態決定著你的成敗,努力去尋找你最近的不良心態,並努力去改變,用積極的心態促使你考試成功。

4.把握自我

複習時緊跟老師踏踏實實地複習沒有錯,但也不能完全忘了自我的存在。要有自我意識,“我”如何適應老師的要求,如何根據自己的特點搞好最後階段的複習,我如何在“合奏”的前提下靈活處理好“獨奏”等。

5.戰勝自我

把握自我,十分重要。但戰勝自我,更為重要。面對迎考複習的艱辛,面對解題的繁難,面對競爭的壓力,面對多變的情緒,只有“戰勝自我”,才能“天寬地闊”。

關於臨考前的複習

6.每日做題

考前要養精蓄銳,並不是說整天休息。相反,我認為每日還是要做些題的,不要讓自己手生,要讓自己保持對問題的敏感,形成模式識別能力。當然,做題的數量不能多,難度不能大。

7.一次成功

面對一道題(最好選陌生的中檔題),用心去做,看看能否一下就理出思路,一做就成功。一份試卷,若沒能一次成功地解決幾道題,就往往會因考試時間不夠而造成“隱性失分”。

8.講求規範

每年高考,都會有不少考生因答題不規範而丟分,非常可惜。考生要找幾道有評分標準的考題,認真做完整,再對照評分標準,看看是否答題嚴密、規範、恰到好處。

9.回到基礎

一般說來,考前不宜攻難題,既沒有這麼多的時間,也沒有必要。要回到基礎,把基礎夯得紮紮實實的,這樣在考試時才能做到基礎分儘量不丟。

10.限時訓練

可以找一組題(比如10道選擇題),爭取限定一個時間完成;也可以找一道大題,限時完成,等等。這樣,主要是創設一種考試情境,檢驗自己在緊張狀態下的思維水平。

11.激活思維

可以找一些題,只想思路,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不必具體詳解,再對照解答,檢驗自己的思路。這樣做,有利於在短時間裡獲得更多的具有策略意義的解題方向,訓練思維品質。

12.學會總結

應當把每一次練習當成鞏固知識,訓練技能、能力的一次好機會。練習題是做不完的,關鍵在於打好基礎,學會總結,尋找規律,一通百通,大徹大悟。

2020高考名師指導:高三一輪複習方法策略

關於科學預防考試焦慮

13.適度平靜

平時個性張揚的學生,在張揚的前提下可稍平靜一些;平時內向的學生,在平靜中可略張揚一些。當然,都不要刻意追求,自然為好。一定壓力下的平靜,是高考超水平發揮的必要條件。

14.適度自信

大考臨近,我常對考生說:“這裡必須拒絕一切猶豫,這裡任何怯弱都無濟於事。”自信,是成功的起點;失去信心,必然導致失敗。當然,平時考得好的學生,也不能過於自信,憑自己有點實力,就自以為是、盲目樂觀。

15.確定合理動機

動機過強和動機過弱,都不利於考試;適度動機,效率最高。尤其是期望值過高,容易導致考生緊張、憂鬱、恐懼等情緒,進而導致考試的失敗。這就是說期望要合理。

16.適度運動

臨考前夕,學生大都不愛運動,主要是學習緊張沒時間運動。但我還是希望同學們能根據自己的情況,適度運動,比如散步、跑步、打一會兒球,或跳幾分鐘繩,或在陽臺上做一會兒操,等等。這樣,可以緩解緊張的神經,提高學習效率,保證考試時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清醒的大腦。

17.適度交流

同齡人一起迎考,大家的情況都差不多,同學間適度交流,進行感情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同學之情對增強信心、減緩壓。

18.充分準備

認真做好考前的複習和準備工作,注重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訓練,做到胸有成竹,心中不慌,從而預防考試焦慮的產生。

19.處變不驚

訓練自己在面對變化的問題或學習的困難時,能冷靜地進行分析、判斷,採取科學的應對措施。比如,面對試題的難易,要有“人難我難,我不怕難;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之心態。

20.防止疲勞

考試臨近,切忌搞疲勞戰術,過度疲勞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適感,不利於考試時水平的發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