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20年的二十元钱:一个老人的诚信与坚守

跨越20年的二十元钱:一个老人的诚信与坚守

由于没有爷爷的照片,在网上找了一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社会出现了那么一些现象——“老人摔倒不敢扶”、“老人倚老卖老逼孩子让座”等。但幸而我们从来也不缺用一生蹬三轮给学校捐款的老人;一生投身于解决世界粮食难题的老人;还有那些不忍将地板弄脏,跪地取款的老人。而这些人,就隐藏在平凡的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人性的光辉,而今天我要讲的就是一个老人的平凡与伟大——

掩盖了二十年无人知晓的真相

我想大概是在昨天五点的时候,我接到来自父亲的电话——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竟然登门还钱。也就是此时一段尘封在岁月里二十年秘密就此云开见日——

这故事还得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讲起,我还没出生,而我父亲大概也就是二十七八的样子。当时我的祖父去这个爷爷家里去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农活,工资约莫是一天三元人民币,大致是工作了十天。可能是由于当时这个爷爷家里出现了一些变故,导致这笔工资迟迟未结清。而我的祖父从未向包括我的祖母在内的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若不是李忠爷爷(化名)突然登门还钱,那么估计这件事只能是历史的尘埃,掩盖在冗长的岁月里无人知晓。

当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说实话,我热泪盈眶。在这个“借钱当孙子”的时代里,竟然还有人为了三十元钱找寻了二十年!

登门还钱只为诚信与良心

七十公里,7300多个日夜。不知道找寻了多少地方,打听了多少人。我并不能理解的,我更不能得知是什么信仰在支撑着李忠爷爷亲自登门还钱。但遗憾的是由于我和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并没能看到一位如此伟岸的老人。但我想当他离开那片山峰层峦叠嶂,河流像仙子的手绢的那片土地时,一定是在阳光的沐浴下越走越远,而身影也被拖得越来越高,越大。

但幸运的是虽然没能一睹李忠爷爷的真容,但父亲听到了李忠爷爷低沉的声音和留下了一段宝贵的对话——

李:“你就是xx的儿子吗?我留了四百元在你们社长这里,二十年来的心结总算了了。”

父亲:“不用了,都那么多年了,老人也过世了,算了。”

李:“幺哥,你就算拿着给老人家买点纸钱烧给老人也好,这样我也算了了一个心结了。”(注:幺哥云南方言,代指长辈或年龄较大的同辈对小辈或年幼者的称呼)

后面的大致就是这样的对话,我就不一一摘录了。结局就是父亲在李忠爷爷强烈的要求下,收下了这四百元。而这个故事也就至此戛然而止了,但有些东西不会就此结束。李忠爷爷的诚信、善良、坚持、坚守将会被永远铭记,永恒的活在我的心中。

这个时代或许已然满目疮痍,道德和良知被一一践踏。但这世界总有些平凡的人,他们恪守诚信,保持良善。而他们无一不是伟大的。比起那些什么流量小生,什么所谓网红,我想这才是我们应该为起打call的人。

最后引用一句孔子的话用于结尾——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