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孩子和妈妈"打架"引网友重视:再严重就是暴力,要及时止损


任何事情都有不止一种解决办法,每个妈妈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不同。


有的妈妈可能会偏于"所严出教",有的妈妈可能就认同平等相处,在一些事情上可以和孩子商量。这也是权威型与民主型家长的区别。


之前网络上就有一位妈妈和2岁儿子打架的视频偶然走红。

视频上显示,妈妈本来带着孩子在床上玩,儿子玩着自己的玩具爬在床上,两人不亦乐乎。这时候妈妈就故意抢着孩子的玩具逗他,孩子看到自己玩具被拿走,便立刻想要拿回来。可孩子力气太小拼尽全力之后也没有如愿,虽然未能成功,可还是挑起了这场"小战争"。

在抢夺未果之后,孩子直接上手饶,一下就弄乱了妈妈的头发。这时对方也不甘示弱,抱住孩子的脑袋开始反击。

孩子并没有慌乱,一直紧抓着妈妈的头发不肯松手,仿佛这是他最后的倔强。、

2岁孩子和妈妈

在这场"打架"中,母子二人各不相让的样子网友看的激情澎湃,并纷纷留言:

真的是家庭地位之争啊!

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抓女孩子头发,可见经验十足,平时肯定也没少动手。


有网友这是一场娱乐性的"打架";但还有一些网友指出了问题,认为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不对,有可能存在不好的影响。


其实在亲子教育中,有些孩子的确会出现比较明显、攻击性较强的暴力行为。


那为什么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容易有暴力的行为呢?


有数据表明,有90%以上孩子的暴力倾向都是来自原生家庭。


有位心理学家曾对600名孩子进行了22年代的研究,最后发现,被家长打骂的孩子几乎都有打架行为。

并且小时候有打架行为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基本都会暴力倾向。例如打群架,殴打同学,嘲笑或者系统其他人。

2岁孩子和妈妈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还经常和孩子讲道理,可是他不听。或者当时听了转头就忘掉,就不得不打了孩子,以此让他长记性。


事实上,打骂会让孩子收敛一些只是错觉。为什么呢?


其实在被打骂的时候孩子会觉得是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并且已经造成了孩子心理上反击、找借口:"晚一点收拾玩具也要打我吗"

"没有拿紧东西洒在地上了,为什么这么生气吗"

2岁孩子和妈妈

身体上的疼痛只能起到一时的威慑作用,孩子为了避免被打一半会说谎,将大人指责的"不良行为"转变为"地下动作"。

如果有被家长要求的一些事情也会应付着做,比如下次他们会在父母前面爱护玩具,听到号令就要赶快收拾玩具。

2岁孩子和妈妈

但是在私底下可能还是会将玩具弄得乱糟糟,而且会将其他小朋友当做发泄对象,甚至动手。


在面对孩子的暴力行为,家长应该如何应对的教育呢?


心理学上研究,1-3岁的时候孩子一般更渴望能够自己掌控身体。

3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分水岭,这里有总结分别年龄的相应处理:


1岁以前


1岁的幼儿通常喜欢被时刻关注着,这时候家长应该多给一些安全感

如果发现自己还不满1岁的宝贝总是习惯用手抓人,这时候先不要着急下任何结论。

可以多给孩子一些手里能抓的小玩具

2岁孩子和妈妈

当孩子有"动手打人"的动作时,可以握住他的手,这样就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经调查,如果有段时间没陪孩子的话,再一次带孩子他会比之前闹腾一些。


所以,给足够孩子的安全感其实就是多与孩子相处,多注意着孩子的细微变化。


1—2岁


1-2岁的孩子已经有意识支配自己身体,这时家长可以陪孩子做游戏来消化情绪


当孩子进入1岁以后,自我意识会快速发展,他们一边希望自己能做主支配行为,一边被自身行动力和家长的肢体限制着

所以孩子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

2岁孩子和妈妈

这时候如果发现孩子有情绪的"动手打人",先不要着急怒斥孩子。这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用别的方式来发泄。

2岁孩子和妈妈

这个时候最好是教孩子一些简单的手指游戏,让孩子有一种探索到新世界的感觉。他们就自然会转移注意力,而且可以用此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2—3岁孩子


基本上孩子2岁时就可以与其沟通了,这时候家长的耐心与沟通就尤为重要


如果孩子在2岁左右出现了比较频繁的"动手"状况,这时候家长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了:

是不是因为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无意有些坏演示,影响了孩子?

因为孩子都是在模仿中成长。


专家表示,2岁的孩子可以沟通,这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宝贝,这样不对,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解决……

2岁孩子和妈妈

这时候孩子就不会觉得他只是被禁止住,而是被理解,自然而然就会改掉。


3岁以上


3岁以上的小孩子已经有自己的逻辑思维,这时候家长可以用分析问题来让孩子明白


有些小孩3岁就开始上幼儿园了,那么他在家养成的坏习惯会在幼儿园体现出来。比如和小朋友之前发生矛盾等等。

这时候家长需要不断的与孩子沟通:任何事情,我们不能通过动手的方式解决,因为这样是不礼貌的。

当孩子3岁以后,他们就有了自己的思维逻辑,家长帮助孩子一起分析孩子动手之后的坏结果,以及换一种方式与小朋友交流的好结果。

当孩子听到父母耐心的分析之后就会自己判断,到底哪一种可行,这样就很好的改善自己的不当行为。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要一直起着表率作用,首先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如果有些父母过于唠叨或者用武力解决的话,只能说明自己的修养也还不够。


矫正孩子动手打人的问题是很耗时耗力,一旦形成习惯对他成长非常不利。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在小学之前矫正好孩子的行为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