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社恐,還有這種恐懼你知道嗎?

恐懼這種情緒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提起恐懼症人們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社交恐懼。畢竟現在人們真的不願意耗費時間做無用社交,都秉承著“社交好累放過我吧!”的心態,於是經常開玩笑說:“不好意思,我有點社恐啦!”

但真正的恐懼症是無法控制的強烈恐懼,患者會出現逃避、焦慮的心理。其實除了社交恐懼,其他恐懼也會有煩躁不安、過度擔心、難以自控的典型症狀,如廣場恐懼症、特定恐懼症。

廣場恐懼症和社交恐懼較為相似,略有不同,恐懼的對象或場景有些許差別。那麼如何判定為廣場恐懼症而非社交恐懼症呢?有以下標準:

1、對下面五種情況中的兩種及有以上感到恐懼或焦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火車、汽車、輪船、飛機等;開放的空間如市場、停車場等;封閉的場合如超市、電影院等;排隊或處於人群之中;獨自離家。

2、恐懼或迴避這些情況是因為想到出現症狀或其他窘迫情況,如老人害怕摔倒、害怕難以逃離或得不到幫助。

除了社恐,還有這種恐懼你知道嗎?

3、恐懼情況幾乎總是促發害怕和焦慮。

4、總是主動迴避可能引發恐懼的情況,需要他人陪伴。

5、這種害怕和焦慮與實際情況所可能有的危險不相稱。

6、這種害怕、焦慮或迴避通常持續至少六個月。

7、引起有臨床意義的痛苦且導致社交等其他社會功能的損害。

8、這種害怕、焦慮或迴避不能有用其他精神障礙的症狀來更好的解釋。

9、無論是否存在驚恐發作都可以診斷為廣場恐懼症,如果個體的表現符合驚恐障礙和廣場恐懼症的診斷標準,則可同時給予兩個診斷。

恐懼症狀出現時只有患者自己知道有多痛苦難受,旁人應該多點理解。患者也一定不要有精神心理疾病方面的羞恥,儘早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