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下跌,中國經濟的損失?錯了!這是給我們發錢

國際油價下跌,中國經濟的損失?錯了!這是給我們發錢

據媒體報道,國際原油價格下跌之際,國內石油公司,不少遭遇經濟損失。在國內,發現有一些網友心理不安,認為石油價格下跌,將會影響疫情後的復甦,打擊2020年的經濟。有不少網友希望國際油價上漲,為國內經濟注入力量。國際油價上漲,真的有利於我們的經濟嗎?其實不然。

國際油價上漲,會導致國內石油公司真的虧損,下跌很難使其虧損。雖然現在石油價格下跌,但是總會有上漲的時候。對於國內石油非開採企業而言,低油價是在為企業注入未來收益空間。

有一點我們應該明白,國際石油儲量有限,因此油價下跌不可能持續。如果低油價維持的時間長一些,將會使許多石油相關企業,原來的虧損漸漸減少,最後會因為價格的上漲,實現大幅度收益。準確的說就是,現在的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導致的虧損,只是短期的,當油價不再下跌,或者觸底而漲,那麼,石油企業必然會從中得到更多回報。

在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石油價格下跌,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加上石油產量非常充足,使得需求量失衡。如美國的石油儲備,現在已經裝的差不所了,一些原油處於無法容納的境地,以至於虧欠大甩賣,以負數值賣給買家。低油價時代,相比100多美元的價格,這樣的石油開採出售,無疑是對石油資源大國的一次經濟打擊。

我們不應為國際低油價感到擔心,更無需為石油企業有損失,而希望一切回到往日。畢竟,我們的原油開採量比較少,不是傳統的原油出口貿易順差國。在全球石油儲備中,我們的石油儲量也不多,目前,難以保障自身的日消耗所需。另外,國內石油開採成本高,也註定低油價時代,不是我們的經濟損失。

有一點值得關注的是,我國與日本、印度等國家一樣,對國際原油進口依賴度很高。以往的原油貿易數據顯示,在2019年,我們對國際原油依賴程度,超過了70%以上,只有通過全球進口,才能滿足自身所需。

國際油價下跌,中國經濟的損失?錯了!這是給我們發錢

因此,當全球石油價格下跌的時候,我國的進口量,不僅沒有下跌,反而上漲了幾個百分點。在龐大的進口量支撐之下,間接的節約了一大筆美元外匯,變相等於石油出口國補貼了我國經濟。與石油資源出口國相比,我們的需求量大,而且經濟附加值也高,低價石油進口,對降低相關產業的生產成本是大大有好處的。若是為國際油價下跌,而心有不安,這樣的擔心,真的是一種多餘,不應發生在我們這個石油淨進口國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