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歲男孩殺害 10 歲堂妹拋屍,遇到這種人,一定提醒孩子遠離!

「沒有是非觀的孩子,是這個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他們有好奇心、行動力、破壞力以及《未成年人保護法》。」——《親愛的弗洛伊德》

13 歲男孩殺害 10 歲堂妹拋屍,遇到這種人,一定提醒孩子遠離!

4月18日,安徽宣城警方發佈通告,此前走失報警的女孩楊某婷系被13歲男孩楊某某侵害遇難。

18日上午,根據楊某某供述並經現場指認,警方在梅村村一灌木叢中找到楊某婷的屍體。多位村民向荔枝新聞證實,被害人與嫌疑人系堂兄妹關係。

同村一知情人稱女孩很可憐,從小性格老實,其母親常年不在家。據悉,郎溪縣公安局稱案件已移交上一級公安機關辦理,具體案情暫時不便透露。

我國刑法規定,不滿十四周歲,無論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但是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頻發,而立法關於十四周歲刑事責任年齡的設限,使得現實中對實施了嚴重危害社會行為卻又不滿十四周歲未成年人只能「一放了之」或「一罰了之」。

13 歲男孩殺害 10 歲堂妹拋屍,遇到這種人,一定提醒孩子遠離!

19年遼寧大連殺害了十歲女孩的蔡某某也是因為未滿14週歲,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僅僅是被收容教養。

類似的案件不勝枚舉,反映了一個令人痛心的事實——

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有的孩子,只是未成年的惡魔。


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提醒孩子遠離什麼樣的兒童?

或者說,有哪些方面會反映出兒童可能存在明顯的犯罪傾向呢?


一、虐殺小動物,對生命毫無敬畏之心

13 歲男孩殺害 10 歲堂妹拋屍,遇到這種人,一定提醒孩子遠離!


犯罪心理學研究得出,連環殺手通常具有3種行為,被稱為麥當勞三要素(MacDonald triad)——尿床、喜歡縱火和虐待動物。

已知的研究顯示,除了器質性因素外,導致兒童尿床的最大原因即是父母關係——母親疏於照顧、長時間的母子分離、以及家庭衝突導致孩子受到驚嚇,都易導致尿床。

對縱火狂的研究,也顯示在他們在兒童時期受父母排斥,或同父母嚴重隔離有關。至於早期的虐待動物與兒童縱火的行為,則相比尿床更具代表性。如果一個孩子從虐待動物或縱火中獲得快感,說明他是一個對生命毫無敬畏之心的人,極大概率最終導致犯罪。


二、父母有前科或家庭教育缺失

13 歲男孩殺害 10 歲堂妹拋屍,遇到這種人,一定提醒孩子遠離!

心理學家科爾伯格認為:「兒童能夠內化其父母及其文化背景的道德價值觀,而且只有當他逐漸把這些價值觀與他已理解的社會秩序以及他作為一個社會自我的目標聯繫起來時,兒童才能將上述道德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

可見,父母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尤為關鍵,如果父母有犯罪記錄或對孩子教育缺失,則極易導致孩子的犯罪行為。


三、情緒暴躁易怒,難以自控

13 歲男孩殺害 10 歲堂妹拋屍,遇到這種人,一定提醒孩子遠離!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稱無情型人格障礙(affectionless personality disorder)或社會性病態(sociopathy),是對社會影響最為嚴重的類型。

其特徵行為是以衝動和不負責任的方式,有時是敵意和嚴重暴力顯露內心衝突。他們對挫折的耐受力很差。常不能預計自己的反社會行為帶來的消極後果,絲毫沒有不道德或罪惡感。反社會性人格障礙常伴有酒中毒,藥癮,背信,淫亂,工作失敗,頻繁遷徙和牢獄生活。

面對犯罪的發生,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多瞭解,多關注,從而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同時,家長還要多陪伴,多教育,讓少年成為勇者,而不是惡龍。

最後,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健康、快樂、正直、善良地成長。


關注公眾號:起飛吧小少年

定期更新家庭教育專業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