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大宮之首——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那麼故宮是什麼時候建成的呢?又是什麼樣子呢?

世界五大宮之首——故宮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

世界五大宮之首——故宮

故宮先後居住過24位明清皇帝,古代中國認為,北極星座"紫微垣"位居中天,是"天上帝王"的皇宮所在地,並視為禁地,因此皇城故宮舊稱"紫禁城"。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其平面為凹形,宏偉壯麗。午門後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角樓高27.5米,十字屋脊,三重簷迭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錯,是結構奇麗的建築。,不過如今都要從故宮的南門午門進,北門神武門出,這不光為了疏導人流,也是一條最佳的遊覽路線,因為當時的皇帝外出還朝時、文武百官上朝時、外國使節覲見時,都是要從午門進。不過在達到午門之前,要先穿過兩個門,第一個便是天安門。來北京,必看天安門,這個舉行了開國大典的地方是咱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天安門最初被稱為承天門,意喻為"承天啟運,受命於天",在清順治皇帝時期改稱為天安門,意喻為"受命於天,安邦治國"。


故宮建築取坐北朝南的方向,施工前,立華表以確定方位。表是直立的標竿,取長短相等的兩表,觀測早晚其日影長度相等的兩點,將其連成一線,即為正東正西方向。一般建築立木為表,工匠即依照所指方向開溝奠基。天安門之前,立雕飾石柱為華表,指示整座紫禁城的建築方向,並與主體建築風格協調,成為一種裝飾。

世界五大宮之首——故宮


現在,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鐘錶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據統計共達1052653件,佔中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是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無價國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