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鉴:痴迷星辰创业,两年产品入驻NASA,观动科技的太空探索之旅


马鉴:痴迷星辰创业,两年产品入驻NASA,观动科技的太空探索之旅

观动科技CEO 马鉴



葛岭录·人物记

撰文|管丢丢

排版|金朝爱在

1

2018年12月,北京文化找来观动科技想让他们做一批电影周边。

电影要在次年的2月上映,时间已经不多了。

宣发团队总结重要的是要贴合电影的太空元素。在这点上,观动科技非常吻合。

观动科技的明星产品有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模型,月球模型、还有一款封面是月球的本子。

马鉴和他的团队没有和电影合作的经验,也有担心。

其实4月的时候,他们已经准备要做一款杯子了。

李鹏是是马鉴的合伙人,他主要负责产品。为了找到产品形态,那阵子李鹏集中看了许多科幻电影。最终,他决定把杯子做成飞行器的样子。


马鉴:痴迷星辰创业,两年产品入驻NASA,观动科技的太空探索之旅


AR马克杯设计草稿

一切按部就班进行,7月份投入生产,10月份交付,11月底在魔点网站发起众筹。

本来的产品计划,是1万个订单。

马鉴和李鹏都很喜欢刘慈欣,这部电影据大刘的小说改编,他们俩抱着很开放的态度参与。

这部电影就是《流浪地球》,火爆程度谁都没预料到,短时间内观动的马克杯被全部预定。


马鉴:痴迷星辰创业,两年产品入驻NASA,观动科技的太空探索之旅


AR马克杯

他们不得不补货,第二批是在3月初,又做了2万个,也迅速被预定。

临时的补增订单让工厂很有压力,李鹏不得不给工厂打电话确保一切顺利进行。

这款AR杯子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扫描下杯内,通过AR技术进入飞行舱,打开舱门便可以从30万米的高空遥望地球,内置有来自 NASA 美国宇航局,及 USGS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高清卫星照片,可以随时查看两百多个国家地区、一万多个城市的美景。


马鉴:痴迷星辰创业,两年产品入驻NASA,观动科技的太空探索之旅



到目前为止,这款地球AR马克杯卖了3万个。

我问马鉴是不是太保守了,比如众筹的目标金额只定了3万,再比如新的产品面世,他都会说数量不要太多,最后的结果远超预期。

但他觉得保守没什么不好,自嘲年纪大创业,更追求稳定。

马鉴:痴迷星辰创业,两年产品入驻NASA,观动科技的太空探索之旅

《流浪地球》剧照


这次有这么大的订单,是赶上了《流浪地球》的热点,但这不是观动科技追求的。

2


和大多数创业者一开始经历的一样,马鉴特别想说服投资人,向他们证明所做的行业是有市场的。

投资人的统一反馈是AR不赚钱,遇到下一个投资人他也会无差别对待,继续强调技术属性。

观动刚成立的一年,身边的同事都能感受到马鉴的压力,他会绷着脸,格外沉默。

马鉴刚找头头是道创始人曹国熊谈天使轮融资的的时候,对商业模式不十分笃定,他隐约觉得用AR的方式做内容承载在月球模型上,也许有市场,但怎么付费他也没想清楚。

他被问了几个问题,其中一个是一千多万的粉丝价值能被挖掘吗?他脱口而出,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一个佐证是第一版3D月球模型,总共做了30个,他们选择在微博上售卖,十几分钟后货就都卖光了。


马鉴:痴迷星辰创业,两年产品入驻NASA,观动科技的太空探索之旅


AstroReality Lunar,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精致的“月球”

在天文爱好者的圈子里,他们有影响力,也很受认同。

李鹏是资深的天文爱好者、模型手工爱好者、新浪微博大V,拥有205万粉丝。2013年,他用费列罗的糖纸创作了十二星座巧克力糖纸塑在微博上风靡。


马鉴:痴迷星辰创业,两年产品入驻NASA,观动科技的太空探索之旅


李鹏手作作品

第一批3D月球模型,完全是手版产品,他设计并参与制作。

做月球模型,是很偶然的机会。李鹏看到一张照片是油泥手工雕刻的月球,被吸引。

这让他想到动画片《卑鄙的我》,有一幕月球被缩小灯探照,瞬间变小,小到可以放在手心里把玩。

他联系了制作者想要一款,被告知没有存货,下一次制作时间遥遥无期,无奈他只能自己制作。


马鉴:痴迷星辰创业,两年产品入驻NASA,观动科技的太空探索之旅



漫长的尝试历程还被李鹏写成一篇文章发表在自己的公众号上。他遭遇坎坷,首先是3D打印如何选材料的问题。

3D打印材料有塑料、石膏以及树脂三种,其中精度最好的是树脂材料,最差的是塑料,但树脂无法直接打印颜色。

权衡之后,李鹏选了全彩石膏作为打印材料,它粗糙的材质表面与月球地表更接近,颜色也可以自动打印出来。

其次是建模的问题,3D打印店第一遇到打印月球的,机器报出了一堆错误,后来工程师修复了半天才解决。

模型厚度也没有被很好的掌握,要打印的月球实际上是一个直径为15公分的空心球,第一次打印的时候厚度定为2毫米,由于太薄刚打完就碎掉了,只好再加厚1毫米重新打印。

工艺也是个问题,石膏在打印过程中会产生粉末,如果不加以处理,粉末会包裹在月球内部。

所以,打印之前要先设计好一个洞,打印结束倒出粉末把洞补上。

月球打印好之后,李鹏不满意的地方太多了,石膏的精度太差,有明显的打印层纹。

一切推到重来,从做模具开始。

李鹏阅读了很多硅胶开模的教程,并置办所需要的材料。大量的试验都是在家进行的,有一天妻子闻到刺鼻的味道,才制止了他。翻模,李鹏找了代工。

任何的灵光乍现都无济,只能去试,排除不可行的。最后,月球模型真的被鼓捣出来了。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逼真的月球模型,被命名AstroReality Lunar,是真实月球的28969000分之一。

还原度达到了98%,陨石坑、辐射纹、山脊等月表特征都实现了等比例的真实还原。


想让天文星球的AR地标点信息能精确地逐一对应在一个微缩模型上,并可以随着模型转动过程实施跟踪,并不容易。

观动科技使用了PTC的Vuforia引擎,并在底层架构上进行了二次开发。

拿到星球模型,用户可以使用观动科技开发的APP对模型表面进行扫描,即会在对应位置出现特征的名称,点击名称就可获取此特征的包括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在内的多维度信息。

那阶段李鹏更像匠人,一丝不苟,每个环节严苛,希望自己做出的是最完美的。

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格外在意评价,不接受任何批评。


3

观动科技成立三年以后,马鉴不执著于强调AR,他开始觉得AR就是交互手段。

商业模式,也日渐成熟。


马鉴:痴迷星辰创业,两年产品入驻NASA,观动科技的太空探索之旅


美国宇航局正版授权NASA主题AR笔记本

他发过一则朋友圈,幽默的表达了最近的变化。

“你们是做什么的啊?”

“AR。”

“这没法赚钱啊!”

“可我们赚钱啊。”

“AR?”

“其实不是,是小商品。”

“这就说的通了嘛!”

这里头有几个被动的故事。

月球模型AstroReality Lunar经历3年的工艺探索和5代产品的迭代,试水美国市场。

NASA的一位科学家看到并购买了此产品,主动写邮件联系表示非常喜欢,这鼓舞了观动的所有员工。


马鉴:痴迷星辰创业,两年产品入驻NASA,观动科技的太空探索之旅


马鉴、李鹏与美国天文学家沃伦凯勒合影

这颗模型还受邀入驻到NASA LPI的展览馆中。

2018年底,观动的产品进驻NASA的官方商店,一些产品进入Target、沃尔玛等大众商超渠道。


马鉴:痴迷星辰创业,两年产品入驻NASA,观动科技的太空探索之旅


观动科技的产品天然有教育属性,他们一开始也想过找学校合作。从朋友那听来,有一家公司做教具,地球仪做的很专业,但没做起来。

他们挺警惕的,就没再考虑这条业务线。

一个契机是,澳洲最大的地球科学中心EarthEd的校董会主任购买了观动的地球仪,并发邮件表明合作的意向。

这便是观动在教育领域布局的开始。

围绕教学大纲,将其产品应用到教育场景做可视化,给教育机构的to B服务,成了观动的另外一条业务线。

现在,观动已经和欧洲、北美、澳大利亚等地区及国家的多所中小学校达成合作。

天文看似是个小众市场,但也分区域。

海外对于太空文化的消费更加成熟,付费意愿和能力更强,从观动科技的收入来看,65%的营收由海外市场贡献。

去年一整年,观动科技的收入过千万。


马鉴:痴迷星辰创业,两年产品入驻NASA,观动科技的太空探索之旅



今年5月,A轮融资之后,找马鉴的投资人比之前多了起来。

马鉴和李鹏都记得,2013年的10月,两家人一起去京郊的喇叭沟门观星那次,抬头望就能看到星河,星星仿佛压在脸上一般。

那感觉太好了。


马鉴:痴迷星辰创业,两年产品入驻NASA,观动科技的太空探索之旅


李鹏摄影作品

他们坚定了想法,把爱好发展成事业。

创业的初衷确实出于对月球的痴迷,但复盘下来,这个团队的人都承认恰是先做了月球模型走出了差异化路线。

如果是从做地球模型开始,那可能是另外一番光景。

如今马鉴变得自信,他说:“我就是一个创业者,把我自己做的事,要做成什么样,讲明白。最后投我的,都是认同我的。”



对话观动科技马鉴

葛岭录:你的投资人张鼎说,你在社交属性上是一个被动的人?

马鉴:是这样,我宁可不聊,也不尬聊。如果我对他不了解,我就不聊,直到发现有共同的话题。

葛岭录:很多人对你的评价是太稳了,太低调了,不够果敢。

马鉴:我不介意,我敢做太空主题的产品,别人都不敢。我喜欢的我周围的人都喜欢,我就有机会让更多的人喜欢,这就是我最简单的逻辑。如果不喜欢,我肯定不会做。

葛岭录:市场上会有质疑的声音,觉得市场前景不够大。

马鉴:一直觉得没办法说得那么透彻,让投资人明白。

后来我终于想明白,其实就是打造全球化的太空主题消费品牌,就这么简单。

葛岭录:一开始听到质疑,你会怎么回应?

马鉴:想去证明,想去说服对方认同,掰开揉碎了讲,我们做的还挺好的。事实告诉我,该不认同的还是不认同。

葛岭录:现在呢?

马鉴:我会去复盘,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之所以没有像别人想象中的上亿的营收,是一家创业公司该走的阶段而已。

我算一个大龄的创业者,在我这个年龄我会判断哪些是可听的。我不会质疑自己,这就是我喜欢的事儿。就算创业失败了,我还是喜欢这事儿。

葛岭录:复盘为了什么?

马鉴:复盘是为了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葛岭录:复盘难道不是为了修正,找到某种规律吗?

马鉴:复盘是为了修正错误,并不是为了总结出规律,对创业公司来说更有效的方式是,在正确的方向上见招拆招,有的时候你会发现总结出来的规律,下个月根本不管用。

认知上升一个台阶或者公司规模上升一个台阶,规律就全失效了。

葛岭录:作为一个创业者,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马鉴:七十分,差的三十分还是产品品质。我做出来的东西还不错,但距离我心中的要求还挺远。

葛岭录:和《流浪地球》合作的AR马克杯是爆品,这事儿对你有启发吗?

马鉴:与其下次我要赌一把做爆品,我更坚持精品策略。每一款产品都必须是精品,你不能保证10万人买还是10个人买,但只要有人买,我希望听到有人说,这款产品做的太棒了,特别精致。

葛岭录:你担心SKU的问题吗?

马鉴:SKU一直在扩,这个我不担心,关键是什么样的元素适合太空主题,而且可以把内容做到极致。未来我们会尝试更多生活化的产品。

葛岭录:你好像没有那种打鸡血的状态。

马鉴:我更喜欢长时间稳定的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