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只陪1小时,为什么孩子偏偏最听她的话?

大家好,我是终于把本周三晚上9点的「今日好课」资料全部整理完毕的萌妈!

❤️

经常有读者在后台留言说,我也想陪孩子,我也让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可时间和收入都不允许啊!

确实,有钱、有闲陪孩子,假期带娃去看看世界,还能偶尔和闺蜜逛个街、喝个下午茶,是每个妈妈都想有的生活状态,我们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很少一部分父母,可能本来学历就很高,甚至自己就是当老师的,早早就在家里给孩子做各种启蒙,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自然也很优秀。

但更普遍的是,很多父母在如何养育孩子的时候一筹莫展,前愁怎么养、后愁怎么教,看着别人报了什么班、买了什么书,自己也赶紧跟着报班、买书,因为只有跟上优秀家庭的脚步,才能让孩子不至于被拉得太远,毕竟学习也好、生活也好,从来没有什么随遇而安,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果你要问我,怎么破解这种状态,我会建议大家:

学点「高质量陪伴」的知识,这件事,能多早开始,就多早开始吧。

说到底,「高质量陪伴」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部分早教内容、早期启蒙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建立起父母和孩子之间最重要的亲密关系。

那些在两三岁、六七岁和十几岁的叛逆期的孩子,之所以不听家长的话,就是因为最根本的「亲密关系」没有建立起来。

他都不相信你,又怎么会听你的话呢?

每天只陪1小时,为什么孩子偏偏最听她的话?

在这里,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我一个朋友的朋友,是个90后妈妈,叫俏俏妈。

7年前大学毕业的时候,她回到老家结婚生子。

曾经见过大城市的繁华,现在和老公孩子所在的这座小城市,让她又压抑又沉闷。孩子出生后的2年,俏俏妈的时间就像静止了一样,日复一日地上班、下班,和周围大多数妈妈一样迷茫。

201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开始学习育儿知识,并马上利用所学的知识带儿子开始了高质量的陪伴。

从此,她对儿子的教育和陪伴渐入佳境;所谓的「可怕的两岁」、「糟糕的三岁」虽然有波澜,但却很快过去了;更多的时候,她和儿子之间都互相尊重、彼此关心。

现在,俏俏妈的儿子,已经成为别人口中的「报恩型孩子」,不论在学校、在外面、在家里都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小绅士,这是她学育儿知识之前完全不会想到的。

或许有人要问了,育儿不是一个专业活儿吗?这么多育儿专家众说纷纭,自己也不知道从何做起啊。

或者还有的父母会疑惑,自己不是教育专业毕业的,也能教好孩子吗?教育不是应该从师范类学校毕业之后,才要做的事吗?

那么今天,我想说的是,欢迎大家来听这场「今日好课 · 高质量陪伴」的夜话会。

这门关于如何为孩子提供高质量陪伴的课程,可以让我们从零基础、从很少很少的改变开始,树立科学育儿的思维,哪怕每天只能陪孩子15分钟,也能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这门「每天 1 小时的高质量陪伴」脱胎于萌妈我自己在过去 6 年的时间里,自己亲自奔赴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学习到的系统的养育知识,累积帮助了几十万家庭,从零开始,迈出家庭启蒙的第一步。

明晚,这个课程,只需要19.9元,一杯奶茶钱而已!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着急的朋友,可以先拖到文末抢名额)。

每天只陪1小时,为什么孩子偏偏最听她的话?

在我看来,高质量陪伴这件事,虽然越早开始越好,但从何时开始都不晚。

我也经历过大家经历的育儿迷茫和焦虑。现在,我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让大家少走弯路。

事实上,我自己也是从生完孩子以后才开始学习家庭教育的。

生孩子之前,我是别人眼中的「职业女性」和「文艺女青年」;刚生完孩子之后,我又成了「极度焦虑的妈妈」。这段经历我在「当妈的第一年,是一场修行」这篇全网传播的文章里写过。

我曾制作了极其详细的表格记录孩子每天的生长变化,每天放英语儿歌给孩子磨耳朵,给孩子买回各种各样的玩具,孩子却对玩具的包装最感兴趣。

这种「硬着头皮养孩子」却又对如何才能养得好一窍不通的状态,极大地刺激了我。明明工作上还算得心应手,平时自认为脾气也还不错,为什么偏偏搞不定一个娃?

甚至,以前还能有空寻找美食、逛街、读书、旅行,有娃以后生活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看到之前舍不得涂的限量版口红被孩子啃得七零八落时,我彻底崩溃了。

不过,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我决心改变:

我开始抽空在Coursera上学习早教课程,白天带娃,晚上就打开美国儿科学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各类论文库学习育儿知识。我放下了「养出100分孩子」的执念,开始在「妈妈」这个身份之外,找到失落已久的「自己」……

毕竟,教育孩子这件事,父母自己都不学,谁能帮得了呢?

在当妈的第三年,二胎小乖出生了,我突然发现,虽然白天需要我自己做家务、带娃,晚上还要查文献、写文章,但我已经越来越适应一个人搞定两娃,还能有自己的空间的生活。

作为丁香妈妈第一批签约作者,育学园大咖讲堂特邀嘉宾,知乎儿童教育专家,《幼儿教育》等国家重点期刊特邀撰稿人,去年还受邀成为李湘主持的《育儿大作战》特约常驻嘉宾,我曾用育儿知识和方法帮助过几十万个家庭,专注「亲子沟通和陪伴」的领域。

「高质量陪伴」我们听过很多次,也会有一些零星的指南;但我们依然有很多的疑惑:

高质量陪伴是怎么出现的?

高质量陪伴如何融入日常的育儿生活?

放下手机陪孩子,算不算高质量陪伴了?

高质量陪伴,会不会让家长更累?

高质量陪伴,到!底!怎!么!做!

当我们成体系地学习知识,而不是碎片化地获取只言片语时,会感到眼前豁然开朗,才有可能做到不仅轻松带娃,还能有自己的时间。

每天只陪1小时,为什么孩子偏偏最听她的话?

这次的「今日好课 · 高质量陪伴」夜话会,讲的是什么呢?

每天只陪1小时,孩子偏偏最听她的话,

婆婆抱怨:凭什么?

在介绍课程之前,先跟大家介绍一位80后的妈妈。

阿香妈妈是大家公认的「很会带娃的妈妈」,在别人对着6个月不会说话的孩子一筹莫展的时候,她已经发明了各种花式陪玩的技巧。

孩子不到4岁,就已经读了1600多本绘本,连一些小学生都比不上!

无论阿香妈妈多么忙碌,每天都会抽出1小时来陪伴孩子玩耍,并时常设计一系列在家早教和陪玩的游戏和手工活动,孩子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和这位自己口中的「仙女妈妈」相处的1小时。

她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让平日主要负责带娃的婆婆羡慕不已:明明阿香对孩子的付出不是最多,为什么却成为孩子最爱、最听、最信的人?

阿香说:

「跟其他妈妈相比,我没什么特别的。唯一的不同大概在于,我不认为当妈这件事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学习的;尤其对于职场父母来说,本来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就很少,所以特别需要提高陪伴的质量。」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手巧到带孩子做手工,但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关于高质量陪伴的知识,从此成为孩子最爱、最听、最信的那个人。

这门学费仅19.9元的课程

帮助无数父母树立高质量陪伴的系统理念

「我也想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可听起来就很复杂啊,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

我们身边还不乏有人,上过各种育儿课程,结果这些方法拿回来一试,对自家孩子一点用都没有。明明想做个「温柔妈妈」,结果一温柔,孩子就骑你头上来了,所以他们认定育儿专家都是骗人的。

这就是为什么,家庭教育学习需要专业的人深入浅出地讲解基本的原理和专业知识,让我们迅速明白针对自家孩子,需要做什么,让我们避开各种坑;

这也是为什么,我这次很想把这次「高质量陪伴」课程推荐给大家的原因。

很多人因为这门学费仅19.9元的课程,颠覆了几十年以来的「家庭教育传统思维」,改变了自己和孩子的人生:

90后宝妈从孩子一哭就心软,学会了温柔且坚定的沟通;

24岁新手妈妈在家带娃累到崩溃,3个月后每天都有空做面膜;

工资3k的宝妈,成功为孩子省下了每年2万+的早教课学费;

还有会员省下了很多课程报名费,买包包、带家人环游世界。

每次我跟大家讲「如何高质量地亲子陪伴」这个话题时,都会有很多非常热情的听众互动——因为真的有很多父母,觉得高质量的陪伴太难了、太累了、也太虚了;而且,在缺乏对高质量陪伴的系统了解时,我们总是怕自己做得不对、做得不够、也做得不够好。

不过呢,每次讲座以后,其实都有很多父母和我交流孩子的改变和成长,父母自己也变成自信、笃定、不再迷茫和焦虑。

在这次的夜话会中,我们把适用于所有「亲密关系」,包括恋人、伴侣和孩子之间的高质量陪伴都捋了一遍,找到了通用的 5 种陪伴方法;此外,针对幼儿独特的特点,我们又新增了 1 种高质量陪伴要点。

每天只陪1小时,为什么孩子偏偏最听她的话?

针对常见的高质量陪伴「误区」,我们也给给出了解答,比如:

高质量陪伴会变成溺爱吗?

如果不守好边界,很有可能变成溺爱,其中之一就包括了「不适配孩子成长阶段的低要求」。

我举几个例子。

比如,5 岁孩子的精细动作发展不错,已经会涂色基本不出粗黑框了;现在阶段,应该可以进行适当的控笔训练了;但家长还拿着衡量3-4岁孩子的发展标准来看,夸孩子已经够厉害的了——从而阻碍了孩子对自己有更高的追求。

比如,3 岁孩子可以搭建简单的乐高和积木,但此时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就需要引导他们看图拼装;但家长还觉得「没事儿,随便玩玩,只要别来叨扰我就好」,其实就是在孩子需要帮助和成长的时候,松手了。

又比如,1 岁孩子可以进行一部分自主进食了;但家长还觉得孩子吃不饱,追在后面喂饭,甚至害怕孩子吃得一地糟糕,所以不允许孩子自己用手抓着食物吃饭。

育儿知识谁都能说出几点,但体系化的家庭教育知识,真的不是每个家长都有时间、有精力去仔细研究的。

所以,我推荐大家来听一听这次的「今日好课 · 高质量陪伴」夜话会。

本周三(4月22日)晚上9点

原价129元,萌妈粉丝仅需19.9元

一杯奶茶钱,学会陪娃玩

想参加的话,抓紧报名。

这些课程从教研和设计之初,目标就是把内容讲得易懂易操作,所以特别适合想给孩子更好的陪伴,但却不知道从哪开始的父母。

此外,这节课程的实用性也很强,我们的教研团队开发了很多可以立刻带孩子玩起来的方法。

课后20分钟的一对一答疑,

会针对大家育儿路上的难题,提供指导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家庭教育并不难,一旦开始,我们都将尝到每天陪伴 1 小时,照样能建立和孩子一生的亲密关系的甜头,拥有更多美好的亲子时光,也让孩子和自己都成为更独立的自我。

❤️

本次夜话会结束后,除了奉上「今日好课」独家数学辅导课程教案及1.5小时语音实录,还将免费赠送我们的教研团队独家汉化、整理重磅PDF资料:

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官方权威】高质量陪伴手册《亲子乐趣和学习:活动手册》

此外,还会免费送出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亲子陪伴精美全彩手册

《小小探险家 - 航空学探险之旅》

以及

「今日好课」独家手册

《0-12岁高质量亲子陪伴的原则》

↓来,扫码报名↓

每天只陪1小时,为什么孩子偏偏最听她的话?

重要的事说三遍:

购课后添加小助手铃铛铛的微信!

购课后添加小助手铃铛铛的微信!

购课后添加小助手铃铛铛的微信!

微信号:jinrihaoke001

▽▽▽

上课、课后资料发放等一系列操作,都是由她来负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