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心心念唸的16碗麵,你都吃過嗎?

上海人是極愛吃麵的,不同於西北面食種類繁多的豪情滿溢,上海面講究的是那一筷面、一勺湯的細細品味,濃湯之上是噴香的澆頭,辣肉面、大腸面、黃魚面、燜肉面……一筷面,一勺湯,這種從口舒服到心裡的溫暖,簡單又真切。上海面系統中有本幫面、蘇幫面、揚幫面和浙江面,後三者逐漸本地化而和本幫面結合創新變成上海面。

陽春麵對於真正的上海本地人來說,記憶中令人垂涎的味道不是什麼山珍野味,而是看起來有些上不了檯面的陽春麵。所謂“陽春麵”,原指一種不加任何澆頭的湯麵,稱“清湯光面”,是舊時上海最大眾化的麵點之一。後因商賈人等忌諱“清”、“光”等不吉利字眼,有好事者取古樂曲名《陽春白雪》的陽春二字,改稱為“陽春麵”。上海陽春麵講究湯料,一大碗麵,蔥翠清湯青青白白,一抹面條排列整齊,如美女秀髮一樣惹眼養眼。陽春麵的湯很鮮,但又絕對不是味精、雞精之類的作用。正因為沒有澆頭,所以對湯頭的要求就會非常高,一定要用骨頭熬出來的高湯。陽春麵也有白湯和紅湯之分,正宗的上海陽春麵是白湯,而紅湯陽春麵是從蘇幫面傳過來的,區別就在於是否加醬油。面浸在湯裡,鮮即刻慢慢滲入面內。


上海人心心念唸的16碗麵,你都吃過嗎?


鹹菜肉絲麵鹹菜肉絲麵可是上海面條的二把手,煸炒過的肥肉絲炸出肉香,再加雪裡蕻拌勻,最後加瘦肉一起翻炒製成澆頭,放在煮好的湯麵上,味道極好,名氣僅僅次於陽春麵哦。

上海人心心念唸的16碗麵,你都吃過嗎?

黃魚面要說魔都鮮到讓人“打耳光”也不放過的麵條,非“黃魚面”莫屬啦~一碗完美的黃魚面,魚肉雪白細膩,湯頭清而不濁,味道鮮而不腥。或是將新鮮的黃魚去掉頭尾和大骨,或是將醃好的小黃魚和雪菜過油煎一下,魚骨熬製底湯,再澆在碗中幼滑韌道的細面上,熱氣騰騰的黃魚面就應運而生啦!

上海人心心念唸的16碗麵,你都吃過嗎?


一碗完美的黃魚面,面細美白且精巧整齊浸潤在湯中,黃魚片浮在面上,裹雜著少許雪菜。嘗口麵條,口感爽滑,輕巧,有嚼勁;魚片幼嫩,無腥氣,與清香雪菜糅合出一種清潤味道,層次感強,在舌尖跌宕。魚、面、菜、湯、香五味一體,猶如春、江、花、月、夜,字字皆是美滿相遇。

刀魚汁面在上海,老半齋的刀魚面可謂是大名鼎鼎,每到刀魚上市的時節,各路老饕都會聞風而至,把不大的店面擠得滿滿當當。老半齋的刀魚汁面每年春天算得上“滬上一景”。許多人把它誤稱為“刀魚面”,而其正式品名則很嚴謹,叫“刀魚汁面”,因為其中沒有魚肉,有的是刀魚熬出的湯汁。刀魚汁面的湯汁濃郁稠厚,色白似乳,雖然不見魚,但“長江第一鮮”的鹹鮮味道已經融入面中了。將最佳搭配“餚肉”蓋在熱氣騰騰的刀魚汁面上,不一會兒餚肉也變得又熱又香起來,紅色的肉質酥潤、白色的蹄皮軟而不膩,咬在嘴裡回味無窮。刀魚汁面之所以能成為老半齋的“鎮店之寶”,是因為獨具秘方。烹飪時先把刀魚炒成魚鬆,放到湯鍋裡,再加上各種湯底,文火細燉,直到熬出濃稠的刀魚汁。不加一點味精,全憑食材吊出鮮味。由於熬製刀魚湯汁工藝繁雜,這份老派的細緻和考究,新來的學徒已經不願意學了,技藝傳人已經越來越少。


上海人心心念唸的16碗麵,你都吃過嗎?


辣肉面上海人雖然不好辣,但又離不開“辣”,本幫面裡屈指可數的辣味就是辣肉面。辣肉面是上海的特色,上海人對辣肉面的喜愛簡直是根深蒂固,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碗讓自己牽腸掛肚的辣肉面。紅紅火火一大碗,辣肉澆頭不需要現炒,因此上面的速度超快。表面那紅併發亮的辣椒油絕對讓人食慾大增,還可配以上海人最愛的素雞,汁水飽滿,不油不膩。輕微攪拌,味道微甜微辣,辣肉鮮嫩入味,帶著時間熬出來的醇香。熱騰騰的一大碗麵,入口筋道彈滑,丁塊或是肉糜的辣肉,稀里嘩啦的呼嚕掉,那叫一個過癮!

上海人心心念唸的16碗麵,你都吃過嗎?


蔥油拌麵蔥油拌麵,上海人最難捨棄的味道。雖然看似簡單,但要做得好吃也並非易事,一碗好吃的蔥油麵,必須要做到以下三點:蔥油熬得好、調味要適中、麵條要勁道,三點具備,才算是一碗完美的蔥油拌麵。蔥、油、面,看似單調,但精華就在這香噴噴的蔥油裡,一小把麵條,一撮蔥花,熬熟的蔥油澆上去,滋一聲,香氣四溢,講究一點的老吃客還會配一點開洋。吃前必須攪拌均勻,力求讓每根麵條都蘸上醬香的光彩。

上海人心心念唸的16碗麵,你都吃過嗎?


大腸面雖然“大腸”總被人冠上“下水貨”的稱號,但如若碰上廚房師傅工藝了得,能將大腸做到“酥、糯、香、有嚼頭”,同樣可以收穫到大批饕客對它情有獨鍾。上海的澆頭面中,大腸面是不可或缺的一塊響噹噹牌子。儘管各家麵館都有大排面、鹹菜肉絲麵賣,但只有“大腸面”三個字,無論在寫字樓林立的西區,還是在市井裡弄曲裡拐彎的東區,都有小小麵館以最醒目的大號字體掛在店門前招徠,甚至直接做了招牌。總體來說,大腸面澆頭分兩類,一類用的是豬大腸的腸尖,是最嫩最脆的精華部分,下單後廚房立刻濃油爆炒,然後上桌;另一類則是用了肥肥的直腸,重在粗壯豪邁的質感,特別肥碩柔韌,很有嚼頭。

上海人心心念唸的16碗麵,你都吃過嗎?


大排面上海特色麵條很多,然而最懷舊、最能代表上海的草根特質、最有弄堂特色的,公認還是“大排面”,一整塊豬大排作澆頭,不要太生猛哦!“上海大排面”並非簡單的弄塊紅燒大排擺在麵條上而已,大排特為這碗麵而作,先要用刀背把帶骨大排的肉質細細橫豎剁剁松,醃上一個小時,再拖上蛋清和澱粉下油鍋煎至兩面泛黃。然後加水加料紅燒,最後用紅燒的湯汁澆進另鍋煮好的麵條裡,上面蓋上大排,再加上碧綠的青菜心,有湯、有菜、更有噴香入味的豬大排。一大碗的面,再配上一大塊色澤紅亮,口感鮮香的大排,往往引得人口舌生津,再忙也得歇下腳來朵頤一番。

上海人心心念唸的16碗麵,你都吃過嗎?


鱔絲面上海本幫面有鱔糊面,用鱔絲、茭白絲,重油、重糖、重醬勾水澱粉炒成加上蔥花、蒜末和胡椒粉即成,其實就是小量的本幫名菜響油鱔糊。鱔絲面不是鱔糊面,炒鱔絲不用茭白絲,不勾芡或薄芡。如果你是重口味,“鱔絲面”是不二之選~剔骨的鱔絲與蔥段被濃厚的醬汁裹著,肉質厚實,滋味鮮美!咬一口,就有汁水迸出來~

上海人心心念唸的16碗麵,你都吃過嗎?


爆魚面爆魚這種東西,也算是上海本地比較特有的一樣小吃了吧,可以作為爆魚面的單獨來做一家店,也足以說明上海人民對他的熱愛了。爆魚也叫燻魚,魚肉厚厚的,少刺,外皮被炸的乾乾的,但裡面卻綿軟多汁,口味上偏甜。將爆魚在蔥薑蒜末、料酒、醬油、白糖、鮮湯調成的湯汁裡熬煮幾分鐘,連湯帶水作為麵條的澆頭 ,謂之【爆魚面】。

上海人心心念唸的16碗麵,你都吃過嗎?


燜肉面燜肉面是經典的上海蘇式面。上世紀30年代同德興首創了燜肉面,隨後很快傳入上海,被上海人接受成了上海人最喜愛的美食之一。燜肉面,先將燜肉放入麵湯中浸,已酥爛半化的肉在麵湯內鮮味漸漸化開……就一個字“嗲”!對於上海人來說是無論吃多少遍,都吃不膩的。


上海人心心念唸的16碗麵,你都吃過嗎?


蝦腰面所謂蝦腰面,其實應是“蝦仁腰花面”,本是蘇州朱鴻興創制的名品,後來傳到上海,成為富有上海特色的美食。用蝦仁和腰花同時爆炒做澆頭,吃起來脆嫩鮮美。對於蝦腰面來說,只有在春江水暖的季節裡的河蝦才是最最鮮美肥嫩的!尤其是野生河蝦,它肉質上比人工養殖的河蝦更多了點勁道。

上海人心心念唸的16碗麵,你都吃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