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皮囊》談精緻: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我始終覺得活著的感覺就是踏實。

走到人生路的盡頭,我們回首走過的路能看到自己的腳印和滴下的汗水,每一步都有回憶和收穫,這樣也就不虛此行了。

《皮囊》是本可以讓人靜心深讀的書,其中第一篇文章就是《皮囊》,這裡講述了作者的阿太,那個活到九十九歲,沒什麼文化卻很牛的人。


由《皮囊》談精緻: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阿太牛在她的生活觀: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汙濁給拖住。

阿太是個活的豁達、通透的老太太。年輕時把尚在幼年,不會游泳的兒子丟進大海,她被鄰居指責,因為她知道肉體是拿來用的;女兒五十歲的時候撒手人寰,眾人都害怕她過度難過,可她卻異常冷靜,因為她“捨得”;自己切菜時切斷手指,旁人都一團慌亂,只有她表現的像個事外人。

她像塊石頭,堅硬到什麼都傷不了,九十多歲的人依然能給人安心的感覺,所以,作者每次遇到挫折就愛往家跑,和阿太坐上一個下午,“雖然我說的苦惱,她不一定聽得懂,甚至不一定聽得到――她已經耳背了,但每次看到她不甚明白地笑,展開那歲月雕刻出的層層疊疊的皺紋,我就莫名其妙地釋然了許多。”

阿太說過一句話:“如果你整天伺候著你這個皮囊,不會有出息的,只有會用肉體的人才能成材。”阿太的意思是,人啊,要動起來,不能一味地追求享受,否則怎麼能有出息呢!我每次都會被這句話吸引,靜靜地讀上幾遍,感受這話裡暗藏的智慧。


由《皮囊》談精緻: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可每當讀這些話的時候,我腦子裡就會蹦出一個詞――精緻。

這個社會是個看臉的社會,顏值高的人會比顏值低的人成功率高一些。所以越來越多的人不顧一切的飲著這碗雞湯,她們覺得只要自己變漂亮了,就可以擁有她們所想要的一切。

可人一旦嚐到了甜就再也吃不了苦了,人的慾望深不可測,永遠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一不留神就會掉進“精緻”的坑。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可是這種甜就像罌粟,雖然可以帶給你一時的快感,卻也可以麻痺你的神經,控制你的思想,從此你將被它所控制,你也就不是你了。所以“假精緻”成了網絡熱詞。

曾有博主說,很大一部分人為了追求精緻的生活,愛上了提前消費,她們拿著三千的工資卻過著三萬甚至三十萬、三百萬的生活,看上去她們的生活精緻而高貴,可事實是這樣嗎?更多的人只不過是表面華麗,內裡早已遍佈螻蟻了。

因為我曾經也過著這般生活。剛工作那會兒,看著身邊的同事一個個如仙女下凡般光鮮亮麗,她們的身邊永遠圍繞著一圈朋友,她們會去酒吧狂歡,她們可以出入高端酒店,她們逛商場時像公主一樣,身邊不乏諂媚的服務員,而跟她們相比,我就是一個傻丫頭,身邊沒有男士,沒去過高檔場所,不懂時尚,不懂風情,就算去逛街也是沒人搭理的那種。

巨大的失落感讓我試著模仿她們,學著讓自己精緻起來。我學著化妝、穿搭,學習香水,學習舞蹈,跟她們一起去看電影、喝咖啡,看上去我的生活高級起來了,可事實上我內心虛了,因為我資不抵債。

有人教我說可以辦信用卡,以卡養卡,我拒絕了,因為我知道一旦跳進這個坑,就算我的生活多麼體面都不可能過得舒心。


由《皮囊》談精緻: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還是那個博主曾分享過她的故事,在她剛入職沒多久的時候被領導選中參加行業討論會,她很激動,也很珍惜這次機會,因為她覺得這是她這個行業小白學習的絕佳機會。

她為了這次商討會特意去商場買了一套西裝裙,這花了她一個月的工資。那天,她早早起來化了個精緻的妝,光腿穿上西裝裙,雖然是大冬天,有點冷,可她還是滿意極了。

可是到了會場她才發現,沒有一個人像她這樣穿,他們都穿著大方、乾淨、整潔,甚至沒有大牌子。看著他們在臺上乾淨利落的發言,神奇的思維,落落大方的談吐,她感覺此時的她就像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小丑,羞愧無比。

這時她才明白,所謂的精緻不是你打扮得多漂亮,而是得體。就像夏天不會穿毛衣,冬天不會穿露胸衣一樣。雖然那些人穿著簡單,可他們的思想和內涵早已足夠讓他們在人群中熠熠生輝。

時光從不敗美人,不敗的不是容顏,而是內涵。就像一罈老酒經過時光的沉澱而愈發香醇。那些踏踏實實生活、工作的人,她們精緻絕不靠外表。


由《皮囊》談精緻: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我有個朋友嫁給了農村人,她結婚那天,家裡擠滿了男女老少,他們紛紛議論著我朋友的顏值,可她公公卻站出來說:“什麼漂不漂亮的也就這一天只看臉蛋,等以後過日子了,大家都長的一樣,漂不漂亮的看的是為人處世和對後代的教育。”

我這朋友雖然長得不算出眾卻讓人看了很舒服,她說,她從沒想到這樣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公公活得這樣通透,看得這麼遠。

是啊,雖然好看的皮囊可以讓人眼前一亮,可這只是加分項,最重要的是一個人的才華、學識和修養。當一個人足夠優秀的時候,他的容貌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我關注過一個攝影師,叫雲sir,他黑黑瘦瘦的,個子不高還有點鬍鬚,乍一看全身找不到一個優點,可看過他的作品的人無人不被他折服。他把相機玩到極致,他有無數個拍照姿勢,他幽默,他敬業,他業務能力一流,找他拍照的不知道排隊排到哪裡。

從他身上,我終於懂了當好看的皮囊遇上有趣的靈魂,好看就要重新定義了。


由《皮囊》談精緻: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真正的精緻是我們的寵辱不驚,是頭腦爆發,是精湛的業務能力,是我們的才華和能力。膠原蛋白容易流失,而“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驚豔可以經得住時間的考驗,歷久彌香。

皮囊只不過是我們靈魂在人世間的模具,最終我們需要打磨的不過是這皮囊下的自我罷了。所以,請勿把你的目標定錯了方向,盡情的使用這皮囊去到你所有想去的地方,讓這皮囊帶你看遍世間浮華,把你的閱歷、思想深深地砸進這皮囊裡吧!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