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难事敢于担当,甚至愿意熬夜陪你吃夜宵

公元757年,洛阳。唐朝大军打败安禄山后,班师回朝。与此同时,唐朝文坛的赫赫明珠王维却因被迫在安禄山帐下任职,而陷入一场牢狱之灾。

得知王维身陷囹圄,作为好朋友的裴迪心急如焚,第一时间赶到牢狱,一边安慰王维,一边与他共话诗情。经过裴迪的循循善诱,王维写下了《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一诗:“来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难事敢于担当,甚至愿意熬夜陪你吃夜宵


此诗,大有归隐田园,不问世事的意思,字里行间,也透露着无奈和悔意。裴迪深知,这对于搭救王维出狱大有裨益。于是,想方设法把此诗带出来,交给王维的弟弟王缙,经王缙之手转交唐肃宗。皇帝看了王维的诗以后,大赦王维出狱。自此,王维重获自由身。

从搭救王维一事,可以看出友人裴迪的智慧和仗义,大难临头,不顾安危,挺身而出,也让我们看出了两人的情深意重。大事难事看担当,落难时,身边人的反应速度,往往最能考验朋友值不值得深交。

正所谓患难见真情。危急时刻随叫随到,听闻即到,是交情的表现。其实,平素的日子里,随叫随到,也是别有深意。

我们可以想象古诗词里那个“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人,他的等待该有多么心焦?而与之相反,有事没事,饭点儿到了,一个电话打过来,电话那端,朋友飞身来赴,两杯小酒,几碟小菜,天马行空的胡说海侃着,该有怎样的惬意?

能够随叫随到,不计较吃食,不在乎得失,不讲究条件,这就是朋友。

张小娴在《友情的猪油》里写到:“深夜两点钟来到猪油捞饭吃夜宵,本来没什么心机,但是一边吃一边听蔡澜说笑话,忽然觉得,有朋友真好。只要挨一点苦,就有很多朋友关心你,甚至愿意熬夜陪你吃夜宵,说笑话给你听,本来怕胖,可为了感恩图报,也吃了小半碗猪油捞饭,吃的是友情。”

是的,深宵夜半,养生专家都说,这时候再吃饭是给鬼吃的。哪里还在乎吃食?吃,只不过是一种寄托,吃的就是友情,吃的就是感觉,吃的就是温存。即便不吃,寂寞了,突然想喊一个人过来聊聊,一个信息发过去,不多时,门铃响了,那人如约而至,这就是在享受随叫随到的幸福。

与随叫随到相比,还有一重更深的境界,就是梦里回游。

白居易和元稹是一对过命的兄弟。两人同为一个时期璀璨的星斗,交情堪比海深。元稹因病而亡之后,白居易得知,在自家也挂起了白幡,以示哀悼。就在元稹死后多年,白居易还多次在梦里喊着元稹的名字——微之——微之——,情真意切,令人潸然泪下。有白居易的《梦微之》为证: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

真是欲见而不能,只待梦回时。如此友谊,亲密无间的程度,比热恋中的情人还甚之。

(作者:李丹崖)   

(西部玫瑰摘自《清远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