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做讀書筆記就夠了?小心低水平勤奮陷阱

終身學習已蔚然成風,筆者也成為這閱讀大軍中的一員。有段時間看到很多文章都推薦用“蔥鮪火鍋式”摘抄法做讀書筆記,因此把原著《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認真讀了一遍。該方法指的是讀文章的時候,看到精彩的句子就把它摘錄下來,然後寫上自己的感想、啟發。摘抄與評論交替進行,加深記憶理解。

這樣下來,完成一個讀書筆記已經不是一個問題了。可問題在於寫完了讀書筆記,然後呢?實踐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除了轉化為行為、習慣的部分之外,只有零星的概念和想法閃過眼前,其他的能想起來的很少。

即使複習筆記和書籍,起的作用也會非常有限。目光再次掃過書頁上看過的內容和筆記,只能造成我們已經會了的假象。除非能夠回想出內容,否則重複閱讀就是浪費時間。方法不對,勤也補不了拙,就會陷入低水平勤奮陷阱。

雖然說記筆記比單純的劃線和標記重點要有用得多,也是一種延伸大腦存儲空間非常好的方式,可以減小大腦的負擔。可是如果沒有知識的內化,總不能每次到需要的時候都去翻筆記吧?!更何況內化知識的累計有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到一定程度之後,大腦就會構造越來越強大的知識網絡,進一步改變我們的認知、升級大腦操作系統,更好地觸發行動。這一切都是以能夠為大腦裡的化學反應提供記憶的材料為前提的。

因此,內化知識和記憶就顯得尤為關鍵。否則,終身學習就很容易淪為一句口號。《學習之道》這本書提出了一個非常簡單易行的增強記憶的方法,那就是回想。

你以為做讀書筆記就夠了?小心低水平勤奮陷阱

回憶的能力,即能夠提取自己腦中的想法,是學好知識的關鍵標誌之一。

回想最重要的收穫

把看書的時間分割成比較合適的時間段,比如半小時或一個小時。看完之後,立即回想最大的啟發、最重要的收穫。

當大腦發現信息提取失敗、有遺忘的地方,再次回想就能夠額外的增強這部分的記憶。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遺忘有著我們一直忽略的價值。

你以為做讀書筆記就夠了?小心低水平勤奮陷阱

類似於掛鉤記憶法,不同的學習環境,包括音樂,物品等等,都會讓記憶的內容帶上更多的掛鉤,有利於大腦中信息的提取。如果能在路上或不同於先前學習環境的另外一個場所,效果會更好一些。實在想不起來,可以再翻開書或筆記看一下。

在不同的場合和時間,可以交替使用書寫、口頭表達和電腦錄入的方式進行回想。把這樣的心得收穫通過讀書社群或社交媒體分享出去也是一個不錯的做法。

用思維導圖進行回想

每次看完書之後,合上書本,根據自己的記憶畫思維導圖。把要點描繪出來。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先不管邏輯結構,充分利用思維導圖有利於表達意識流的特點,只是儘可能地把頭腦中閃現的零散信息表達出來。某個地方想不起來的時候,或者只能想到某個概念卻無法解釋的時候,就回過頭看書,重新理解。再合上書本,繼續填充思維導圖空缺的部分,直到能清晰地、完整地解釋你想要掌握的知識為止。填充和修改結構可以同時進行,以形成更為合理的邏輯結構,有助於梳理思路和知識。

用思維導圖表達和解釋知識點也是利用費曼學習法的一種方式。所謂的費曼學習法,就是在學習之後,按自己的理解在紙上或口頭複述知識點,講給自己或者教會別人,看能否講明白。對照原文,尋找錯誤,重複以上步驟。

例如,下圖就是一個對本文進行回想而產生的思維導圖。

你以為做讀書筆記就夠了?小心低水平勤奮陷阱

用問題進行回想

看書之前,按照自己讀書的目標和已有的理解,列出想要得到答案的問題。這些問題會讓你在讀書的時候更加聚焦,自動進入搜尋模式。

有可能這時候對這個領域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和淺薄,能夠想到的問題有限。在看書的過程中,隨著認識的逐步加深,可以進一步補充問題列表。

需要注意的是,問題要和自己讀書的目標緊密相關。比如,如果正在讀一本有關高效學習的書,而自己想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增強理解能力,那麼,有關快速閱讀、信息記憶法等部分就可以暫時擱置,只列和自己目標有關的問題。

問題清單並不是越長越好,而是要抓住重點。如果有些信息知道就好,不必刻意記住,那麼也要小心辨別並篩除這部分內容。比如有的句子看起來很精彩,可是想想之後發現和自己的經驗、想要解決的問題沒有任何可以關聯的地方,對於提高自己的認知也沒有價值,那麼這部分內容就可以忽略。有些知識可以簡單地轉化為行為,那就直接制訂行動計劃,甚至是制訂習慣養成計劃。畢竟行為習慣是記憶最深刻、保持時間最長的。

有了問題清單,我們就可以在看書之後、每日覆盤、周覆盤、月覆盤的時候通過回答問題的方式進行測試、回想。

結束語

學習不是擺出勤奮的姿勢就可以了。相反地,學習就是要投機取巧,要真正動腦筋,肯花時間去琢磨如何學習才更有效果,更有效率。今天介紹的回想其實很簡單,但是也很管用。如果想讓它起作用,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實踐並堅持,才能產生複利效應。

專欄

高效學習——掌握方法,告別低效

作者:螞蟻說成長

49幣

35人已購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