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烤肉,東北和西南兩地如何做到味道千差萬別?

同樣是烤肉,東北和西南兩地如何做到味道千差萬別?

燒烤,說是夜市裡永恆的“主角”是不為過的。專門講燒烤的紀錄片《人生一串》剛開播時,看得網友們人口水橫流、欲罷不能,就是最好的證明。

同樣是烤肉,東北和西南兩地如何做到味道千差萬別?

圖/紀錄片《人生一串》

長久以來,在我國的“燒烤江湖”裡,西南和東北,兩大燒烤門派的實力和風頭簡直難分伯仲,是各有各的強項。

今天就來和風物菌共同走進“南北燒烤對決場”

01 量之比拼:九大塊VS三小塊

東北與西南燒烤的第一重差別就是份量。

同樣是烤肉,東北和西南兩地如何做到味道千差萬別?

煙熏火燎中有別樣的快樂。圖/網絡

東北的烤肉串講究“先兩瘦後一肥”,如此反覆串三次,一串九大塊肉在籤子上緊湊地挨在一起。

西南的份量就小得多,但小串也格外入味。典型就是貴陽的竹籤小烤肉,一根細竹籤上不多不少三小塊肉,一瘦一肥一瘦。在當地擼串,少了不過癮,一般開口就是“先來四十串”。

同樣是烤肉,東北和西南兩地如何做到味道千差萬別?

貴州竹籤燒烤。攝影/盧勇

02 料之比拼:孜然VS辣椒

不同的體量之下,東北與西南燒烤的味道碰撞來自同一味香料——孜然。

孜然是東北燒烤的靈魂,而西南的燒烤是不會用孜然的,甚至用了都是“異端”。 它最講究的調味料是辣椒。

辣椒以兩種形態存在。一是選擇不同品種的幹辣椒,搭配花生、黃豆、芝麻等料搗成辣椒粉,隔著調味罐都辛香撲鼻。二是製成辣醬,塗抹在烘烤得外焦內潤的茄子裡,或是對肉塊進行醃製。

同樣是烤肉,東北和西南兩地如何做到味道千差萬別?

烤茄子。圖/網絡

另一面,東北的燒烤肯定是離不開孜然的。孜然可以去腥提香,是羊肉的絕佳伴侶,一塊塊散發著油脂香味的肉肉上,沾了幾粒孜然才算有了最完美的形態。

孜然來自西域,經由新疆傳遍中國。在遼寧錦州一直流傳著“當年來了好多新疆人賣烤串,錦州人學著賣才有了後來的錦州燒烤”的說法。那如今,不止東北,整個北方燒烤的背後都留下羊肉串配孜然的做法也不足為奇。

同樣是烤肉,東北和西南兩地如何做到味道千差萬別?

新疆紅柳枝烤肉。圖/網絡

不過有趣的是,維吾爾人在本地烤羊肉串的時候,卻很少用孜然。只將一點點鹽塊均勻地抹在肉面上,便可完成調味。

03 準根溯源:我們為啥愛擼串?

在陶器出現之前,燒烤就是人類烹飪的一個里程碑。加熱使得人類極大地免於細菌、病毒與寄生蟲的干擾,肉食則幫助人類最終完成了大腦的進化。

研究人員從一些地下遺址中發現 , 古人炊間和聚食的地方是統一的。就食者圍火聚合,這是從遠古就傳下來的聚食習俗。就是說,原始人工作了一天以後,最喜歡乾的事兒就是一大群人圍坐在火爐旁,邊叨叨邊烤肉。

同樣是烤肉,東北和西南兩地如何做到味道千差萬別?

四川茂縣曲谷鄉。如今這種羌族火塘也很少見到了。圖/視覺中國

如今,我們圍著小桌子,手拿著串在夜市暢談時,可曾想過聚眾擼串,本就是一種古老而庸俗的本能呢?

千百年後,不同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在西南與東北這條對角線上相遇、碰撞,成就了多種味道、不同風味的燒烤。

同樣是烤肉,東北和西南兩地如何做到味道千差萬別?

東北泥爐烤肉。圖/網絡

別管是東北還是西南,說真的,

真的能有人拒絕得了燒烤嗎

文丨圖圖

編輯丨醬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