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的人生中都能認識這樣的人……

如果我們的人生中都能認識這樣的人……


人與人的交往中,有一種東西叫緣分。它忽略了交往雙方的年齡、性別、興趣和愛好,將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牢牢地嵌入對方的大腦。因為我的老師的關係,我有幸認識了他——胡建生主席,是我當年還是個懵懵懂懂的小教師時的鄉鎮分管教育的領導。

認識他,才瞭解他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生:從放牛娃,到解放軍戰士,本來已經讓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年輕人羨慕不已,而他卻在他的軍旅生涯中兩次榮升營長的職務;他只讀到小學二年級,但是做起報告、寫起文章時卻不是當今一般的文科大學生所能相比;轉業到地方後先後在縣、區、鄉鎮工作過,既做過辦事員,也任過主要領導。期間,他雷厲風行,桀驁不馴,刻骨仇恨貪腐行為,沒有眼色看那些庸碌之輩,甚而至於對那些不瞭解實際、誇誇其談的上級領導,輕則直接頂撞,重則辛辣諷刺,這也為他在官場上沒法走到巔峰埋下了伏筆。但是,擔任鄉鎮人大主席卻是他宦海中最精彩的浪花:他深入田間地頭,與平頭百姓促膝談心,心平氣和地瞭解他們的生產生活,老百姓的大小困難都是他工作的主要內容。當地群眾用這樣幾句詩來評價他:“風風雨雨入民間,和和氣氣把心談;層層疊疊稼禾浪,家家戶戶小樓眠。”

他從政的那個時期恰逢中國農村改革的轉型期。說實話,他是好人,但無法做當時的好官。他是一本難懂的古書,承載了特殊階段中國農家子弟的共同追求和共同歸宿。只不過,他個性化地俯瞰著那個階段歷史的風狂雨落, 暮色蒼茫, 任憑風雲掠過。在我的印象中,他教會我如何用堅實的脊背頂住生活的滄桑時的從容不迫。他教會我如何面對人生的翻卷的漩渦,激流勇進,於驚濤駭浪拍擊峽谷時去迎接命運的顛簸。

大漠收殘陽, 明月醉荷花。當他厭倦了案牘勞形的生活之後,他選擇了去江浙滬辦學,篳路藍縷,開啟山林。他用軍人的果斷和剛毅,加上農家之地的堅韌和執著,在陰柔如水的江南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當他看到何止千千萬萬的外來工子弟有學可上,有書可讀時,他說他太高興了!是的,我分明看到他額頭舒展開來的皺紋!

我們的人生旅途中接觸的人太多太多,但是能直接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的又有幾人?加入我們的人生中都能認識這樣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