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纪检监察人:我的“梦想”被改了

今年的春,“新冠”肆虐,响应号召居家陪伴家人的同时,细细品读《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福州》几部采访实录,重温《摆脱贫困》,书中描述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特别是在宁德的点点滴滴,将我带回了二、三十年前的家乡,脑海中尘封多年的片片记忆又慢慢浮现眼前。

01

我们纪检监察人:我的“梦想”被改了

“曲蹄”变成了“老板”


我于1979年出生在宁德福安赛岐镇,这是一个位于宁德中部靠近入海口的小镇。我从小在江边长大,记忆里最深的就是在江上生活的“曲蹄”(福安本地话叫“Kū Léi”),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疍民”。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江中小船上,无论是生老病死、红白喜事,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长年的船上生活,导致他们的腿脚无法伸直,时间长了就弯了,所以才有了“曲蹄”这一带有侮辱性的称呼,在社会上的地位之低,常人难以想象。

我们纪检监察人:我的“梦想”被改了

80年代的“曲蹄”船(夏念长 摄)

小时候,我的母亲在江边的家里帮人做衣服谋生,在我的记忆中,“曲蹄”难得上岸裁剪一次衣服,偶尔上岸找我母亲做一件衣服,也是在家门口外支支吾吾,低眉顺眼,不敢进门。我的母亲则是会主动去接过衣料,为他们免费裁剪,并和他们约好取衣时间。来取衣服的时候,为了表示感谢和歉意,“曲蹄”则会带一些鱼虾给我家,偶尔还会给年幼的我带来几只可爱的“大肚鱼”(也就是小河豚)、跳跳鱼、小河虾。儿时的我,对这些送“礼物”给我的“曲蹄”们十分感激,但也为他们的贫苦和自卑感到不解。

记得我曾经懵懂地问过父亲,为什么“曲蹄”不上来盖房子住。父亲告诉我,因为他们太穷了。有的“曲蹄”一家大小几口人,只有一两件衣服,天寒的时候,年长的“曲蹄”会叫“曲蹄仔”(指的是船上的小孩子)爬出船篷看看,是“风冷还是水冷”,然后再根据天气情况、各自分工分配衣物。父亲说,这些“曲蹄”连衣服都穿不起,他们的孩子书也读不起,更别提有钱上岸盖房子了。父亲的话,让我对“曲蹄”们产生了深深的同情。此后,我每天上学的时候,一边走路,一边就会歪着头打量着江边住在船上的“曲蹄”们,船上的“曲蹄仔”也会看着我背着书包上学的样子,我看得出来他们眼中的羡慕和渴望。

我们纪检监察人:我的“梦想”被改了

连家船民居住的渔寮

十多岁那年,我连续几天没看到经常上学经过的那家住在江边乌篷船上的“曲蹄”一家,我赶紧跑回家问父亲。父亲告诉我,是宁德的习书记给“曲蹄”们在岸上盖了房子,让他们上岸住了!镇里还在赛岐市场划出了专门的摊位,让“曲蹄”们经营江鲜。父亲说,这是共产党、习书记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

过了不久,班上来了几位新同学,很快就和大家熟悉了,我和其中的一个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因为他和我说,他的衣服是我母亲做的。原来他就是大家说的“曲蹄仔”,但他父亲现在已经在赛岐市场卖鱼了。他和我说:你爸爸是药店老板,而我的爸爸是卖鱼的老板,我们的爸爸都是老板!

是啊!为官者,应以民为先。无论是习近平同志,还是普通公务员,“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执政为民就要与群众心连心、情依情,同呼吸、共命运,“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人间疾苦声”,急百姓之所急,苦百姓之所苦,解百姓之所忧,以实实在在的政绩为民谋福,树政德之碑。

02

我们纪检监察人:我的“梦想”被改了

父亲的“战争”

我的父亲生于1949年,是“老三届”,当过知青串过联,回家后分配到福安市医药公司(地址在赛岐镇)当会计,每月工资低得可怜,我出生后,我母亲还需靠替人做衣服贴补家用。

我们纪检监察人:我的“梦想”被改了

赛岐旧貌

我五岁时,家里实在没钱了,父亲向爷爷借了5元钱,买了些大米,还买了半斤猪肉,母亲给我煮了一顿红烧肉,这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吃红烧肉,五岁的我一顿就把肉全吃光了,吃完了还抹抹嘴问母亲,还有没有?父亲在旁听了眼睛红了。但在那个年代,想赚钱发家致富真的难啊。记得此后父亲南下北上跑全国卖过固体酱油,在家里挖洞砌池养过蜗牛、蝎子,但一直都是小打小闹,而且根本没有市场,家里照样一贫如洗。镇里的干部看着我父亲这样折腾,也劝我父亲老老实实上班领工资,“我们这个穷地方,命里就是穷,再折腾也是没用”。

我十岁那年,有一天吃午饭的时候,父亲破天荒买了两瓶啤酒,一边喝,一边和我母亲商量要去借钱承包医药公司的回春药店。我记得父亲当时说我们不是命里就穷,毛主席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习书记也让大家要“弱鸟先飞”。父亲这次是铁了心要准备借钱“打一场翻身大战”,母亲听了也同意,对父亲说,去做吧,如果不行亏了,大不了每天多帮人做些衣服。父亲转过头对我说,如果打赢了,以后我就天天有肉吃了。

我们纪检监察人:我的“梦想”被改了

80年代的赛岐港(夏念长 摄)

这一仗,父亲最后赢了。我读初中的时候,记得有一年春节前,父亲和几个同事一同承包的药店一天的营业额上万元。1997年我读大学前,父亲已经个人承包经营药店了。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习近平同志在宁德期间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人民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刻在骨里,他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群众感激他,也信赖他,他说的话大家都相信。习近平同志说要“扶贫先扶志”,我的父亲就听进去了:我弱我先飞,我弱我能飞,我弱我敢飞!

我们纪检监察人:我的“梦想”被改了

赛岐新貌(吴庆堂 摄)

03

我们纪检监察人:我的“梦想”被改了

我的“梦想”被改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也不例外。少时开蒙,那时的梦想与全中国的孩子都一样:当科学家,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做贡献。当什么科学家呢,记得小时候捡过蓖麻的种子,找了一个没人的地儿种下去,看着蓖麻一天天长大,极有成就感,想着将来要当植物学家;捡过小鸭子,背着家人养起来,想着要当动物学家;捡过一些机械零碎,想着将来组装成一架战斗机献给国家,当军事科学家……

长大了一些,我十来岁那年,父亲承包药店创业。父亲是传统的“中药师”,还记得父亲刚承包药店的时候,店门曾贴着前人撰的一幅对联,联曰: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父亲开了二十来年药店,他只卖中药,利润很薄,但父亲坚持不卖高利润的保健品:“保健品没用,吃不死人也治不了病。”在家乡读书的十来年里,每天放学后我都帮着父亲看店、抓药,周末一天光是抓药就能在柜台里来回走上几公里。慢慢地,我的梦想又变了,想着将来考上一个医科大学,毕业后回家乡像父亲一样当“中药师”,居赛岐小镇一隅,悬壶济世,拯衰救危。

我们纪检监察人:我的“梦想”被改了

赛岐上岐头古码头附近

1997年,我准备高考。高考前填志愿,我前两个志愿填报的都是医科大学,填的第一志愿专业都是“中药学”。填报志愿的时候,父亲没有提出任何修改意见。高考结束后第二天回家吃饭(我当时读的是福安二中,在赛岐开发区,高考需到市里福安一中去考,期间住在县城里),父亲开了一瓶啤酒,给我倒了一杯对我说,你现在算是长大了,有件事情我要和你说一下,我把你的志愿给改了。啥?我没听明白。父亲说,填完志愿上交后,他跑到我的老师那里重新帮我填了一张,第一志愿填的是“西南政法大学”,想让我以后当公务员。我问为什么,我想像您一样当“中药师”,回来帮您开药店。父亲笑笑对我说:你不懂开药店的苦,抓药累利润薄这都没什么,但开药店就是开门做生意,生意人不容易。前几年习近平同志去福州了,在马尾提出“特事特办,马上就办”,这才是“当官的”应该做的。你去政法学校好好读书,争取将来当一个雷厉风行、马上就办的好干部,为群众做点实在的事,不要为难人。那天是我第一次听我父亲说这样的心里话,也明白了我父亲理解的习近平同志口中的朴素“大爱”:开药店可以医病助人,而当一个好干部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一书中说到,要“以百姓之心为心”。人民群众的心是透亮的,干部一旦出现了脱离群众的苗头,群众就能第一时间切身感受到干部的“心”变了。因此,虽然父亲把我的梦想改了,但只要我能成为一名好干部,能做到习近平同志说的“为官一场,造福一方”,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悬壶济世”呢?

我们纪检监察人:我的“梦想”被改了

赛岐象环葡萄千亩产业园

时光飞逝,如今我的家乡已成为了闽东重镇,还有了“闽东小香港”的美誉。2014年,赛岐入选了福建省首批15个小城市(镇级市)培育试点。原先的“曲蹄”上岸、父亲的“战争”,此外还有《习近平在宁德》书中写到的赛岐经济开发区、赛岐铁合金厂、赛岐酒厂“蜜沉沉”酒、赛岐造船厂等等,都是共产党、习书记带领闽东人民滴水穿石摆脱贫困有所作为的一个小小缩影。

作为闽东的小小一员,我后来也没有当成曾经梦想的“中药师”,而是成了一名警察,工作中我一直都记得父亲告诉我习近平同志说的“马上就办”。十年前,我光荣加入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这次父亲知道了我正在读《习近平在宁德》几本书后,告诉我他也在微信上看了《习近平在宁德》,父亲说书里面说的很多事他都亲身感受过,习近平同志确实是一位好领袖,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好。你作为纪检监察干部,也要有亲民爱民的情怀。

是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作者 | 邱洪滔(省纪委监委第八纪检监察室副主任)

供图 | 福安市纪委监委 赛岐镇党委

编辑 | 张小英

我们纪检监察人:我的“梦想”被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