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年少時夢想保護世界,長大後只想保護自己

《少年的你》年少時夢想保護世界,長大後只想保護自己

上學時我們常聽父母唸叨:“別和街上那群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放學早些回家,看到街上的小混混繞著走!”

如果沒有校園霸凌為背景,學霸少女和街頭鬥毆的小混混,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交集。

1

一向冷漠專注於學習的陳念因同情被霸凌至自殺的胡小蝶,從而成為新一個被霸凌的對象;

就像她曾經對胡小蝶被霸凌視而不見一樣,班級裡的同學也都遠離她孤立她,沒有人願意幫她說話。

《少年的你》年少時夢想保護世界,長大後只想保護自己

但是陳念和胡小蝶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她選擇了相信,把事實都告訴了警察和老師。

但是沒有一個同學願意為她作證,班級裡知道真相的人都選擇了逃避,沉默。在無人相助的那一刻,比被霸凌更讓人絕望。

《少年的你》年少時夢想保護世界,長大後只想保護自己

拋開電影說現實,作為“旁觀者”,也許害怕施暴者轉嫁報復;也許被父母教育“不要多管閒事”;也許是覺得向老師告發霸凌行為屬於“打小報告”;也許自己也看不慣被害者。

大部分同齡人在面對霸凌時會選擇做沉默的甲乙丙丁,殊不知沉默會讓欺凌者更加肆無忌憚。

2

陳唸的家庭很特殊,父親不知去向,母親因為賣假面膜被追著討債,躲在外面不敢回家,陳念不僅要遭受同學的欺凌,還要承受母親壓來的重擔:

“媽媽全指望你了,你考上好大學,我們就可以解脫了”

陳念倔強而懂事,她在電話裡隻字未提被霸凌的事,強忍著眼淚和媽媽互相鼓勵著,憧憬著走出去的生活。試想,如果陳念有個理解她關心她的家庭,這一切是不是就不會那麼糟?

《少年的你》年少時夢想保護世界,長大後只想保護自己

小北的家庭更糟,父母丟下他離開,13歲就一個人出來生活,飯都吃不飽,只能輟學,沒有文化找不到好工作,只能當一個小混混,修手機,幫別人討債;

《少年的你》年少時夢想保護世界,長大後只想保護自己

一個從小就沒有感受過被愛的孩子,碰到關心他的陳念,就奮不顧身的保護她,他受盡了苦,所以在碰到“乾淨”“單純”的陳念後,想要替她抗下世間所有的骯髒。

《少年的你》年少時夢想保護世界,長大後只想保護自己

兩個沒有感受過家庭溫暖與保護的孩子,開始互相救贖。

在現實中,很多家長會覺得,學校很安全,校園霸凌離自己的孩子很遠,從小就乖巧聽話的孩子肯定不會惹事,那麼聽話的孩子,就算受了欺負,回家也肯定會和父母說,不會憋在心裡獨自抑鬱;退一步說,都是年幼的孩子,能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

可是事實上,校園霸凌的發生往往沒有任何道理可言;很多孩子就算遭到了霸凌也會默默忍耐;很多欺凌者也都是未成年,他們的行為沒有深淺,毫無約束,小到一個帶有侮辱性的稱號,大到孤立,排擠,施暴。

家長們失敗的家庭教育,可能會將孩子推成欺凌者和被欺凌者。

3

《少年的你》中的學校,更像是一座無情監獄。

《少年的你》年少時夢想保護世界,長大後只想保護自己

陳念把事實全盤托出後,學校怎麼處理呢?換掉了陳念班級的班主任,將三位欺凌者停課,但保留她們的高考資格,

班裡的同學因為換了老師而怨恨陳念,被停課的三位欺凌者變本加利的到校外繼續欺凌她。

那麼中國的學校和老師在面對校園霸凌時真的無所作為嗎?

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則學校調查:

1.成為老師前,沒有人受過關於「反校園霸凌」的專業培訓,無論是《教師資格證考試》,還是師範院校的課程,關於校園霸凌的專業知識或課程都極少。

2.學校不重視,培訓少,學校對老師的校園霸凌培訓:有一半學校會定期開展「校園霸凌」培訓,基本以講座或會議的形式。大多的培訓則是「安全」教育,比如溺水、觸電、交通安全,校園霸凌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

3.一旦某個班級出現校園霸凌問題,不管這個班的老師事前是否清楚情況,都會被“問責”。輕則扣除績效,重則直接開除。學習最重要,所以校園霸凌學校沒那麼重視。教育部通知是一回事,但指導意見、條例,學校如何執行,用什麼方法,是另外一回事。

現實中的校園欺凌結局也都大同小異,欺凌者無非停課,退學轉校,校方提起來也只會說:“就是開了一個過分的玩笑”。

學校、老師的忽視,欺凌者產生僥倖心理,甚至變本加利。

《少年的你》年少時夢想保護世界,長大後只想保護自己

電影中有一幕是年輕的警官與老警官一邊吃飯一邊討論案情。老警官的話現實且抑鬱:

“你去問校長,校長只能去找老師,你去找老師,老師只能去找家長,你去找家長,家長只會跟你說他在深圳打工,一年只見孩子一回面”警官也很左右為難,年輕的警官很想做些什麼,最後也只能勸解陳念這是長大的代價。

諷刺的是諧音為“正義”的鄭易警官並不能為胡小蝶,陳念,小北或是影片中的任何一個人伸張正義。

《少年的你》年少時夢想保護世界,長大後只想保護自己

我國《刑法》規定,未滿14週歲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四條: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當鄭義警官質問魏萊把人逼死之後不覺得愧疚嗎?她臉上滿不在乎的笑給了我們答案,這樣的心理,再動情的感化,再嚴肅的教育懲罰真的有用嗎?

《少年的你》年少時夢想保護世界,長大後只想保護自己


《少年的你》年少時夢想保護世界,長大後只想保護自己

電影的結尾,陳念攥著小女孩的手,一步步朝前走去。小北雙手插兜跟在她身後,一如當年。

他們走出了黑暗,迎來了光明,他們可以,我相信有著同樣遭遇的你們一定也可以。

《少年的你》年少時夢想保護世界,長大後只想保護自己

本文作者:方方 圖片來源:網絡 法之苑傳媒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