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胤褆,握着一手不错的牌,为什么却打的稀巴烂

雍正王朝:胤褆,握着一手不错的牌的人,为什么把牌打的稀巴烂

大阿哥原本不是康熙的长子,但是因为之前出生的孩子都早夭,没有序齿,所以他便成了长子。虽然,不及之后出生便是太子的二阿哥,但是比起那些来不及序齿的阿哥,和其他的弟弟,他的确有着一手不错的牌,最不济,还占了一个长子的身份。

雍正王朝:胤褆,握着一手不错的牌,为什么却打的稀巴烂

除此之外,他娘的亲戚纳兰明珠,也是康熙早年位高权重的大臣。他的额娘,虽不是皇后,却也是个妃子。仅这两项,已让很多阿哥望尘莫及。四阿哥没有明珠这样的亲戚支持,八阿哥既没有这样的亲戚,连个当妃子的娘也没有。即便是这样,四阿哥也当上了皇上,八阿哥虽然未当上皇帝,却也是四阿哥最强的竞争对手。虽说八阿哥结局不好,但是在他爹执政的时候,一切都好。

然而这位大阿哥呢?却成了第一个被康熙责罚的皇子。一夜之间,先是沉浸在太子被废,自己封为亲王的喜悦中。但是转而,又成了庶人,被圈禁在宗人府里,三十多岁,青春正盛,往后余生,都在高墙中度过。这样的结局,怎能不让人唏嘘。

雍正王朝:胤褆,握着一手不错的牌,为什么却打的稀巴烂

对比大阿哥在这部电视剧中的表现,你就会发现,原来万事皆有因果。

康熙四十六年,皇上想要收回国库借出去的银子,但是没有一个皇子愿意承担,当皇上问到大阿哥的时候,他是这么回皇上的:

雍正王朝:胤褆,握着一手不错的牌,为什么却打的稀巴烂

本来呢,我是皇阿玛的大儿子,应该我干这种活的,但是呢,既然太子和八弟都推荐四弟,那就四弟干吧,四弟能力强,一定会干的挺好的。

本来都是推脱之词,太子推了,八阿哥也推了,大家都推,我推了也没啥的吗。但是,他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说,“按理说,儿臣应该接这个差事“。他这个按理是依据的哪个理呢,就是长子的理。

其实在清朝,嫡庶尊卑是大于长幼之分的。除了太子,剩下的都叫阿哥。但是大阿哥因为占了个长字,便认为可以效仿汉人,能够成为储君。

所以论资排辈的时候,常常以尊者居之。所以,他才说了个按理说。但是康熙皇帝听了,却是非常不顺耳的。你以尊者居之,但是,出力的时候,你又把别人推在前面,这算个什么事情呢,所以,从这里,他的夺嫡之心和没有担当的性情就全然暴露在了康熙的眼中。

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被废的当天。本来,大阿哥首先发现向皇上报告凌普驻扎在了行宫是大功一件,再加上当时别的皇子还没有召集过来,所以,皇上让图里称保护自己和大阿哥的安全。这样一来,大阿哥便以为皇上对自己另眼相待,和别的阿哥与众不同,太子废了,自己就是太子了。于是,他当着皇上的面,以未来储君的姿态审问太子,尖锐刻薄又容不得太子回答。他多次向皇上请求杀了太子,甚至愿意亲自操刀,替皇上解决庆父之忧。在皇上晕倒之后,更是要以长子身份家法处置不听他的话的老十三。

雍正王朝:胤褆,握着一手不错的牌,为什么却打的稀巴烂

心浮气躁,而又利欲熏心。所以,也只能在九子夺嫡中成为炮灰。这一辈子,就因为一个长子的身份,平白增添了怨念,前三十多年为不该争的争,后半生在宗人府看着最沉的住气的弟弟当了皇帝。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若不是这个长子的身份带来的怨念,做个富贵王爷,也是不错的选择。

雍正王朝:胤褆,握着一手不错的牌,为什么却打的稀巴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