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浅析《正面管教》:如果孩子是千里马,你是伯乐吗?

最近读了一本风靡全球的家长必读宝典——《正面管教》。

一部电影浅析《正面管教》:如果孩子是千里马,你是伯乐吗?

简尼尔森,让百万孩子、父母和教师受益终生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的作者是每过的一个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她以“不惩罚,不骄纵地有效管教孩子”为理念,围绕着孩子表现出的各种“不听话、不懂事”进行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深刻的体会到——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这句话的含义!

所以不要将错误归咎于孩子自身,往往问题的根源都出现在父母的行为和价值取向上。

单纯的说教总是会给人云里雾里,抓不住重点的感觉,我们用一部很久以前的励志电影《垫底辣妹》来聊聊,看看你是电影中的那种父母,看看所谓的正面管教又是怎样的不同于我们的“棍棒教育”的。

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主要讲的是长相甜美的高中女孩工藤沙耶加从一个学渣逆袭成为学霸的故事。

不一样的父母,总是一个像你的影子!

首先是沙耶加的父亲。

一部电影浅析《正面管教》:如果孩子是千里马,你是伯乐吗?

父亲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只关注儿子,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儿子能参加棒球比赛,成为职业棒球手。能给儿子买棒球服、棒球帽,却对女儿的补习班一毛不拔。

其次是玲司的父母。一对强烈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意愿前行继承家族事业的父母。

一部电影浅析《正面管教》:如果孩子是千里马,你是伯乐吗?

最后就是沙耶加的母亲。一个默默爱着孩子们的普通妈妈。她不能给孩子优质的生活条件,也不能帮孩子克服成长道路的难题,却用自己默默的守护赢得孩子们的尊重和爱戴。

一部电影浅析《正面管教》:如果孩子是千里马,你是伯乐吗?

这就是电影中父母的缩影。虽然努力了,却发现孩子并没有按照我们预想的去成长。失望、恼怒、不知所措成了困扰成年人的一道难题 。

这就是我们平时的样子吧?对孩子关心不过,寄希望学校老师和课后托管;遇到问题希望孩子能意志力强大、心理成熟……;能成就孩子自己,也能成就父母的面子和骄傲。

可是我们太高估孩子的自律了,也太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在教育上付出很多了。其实,事实远不是你认为的那样。

《正面管教》中说:我们要搞清楚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才能正确的看待孩子的行为表象,才能对症下药。

理解的越深,就会做的越自然、越本能、越彻底!

那么孩子究竟想要什么?——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经常遇到孩子与父母对峙的情形,总是觉得孩子就是弱势群体,因为我们总是能用“暴力的语言、暴力的行为”告诉孩子“你不能违抗我的要求!”。

孩子屈服于我们的“权利”,他们并没有感觉自己有选择权和决策权,没有了参与感!进而就会通过讨好或者报复等行为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这往往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大多数问题的根源!

请俯下身来,和善而坚定的与孩子沟通!

想要了解孩子的真正目的,就需要你真正的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蹲下-与孩子等高!

一部电影浅析《正面管教》:如果孩子是千里马,你是伯乐吗?

不要用高高在上的样子去和孩子讨论“平等”的问题。这是就像成年人世界中坐着的老板和站着的你聊家常的感觉!这结局不用想也知道——长不了!

所以我们需要蹲下来和孩子等高,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慢慢的拨乱反正。

一部电影浅析《正面管教》:如果孩子是千里马,你是伯乐吗?

如果孩子得了5分,你的反应是什么?绝望、生气、放弃、还是怒火,但绝不是夸奖!

这就是平田老师的独特之处,他努力找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开始引导孩子一步一步爱上学习。

我们缺少的就是观察孩子的眼睛。

所以当你发现孩子不良行为,请告诉自己暂停一下,好好思考孩子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在决定你的下一步行动!

请记住,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要求孩子做到的时候,请先要求自己做到!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不同的天使,需要我们用心的呵护!

每个孩子都是千里马,需要我们用伯乐的慧眼去识别!

《正面管教》指的你反复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