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两种金线鱼(赤尾冬)

属于金线鱼科,一为黑带赤尾冬,一为黄带锥齿鲷。金线鱼一般都栖息于20米以内砂泥底质海域或生活在水域较浅的珊瑚礁或岩礁沿岸附近的沙地。通常活动在缓流的水域,不常出現在海流湍急的水域,其游动方式特殊,常一游一停的前进。群游性。属肉食性,以底栖息无脊椎动物,如甲壳类、软体动物等为食。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连尖

连尖,也有叫连占,龙占,尖嘴,属裸颊鲷科鱼,矶钓的常见目标鱼之一,体延长而呈长椭圆形,稍侧扁。头中大。吻尖锐。唇厚,眼的位置偏头部之后上方,头顶及颊部均裸出。常见到的连尖一般有三种,即星斑裸颊鲷,红鳍裸颊鲷和杂色裸颊鲷,星斑裸颊鲷最长可达87厘米,胸鳍位低,颇大。体呈灰绿色,腹部色淡。体侧鳞片上均具有晶亮的蓝色斑点,眼下方至吻部亦有3条蓝色斜带;体侧有时具多条暗色橫带。幼鱼体侧有若干黄色纵带,且在胸鳍基部上方、侧线下方具1四方形黑斑。背鳍边缘淡红色。星斑裸颊鲷主要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西起波斯湾、红海,东至萨摩亚,北至日本南部。我国见于南海。栖息于热带(北纬36度~南纬32度)海洋近岸珊瑚礁、岩礁区外围、沼泽区、红树林或海藻床,深度在10~75米。幼鱼偶尔进入河口半咸淡水域。肉食性,以鱼类、甲壳类及软体动物为食。该鱼为日行性,白天独自或结成小群在礁石区与沙地间巡游。稚鱼在水浅的沙质底水域隐蔽处,还有多海藻海绵的港湾各水层形成大群。

杂色裸颊鲷属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岩礁及珊瑚丛中,主要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见于南海。该鱼属连尖中的小个体,体长一般为15-25cm,重为300-500g,主要生活在岩礁海域、珊瑚礁海区、岩礁海岸、码头防波桩附近。

红鳍裸颊鲷属暖水性底层鱼类、喜栖息在水深35-75米,底质为泥沙或沙泥海区。主要分布于太平洋中、西、部。我国产于南海。该鱼一般体长为35-75cm,重为2-8kg,主要生活在底质为泥或沙泥海区、内湾、码头附近。

星斑裸颊鲷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星斑裸颊鲷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杂色裸颊鲷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章鱼、乌贼、墨鱼及鱿鱼

首先有必要把章鱼、乌贼、墨鱼及鱿鱼这四个概念解释清楚。1、章鱼。章鱼又名长章、短脚章、坐蛸、石吸、石居、望潮、章干、八爪鱼、八带鱼、短脚峭、母猪章、石柜、八带虫,属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头足纲、蛸科(章鱼科),或称蛸(shāo)。中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渔期分为春秋两季,春季3-5月份;秋季9-11月份。章鱼胴部短小,亚圆或卵圆形。头足部具有肉腕4对,一般腕的长度相当于胸部的2~5倍。腕上有大小不一的吸盘。无肉鳍,壳退化。我国主要海产型章鱼主要有三种,即短蛸、真蛸和长蛸。短蛸、长蛸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其中长蛸在黄、渤海产量较大,辽宁的大连、营口,山东的烟台、青岛,河北的乐亭产量较多。真蛸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以浙江舟山,福建平沄、霞浦、厦门,广东汕头、台山、电白、湛江,广西北海等地较多。

短蛸是一种小型章鱼,一般体长15~27厘米。胴部卵圆形或球形。胭背面粒状突起密集。各腕较短,其长度大体相等,腕长相当于脑部近2倍。背部两眼间具一浅色纺锤形或半月形的斑块,两眼前方由第2对至第4对脱的区域内各具一椭圆形的金色圈。腕吸盘2行。体黄褐色,背部较浓,腹部较淡。

真蛸体中型,一般全长50厘米。们部椭圆形,背部有疣突起。各腕长度相近,侧腕稍长,腹腕稍短,腕上具吸盘4个。体褐色,胭背具十分明显的灰白色斑点。

长蛸体中型,全长50~70厘米。眼部呈长椭圆形,表面光滑。头部狭,眼小。眼长,各腕长短悬殊。其中第1对腕最粗最长,约40~50厘米,是第4对腕长度的2倍。腕上有吸盘2行。体粉红色。2、乌贼。乌贼俗称墨鱼、墨斗鱼、乌鱼,属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科。体呈袋形,背腹略扁平,侧缘绕以肉质狭鳍。头部发达,有1对大眼,结构极为复杂,与高等动物的眼近似,头顶有口,内有角质颚2个和齿舌。口的周围有腕10条,其中2条触腕与体同长,顶端扩大如半月形勺,上面生许多小吸盘;其余8条腕较短,上面生有4列吸盘,均有角质齿环。在腹面,头的下方有1个锥状肉质漏斗(又称水管),为生殖细胞、排泄物、水、墨汁的出口,也是主要的运动器官。贝壳呈扁舟状,很大,后端有针或无针,埋没在外套膜中,通称乌贼骨,中药称为“海螵蛸”,质地轻松,具有支持、保持平衡和帮助身体在水中沉浮的作用。体色苍白,皮下有色素细胞,因而出现色泽不同的各种斑点。体内墨囊发达,遇敌即放出墨汁而逃避。每年5~6月间产卵于海藻及其他物体上。肉厚味美,供鲜食或干制。种类较多,我国南北沿海常见的为金乌贼和无针乌贼,后者产量较大,是我国四大海洋渔业之一。乌贼干制品称“墨鱼干”,无针乌贼干制品称“螟蜅鲞”,两者雄性**腺干制品称“墨鱼穗”,雌性产卵腺的干制品称“墨鱼蛋”,都是著名食品。眼球,墨汁等又是工业原料。

3、鱿鱼。鱿鱼也是乌贼,但是特指枪乌贼,属头足纲枪乌贼科。主要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浅海,活动于浅海中上层,垂直移动范围可达百余米。以磷虾、沙丁鱼、银汉鱼、小公鱼等为食,本身又为凶猛鱼类的猎食对象。卵子分批成熟,分批产出,卵包于胶质卵鞘中,每个卵鞘随种类不同包卵几个至几百个,不同种类的产卵量差别也很大,从几百个至几万个。 中国枪乌贼肉质细嫩,干制品称,鱿鱼干,肉质特佳,在国内外海味市场负有盛名,年产4~5万吨,主要渔场在中国福建南部、台湾、广东和广西近海,以及菲律宾、越南和泰国近海。

墨鱼,也是乌贼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墨鱼,也是乌贼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墨鱼,也是乌贼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章鱼,也称八爪鱼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鱿鱼,枪乌贼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鱿鱼枪乌贼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暗鰭金梭魚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巴拉金梭魚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布氏金梭魚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大眼金梭魚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黃尾金梭魚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黃尾金梭魚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尖鰭金梭魚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日本金梭魚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竹針魚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红友

红友学名紫红笛鲷,该鱼身体侧线上方的鳞片在背部前方与侧线平行,仅在后方为斜行;侧线下方的鳞片与体轴平行排列。头部鳞片始于眼后缘上方。前鳃盖骨后缘具一宽而浅的缺口。犁骨及聘骨具细齿带,舌亦具细齿。幼鱼时颊部有1或2纵行蓝色条纹。暖水性中下层鱼类。栖息于近海岩礁或泥沙底质海区,幼鱼会进入河口。体长一般为150-350毫米,大者可达600多毫米,重量超过4公斤。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中部及西部。中国产于南海和东部。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短吻丝鲹( 花串、白须公)

科: 鲹科 英文名: Blepharis ciliaris 香港: 白须公 中國: 短吻丝鲹 台灣: 丝鲹 最大体积: 150 cm 。特形特征: 体高及侧扁;颈项与头部轮廓宽圆。背鳍与臀鳍前方延长成丝状,尤其在幼鱼的时候,体银色,背带铁蓝色;腮盖有一个扩散的黑点;各鳍半透明,居于浅海及大洋的表层水。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大口逆沟鲹、康氏似鲹

大口逆沟鲹、康氏似鲹,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鲈形目(Perciformes),鲹科(Carangidae),俗称七星仔、棘葱仔、鬼平、龟滨、龟柄,最大体长110 cm,该鱼体延长而高,甚侧扁。背、腹部轮廓约略相同,后头部微凹入。吻钝圆,长于眼径。下颌突出于上颌,上颌末端延伸至眼后缘之后方甚多。脂性眼睑不发达。上下颌、锄骨、腭骨和舌面均具齿。头部无鳞,体则被菱形小圆鳞,多少埋于皮下。侧线前半梢呈波浪状,无棱鳞。第一背鳍具6-7硬棘,棘间无膜相连,仅有一小膜与基底相连。第二背鳍与臀鳍同形且约略等长,后半部各有7-12个半分离鳍条,但无真正离鳍亦无凹槽。体背蓝灰色,腹部银白色。头侧眼上缘具一黑色短纵带;新鲜时,体侧具有5-8个铅灰色长圆形斑,前方两个横越在侧线上,但死后会逐渐消失,此外幼鱼期是完全没有圆斑。该全主要栖息于砂泥底沿海,但常可发现于礁石岸或外海独立礁周缘,偶而可发现于河口区域。一般呈少数群体生活,一般以鱼类、头足类为食。广泛分布于印度-澳洲间之海域。包括西起非洲东岸,北至中国台湾,南迄澳洲海域。中国台湾发现于南部、西部及北部海域,东部甚少发现。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盲曹

该鱼俗称金目鲈、盲曹,属鲈形目尖吻鲈科(Latidae)的大型食用和游钓鱼,此鱼口大,体上部淡绿或淡褐,下部银白色,身体长形,下腭突出,背鳍二个,尾鳍圆形,属温热带近岸鱼类。中国、东南亚、印度及澳洲北部均有分布。生活在海水,咸淡水及淡水中,在沿海水域栖息和觅食,喜缓缓而流的清水。该鱼为肉食性鱼类,湛江近海常捕获5公斤以上的,南海海峡东部曾捕获2尾20kg以上。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黑鬼猪(横带九棘鲈)

黑鬼猪的鱼在香港叫作乌丝,大陆学名横纹九棘鲈,台湾学名横纹九刺鮨,在台湾俗名也叫黑猫仔。此鱼属中小型石斑鱼,体长最大不超过30cm,超过25cm已经算大了。不是主要的经济性鱼种,以煮汤方法食用,味道佳,肉质鲜美。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这些海鱼不常见,钓鱼人的最爱,肉质特佳,在国内外市场负有盛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