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崇禎皇帝換成朱元璋,能拯救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嗎?

答案是:不能!

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分別是秦漢時期、隋唐時期以及元明清時期。其中,秦漢合計約400多年(其中的漢朝實際上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朝代),隋唐合計約300多年,元明清合計約600多年。其餘王朝如西晉,實際上只統一了幾十年,很快又進入了幾百年的大亂之世,因此不能算實實在在的長期大一統。

如果把崇禎皇帝換成朱元璋,能拯救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嗎?

氣勢恢宏的秦兵馬俑

然而,這三個大一統時期的歷史發展特點似乎都出奇地相像:在王朝建立初期,開國皇帝及最初幾代皇帝都是勵精圖治的明君聖主,整個國家進入高速發展的盛世,中期的時候皇帝開始變得平庸甚至昏庸,王朝逐漸衰落,到了後期,則都是及其昏庸無能甚至暴虐成性的君主當政,從而導致王朝覆滅。

如果把崇禎皇帝換成朱元璋,能拯救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嗎?

威武雄壯的大漢騎兵

皇帝英明,則天下太平;皇帝昏庸,則王朝覆滅。這是中國曆朝歷代史書的主流觀點。但是,今天我要說的是,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封建王朝受制於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的限制,因此存在一個非常明顯的週期律:當王朝建立之初,由於全國剛剛從之前的軍閥混戰中擺脫出來,人口數量不大,荒廢的土地較多,可謂百廢待興,這時候,只要最高統治者勤儉節約,注意減輕百姓負擔,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經濟便能迅速得到恢復,只需幾十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就能進入所謂的盛世,這個時候在位的君主也就成了明君聖主,比較典型的代表有締造了“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和漢景帝,以及締造了”開皇之治“額隋文帝、”貞觀之治“的唐太宗,當然,也包括大明王朝開國初年締造了”洪武之治“的明太祖朱元璋以及締造了”永樂盛世“的明成祖朱棣。

如果把崇禎皇帝換成朱元璋,能拯救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嗎?

萬國來朝的貞觀之治

當帝國建立了一百年左右之後,人口數量增長到了較高的一個水平,土地得到了較為充分地開墾,政府財政收入豐厚,此時,王朝的國力達到了頂峰,這個時候的統治者真算是趕上了好時候,往往都是文治武功非同凡響,比如漢武帝、唐玄宗、清高宗乾隆皇帝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帝國覆亡的危機也往往就在盛世之時埋下了,如政府的貪汙腐敗現象日益嚴重、土地兼併愈演愈烈等。

當帝國發展到兩百多年的,土地兼併極其嚴重,人口數量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最高水平,這時,大地主們獨佔大量的土地,但不納稅,也不承擔徭役,而廣大貧苦無地的農民卻要承擔沉重的賦稅和徭役,社會矛盾激化,同時政府官僚貪腐嚴重,王朝已處於大廈將傾的狀態,這時候王朝的覆亡已成定局,跟是哪個皇帝其實並沒有多大關係。這個時候的皇帝就算有理想有能力,也往往無力迴天,就比如崇禎皇帝。

以上的這三個階段就是中國古代大一統封建王朝建立、發展、興盛於衰敗的週期性規律,也被稱為“中國歷史週期律”。這個週期大概在300年左右,之所以是這個數字,原因就在於,中國古代生產力發展與其所能承載的人口數量的極限相互磨合與適應的時間大概也就是300年。

如果把崇禎皇帝換成朱元璋,能拯救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嗎?

中國歷史週期律

回到我們的主題上來,我們從這個客觀存在的“中國歷史週期律”來看待“如果把崇禎皇帝換成朱元璋,能拯救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嗎?”這個問題。顯而易見,即使朱元璋到了明朝末年,也是難以挽救大明王朝的。

皇帝是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影響很大,但是,並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真正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生產力發展水平及與其相適應的生產關係。這才是真正的唯物主義史觀。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歷史上節儉的皇帝有很多,比較出名的有兩位,一位是被稱為明君聖主的漢文帝,一位是清朝的道光皇帝。先說漢文帝,根據現有的史料來看,漢文帝是中國古代史上最為節儉的皇帝之一,很有可能還要把這個之一去掉。北宋文學家吳垧在《五總志》裡記載道漢文帝劉恆“履不藉以視朝”,就是漢文帝為了節儉,都是穿著草鞋去上朝的,而當時的許多普通百姓都開始穿布鞋了。另外,漢文帝的龍袍也是經常打補丁,不願意換新的。大家可想而知,這個漢文帝是有多麼的勤儉節約。再說道光皇帝,這個也是節約的離譜,龍袍上的補丁可以打幾層厚,平時捨不得吃好的穿好的,說他是勤儉節約的楷模那可是實實在在的。

如果把崇禎皇帝換成朱元璋,能拯救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嗎?

一代明君漢文帝劉恆

但是後世對這兩位皇帝的評價可就大相徑庭了。漢文帝是”文景之治“的締造者,是漢帝國曆史上最英明的皇帝之一,很多史學家甚至將其與上古時期的堯舜禹湯相提並論,可見對其評價之高。而道光皇帝,則處於大清王朝走下坡路的歷史時期,不但沒有創造所謂的”盛世“,反而被遠道而來的英國人打敗,簽署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被後世史學界所詬病。兩位皇帝都具有勤儉節約的好品質,漢文帝成了明君,而不算昏庸的道光皇帝卻被定在了中國歷史的恥辱柱上,如果兩人易地而處的話,漢文帝能比道光皇帝做的更好嗎?能夠擊敗英國侵略者嗎?我看不見得。

如果把崇禎皇帝換成朱元璋,能拯救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嗎?

清宣宗道光皇帝愛新覺羅旻寧

同理,把朱元璋放到崇禎皇帝的位置上,雖然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為大明王朝再多續命幾十年,但是,明朝末年的土地兼併、民不聊生、官場貪腐已經到達了一個無法扭轉的地步,皇帝的權威也已經大不如前,這種積重難返、病入膏肓的制度體系,不是靠一兩個明君聖主就能挽回的,一個已經爛透了的政權,只有推倒重來,才有可能破舊立新。

如果把崇禎皇帝換成朱元璋,能拯救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嗎?

明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如果把崇禎皇帝換成朱元璋,能拯救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嗎?

最為悲慘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

道理其實很簡單,一個缺乏自理能力但是卻又具有極高可塑性的嬰兒,是有很大機會變成一個精壯的男子漢的;但是一個已經病入膏肓且生活無法自理的垂垂老人,就算你給他安裝一個新鮮的大腦,他也無法再變成一個精壯的男子漢。

這時歷史規律,也是歷史必然,跟皇帝寶座上坐著的是朱元璋還是朱由檢關係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